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新华将军 神华期货张新华:期指将成中国市场发展的引擎

2017-07-13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神华期货张新华:期指将成中国市场发展的引擎凤凰网财经讯 3月19日,首届神华股指期货高峰论坛在深圳举办.以下为神华期货公司董事长张新华主题演

神华期货张新华:期指将成中国市场发展的引擎

凤凰网财经讯 3月19日,首届神华股指期货高峰论坛在深圳举办。以下为神华期货公司董事长张新华主题演讲实录:

        张新华:我的题目原来起得比较大,叫做"成为中国期货市场‘引擎’是自然发育的过程"。后来由于朱总来了,我把这个题目改了,改成"股指期货未来将成为中国市场发展的‘引擎’"。

我们神华研究院对全世界已经上市的股票指数合约、迷你股票合约和期权合约同沪深指数进行了比较,得出一些有趣的结论,今天借这个机会跟大家分享成果。

        首先期货界翘首期盼的股指期货是一代期货人盼了十多年,终于盼来了,沪深300指数期货终于走到临近上市的日子,这是中国一代期货人盼望已久的事情。

其实作为一个老期货,我和朱总都参与了中国期货业的建立和创建,我目睹了中国期货由小做到大,有些品种我后面还要讲,已经做到了全世界第一位。其实我们中国人做金融期货,这不是第一次,大家在座的,做投资时间长一点的人都应该知道在90年代中,中国的国债期货在全国差不多五个交易所,当时做得相当大。

当然我们也不是第一次做股票指数期货,1994年秋天,我们在海南证券交易中心曾经推出过深圳成份指数,交易了不久,大概十来天就被政府叫停了。

但那也是一种尝试,这种尝试应该说代表了我们中国改革开放的方向,要创新,要推出新的品种,前面朱总也讲了,我们中国人投资领域太狭窄,正因为狭窄,我们的钱没有地方投资,所以就面临着这种情况,我们要不断推出一些新的品种,但走到今天这一步,应该说我们历尽了千辛万苦才走到这一步。股指期货推出这件事情,应该说是划时代的事情,我们必须珍惜这个机会。

       我第一点结论,这次股指期货的推出,它的利益意义要大于现实意义,这是我们经过数据比较得来的。有些历史事件从近期看是近小远大,有些历史事件是近大远小。

讲一个跟金融行业不太相关的例子,1921年6月底的一天,在上海,有一批年轻人在胡同里开会,由于被外国某些侦探发现了,移到南湖开会,当时没有多少人关注,这批年轻人就是因为这次会议,诞生了我们的中国共产党,这个事情很多历史学家说近小远大,这个事情太大了,大到我们所有人都觉得这个事情太大了。

       股指期货推出,我们回到本题上,应该说是近大远小,为什么说它大呢?中国推出股指期货是由政府批准的,这在全世界是没有的,可见我们的政府对它的重视程度超过了全世界任何一个政府。

第二,经过了漫长、精心、缜密的准备,从这个意义上来说,2006年中金所就成立了,应该说用精心呵护、认真准备,一点都不过分。第三,我们是全民动员的,史无前例的宣传,规模是全世界最大的,我估计以后也不会有这么大规模的投资者教育。

       我们把沪深合约和全世界已经交易的股票进行比较,一个是合约的量,沪深大约在100万左右,现在大概是90多万。一个是交易制度本身,再一个就是监管制度。

从这几个方面的制度比较,首先从量上看,金额上看偏大,比较一下全世界的合约,现在交易量比较活跃的合约价值量大概集中在5万美金以下,当然也有5万美金以上的,像标普什么的。在3—4万美金的最活跃,以至于带来保证金量相对小一些。

       最活跃的品种,刚才朱总已经讲了是韩国汉城200的期权,为什么活跃呢?我们匡算了一下,按照现在的价值量算,整个保证金就600块钱,真的跟你买一个股指期货

       经过以上几个方面的比较,有几个有趣的结论:第一,沪深指数合约时间的取向,整个合约偏大,偏大的原因刚才朱总已经讲过了,从整个监管层的考虑,应该平稳推出,重视它的推出,新推出,哪怕刚开始的交易量很小,我倒觉得没有太大的关系。

