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贵妃到底有多美 杨贵妃的“胖”之美 到底有多美?

2018-02-16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杨贵妃作为一个历史人物,有多大的成分是生活在历史中的,后人本来很难推测猜度.就距离其时其境比较近的记述来看,杜甫的<丽人行>写于唐玄宗天宝年

杨贵妃作为一个历史人物,有多大的成分是生活在历史中的,后人本来很难推测猜度。就距离其时其境比较近的记述来看,杜甫的《丽人行》写于唐玄宗天宝年间,记述的只是杨贵妃及兄妹春游的豪华场面。相隔不久之后,被文人以史或笔记、传奇的方式记述的杨贵妃与民间传说混杂在一起,不知道在哪儿加上一笔就会变成进一步演义的依据。

《新唐书·五行志》说她好穿黄裙,平常给她绣花做衣服的就有700专工,她还喜欢戴假发,因为当时流行高发髻,戴假发可以使头发高耸蓬松,这是说她好美,但没有什么笔墨说她美艳。

五代时的《开元天宝遗事》倒是记述了很多她的体态和她善于作乐的能力。冬天有冰柱悬下,她折下来玩,唐明皇见了问她在玩什么,她说得了一双冰筷子,明皇深喜。

她会在明皇与人下棋将要输了的时候,把她的白猫弄到棋盘上乱了棋局,又让明皇暗自感激。她在宫中制造了很多疯狂的游戏,每到寒食节,在宫中竖起秋千,令宫女们玩,以为宴乐,明皇称之为“半仙之戏”。

唐明皇和她各带一队太监、宫女,以彩旗对阵的所谓风流阵也是她想出来的。此外还有大量唐明皇对她的娇宠。唐明皇本来勤于朝政,在勤政楼搭建了一个七尺高座,平日里招学士们讲经旨议时务,说得好的人可以到高座上坐,作为夸奖。

有一个大臣张方回总是忧国忧民,只要朝政有不对时候,他都要直言论之,进不惧死。唐明皇常夸他“忠贤人也”。专宠杨妃后,明皇不视朝政。安禄山在终于有机会得到皇帝关注后,他先给皇上送上的礼物是百粒“助情花”,明皇乐不可支,觉得这就是汉人的春药。

张九章、王翼也因为送给杨妃的礼物精美、可贵妃之心,就被提职,于是众臣纷纷效仿,太多人心里都得惦记她,送她的奇珍异宝都神乎其神。其中也有密誓生死不离的段子,七月七日夜明皇帝与贵妃在华清池游宴,陈设瓜花酒馔,求恩于牛郎织女星。

到了秋八月,明皇与皇贵们赏花,人家一个劲地夸太液池里的花好,他觉得不耐烦了,终于忍不住指着杨妃对大伙儿说:你们谁有我懂花啊。 在所传杨妃的韵事中,主要是她的泪妆、醉酒和出浴。

所谓泪妆其实不是她化的妆,是因为她胖得两颊生红,惹得宫中宾娥们都来效仿,不知后来的浓艳腮红是不是出自于此。“出浴”,还是因为她胖,夏天汗出不止,明皇赐浴华清池,于是就有了出浴的种种想象和传闻。

“醉酒”完全是为了勾画她的“悍态”,乐史的《杨太真外传》就记了她的妒悍忤旨,因此两次被逐出宫。一次是因为与梅妃争宠吃醋,明皇怒了,她居然不求饶,还剪了缕头发让人给明皇,说是所有东西都是皇帝所赐,只有这发肤可以当作自己的东西留做纪念(后世也学着她动不动就给情人留一缕头发)。

明皇心动又把她召回来了。第二次是因为她偷吹宁王的紫玉笛,明皇认为别人刚吹过的东西她又吹,这种行为不检点,她不仅不怕反而顶嘴,又一次被逐出宫。

相比她,同时的梅妃就太懂事,太厚道,在一次酒宴上被汉王踩了鞋,虽怒却不语,后来明皇从汉王告罪时知道了,觉得她挺没劲的,“不合明皇意”。 在《长恨歌》里,杨贵妃的形象还是很简单的,完全是在后世的写作中慢慢丰富起她的形象。

为什么文人们如此倾心于杨贵妃? 宋明理学之后,社会必须找到释放压力的出口,所以有“十部传奇九相思”之说,明代言情汹涌澎湃,唱的尽是“私订终身后花园”,做的多是“落难公子中状元”。

情痴在明代自由派文人中就曾是一种时髦,冯梦龙在《情史·序》中:“余少负情痴,……见一有情人,辄欲下拜”,传奇家们也都喜欢标榜自己是情痴,《鸾啸小品》中专有《情痴》一篇。

有分析说这是因为社会生活中须谨守“天理”,所以在戏剧中要有“人欲”来相补。 这种种的“态”在傅谨的表达里叫做“表达情感的能力”,他说:“中国文化里的美人,仅有美还不足以有媚惑力,必须还有表达感情的能力,梅妃也美,但缺少表达能力。

情感的丰富和表达的完整,是通过某些艺术的方式来完成的,《梧桐雨》和《长生殿》都强调了这种表达能力。之所以有那么多文人来写这同一个人物,还有一个原因是,艺术就是要寻找情感表达的多种方式,杨贵妃的性格和故事提供了这种可能,可以让她在戏里又歌又舞。

虽然说这是文人趣味,但也有普遍性。”周华斌有一个总结说,“西方戏剧的美人往往是王后,如埃及艳后,即使不是后,也是有权的女人,而东方的美人往往是妃,武则天被当成美人时是妃,当了女皇有了权就不写她的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