南昌李海华 南都评论部李海华:平和的评论于价值诉求无碍

2017-06-09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作为一个资深评论员,李海华认为写出高质量的评论有两点要求,一是兼有横向和纵向的知识积累,二是坚持独立性.第一点意味着评论员需要对涉及的领域有真正深入的了解,而且

作为一个资深评论员,李海华认为写出高质量的评论有两点要求,一是兼有横向和纵向的知识积累,二是坚持独立性。

第一点意味着评论员需要对涉及的领域有真正深入的了解,而且评论部的团队应该有广泛的涉猎。独立性则是,不屈从于公权力,不为市场所左右,也不屈就流俗或舆论。同时,评论需公正客观,不能有个人主观好恶的表达,遣词造句要谨慎而避免偏向性,努力做到当年《大公报》倡导的“不私”。

理念更新

平和的评论于价值诉求无碍

去年在暨大新闻学院演讲时,他曾提到过评论有三种功能:代言、表达和认知。就当下中国的新闻业状况而言,“代言就是一件比较尴尬的事了,现在评论都不能代表报社自己,又能代表谁呢?”。至于南都评论的表达功能,既受到一些主观和客观上的限制,同时也被人人都能表达的现状所削弱。

南都评论目前在追求的是“认知”。按产品观念理解,评论就是媒体人的产品,其核心价值在于“有用”,对读者有一定程度的启发——观念刷新和知识更新。

对于南都评论,2008年是一个分水岭,这一年发生了一系列大事件,比如北京奥运会、金融危机、汶川地震及西藏的动荡。南都评论从2004年改版到2008年,经历了一个较为“舒展”的时期,贯彻着传统的“文人论政”、“价值传播”的理念。然而08年以后,外部环境的变化使得南都评论不得不进行方向上的调整。

不过李海华认为,“如果一直后退,那么总有一天会退无可退……应当主动出击,寻找新环境出路。”

他引用韩愈“文以载道”的观点,认为南都评论的文可以变,但是道不会变。“当年那种‘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的风格不适用于当前的时代”,现在激烈的指责和批判未必有助于观点的表达,而通过更为心平气和的文字去关注社会事件,同样能达到价值诉求的终点。

同时,他认为历史不存在整体的、一蹴而就的进步,需要点滴积累。比如美国禁酒时期的走私贩,可以说是间接推动了禁酒令的废除里。李海华通过这个酒类走私贩的例子证明“小人物是能改变历史的”,同理,微小的言论也是可以的。

实践不易

被迫的缄默使评论难以发声

总结来讲,“南都评论追求和向往的,既有中国近现代以来的媒体传统:文人论政、文章报国,又有西方的媒体作为‘第四权力’对立法、行政、司法的制衡。”但是显然如今的客观条件不能容许南都评论向这个方向发展,单以媒体之力也是在难以对公权力做出有效抗衡。

不久前,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受到接见的周小平已成为舆论关注的一个焦点,各大主流媒体上皆是溢美之词,南都也发表了一篇名为《多元的时代应该容得下周小平》的评论。他告诉记者,“周小平这个话题我们没有涉及,我们如果要评论周小平,肯定是从他文章的逻辑、主题入手。一个人持有什么样的立场是他的自由,但是要以理服人,用事实说话。”

南都评论虽然力主“不会刻意向官方靠拢,追求独立,尽可能发表自己的立场和看法”,但很多时候未能实现。

早年经历

感慨新闻教学与实践脱节

“坦白来说,当时高考完填志愿的时候根本不懂新闻专业是做什么的。”李海华笑了笑,开始回忆他与新闻结缘的过程,“后来1998年6月毕业了,来到《羊城晚报》旗下新创办的《新快报》工作。”

《新快报》创刊于同年3月,李海华可算是元老。他在那里做了1年记者,4年编辑。也正是在做跑线记者的过程中,他认识到自己并不适合做记者。当时的热情被琐碎的采访渐渐磨灭,同时身为一个北方人,沟通问题也在困扰着他。

谈到记者,他认为这首先是一个职业,采到新闻后,稿件要经过编辑等人的层层审批,这就像制鞋厂、制衣厂的员工一样,要进行流水线作业。但同时,这些新闻是社会现状的报道,琐碎的同时,他并不否认其必要性。其次,才涉及到新闻理想、情怀方面的东西。很喜欢新闻,想将它做到极致、得到认同、成为行业标杆——这也是一种自我实现,能给人带来成就和喜悦。

然而如今的情况是,“新闻理想”、“情怀”可以有,但更像是包含着一种反讽的意味,会引来旁人的嘲笑和奚落。

另一方面,当时的新闻学习和实践是脱节的。个人层面上说,他在大学课堂上学到的新闻是五十、六十年代的运作方法,但是在九十年代市场化的大背景下,这种传统的操作是与时代脱节的。上升到理念层次,当时大学灌输的仍是延安时代发展出的“政治家办报”、“立场先行”观念,这与要求新闻独立于公权力、市场及公众取向的专业主义相冲突。

在这种主客观相互挤压的情况下,“理想很难落地”,李海华有点无奈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