在座做投资的都知道,在中国只要有市场的事情,不要愁做不大,在风险可控的情况下,一定能做到全世界第一。第二,我们的交易制度和监管制度应该偏严,当然严也有它的好处,严就能保证它的稳定。

       我们过去讲了一个很有趣的例子,美国设计的公式非常精确,最后只有6、7个人知道,以至于依附在产业链上的风险,大家不知道谁控制这个风险,所以产生了所谓的次贷危机,很多书上是这么写的。

在追求风险和创新之间有一个比较的内容,车开快了肯定就很容易导致车要出事故,但是如果车开太慢,干脆开拖拉机,肯定没有事故,但效率肯定会受影响。我觉得这次只要稳定推出了股指期货,我们一定能看到中国的股指期货包括以后新的品种推出来,以至于中国的产品对全世界发生影响的那一天。

中国期指走向成熟需要自然发育过程       中国的走向成熟需要自然发育的过程,中国有一句俗话叫做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对市场来说应该是一方人养一方水土,中国的市场主要说是中国人做出来的,因为中国从金融设计来说还是相对封闭的市场,但是我们影响市场价格的因素又是全球性的,所有的产品,不论是股市也好还是大宗商品也好,它的价格有非常快的传导性,一个相对封闭的市场又是开放的信息影响因素,在这样的情况下,我觉得中国任何一种品种的推出,需要一个自然发育的过程,这种自然的发育过程我们可能现在很难预测它到底要多长时间,

       我们从横向上看,中国的期货市场,从1992年底走到今天大概18个年头,我这里有很多数据,我不一一列举,从横向的看,从09年的数据看,我们有三个品种做到全世界大宗商品的前三位,第一位是螺纹钢,第二位是(镀铂),第三是白糖。

我们在短短十几年内把这三个品种做到全世界前三位,应该说中国的商品期货市场走到今天非常辉煌的一天,而且成交量大。我们一直强调争夺世界的定价权,怎么争夺定价权?也就是你的成交量大,人家看你的价格,第二天想想芝加哥的(CPUT)怎么做,成交量大意味着你在世界上有影响力。

        走到今天,中国期货市场在历史长河中18年不算长,但对人生来说是漫长的18年。当时在创建中国期货行业的时候,也没想到在18年后中国某些品种能做到全世界第一。

我们那时候老是讲美国一天的交易量就是我们一年的交易量。现在有些品种我们一天的交易量是美国半年的交易量。从纵向上看,在世界上全球期货期权成交量前50家衍生品交易所中,排第一的是韩国的期权200,第二是欧洲交易所的道琼斯50,第三是(CME迷你标普)。

像韩国的期权,刚开始期权200推出的时候头一天的交易量也非常小,大概不到1000手,后来在3、4年期间,每天大概3、4000。

       再看看与深圳临近的香港的恒生指数,2000年以前,2000年是一个非常关键的日子,也就是红筹大量上市的时候,2000年迷你恒生指数推出以后,交易量才成倍增加,刚开始一天大概就是1、2、3万手,最多4万手,量非常小。

从横向上和纵向上看,未来我们可以预测,刚开始沪深300指数的量不会太大,因为我们追求的也不是刚开始爆发性的成长,我估计刚开始一天有万把手,后来又2、3万手的量,这已经代表我们迈出了历史性一步。

       当平稳交易以后,经过自然发育,既然是自然发育,就跟人的生命有一定的相似性,有一个幼儿园阶段、小学阶段、中学阶段,再到大学,再到美国学博士,再海归,有一个过程。

要出国,冲出亚洲,就是要跟世界交易量差不多的交易量,一定是自然发育的过程,人的生命有自然的过程,交易的品种我认为也是有生命性的,它一定也它自己的规律,任何想逾越一定的发育过程,想一步登天,是很危险的,也是不切实际的。

中国期指有望成为世界最大的期货交易之一        中国的股指有望成为世界最大的期货交易之一。中国三个大宗商品品种做到全世界前三位,基础就是因为它的背后,例如说螺纹钢,它背后有一个巨大的现货市场。

去年全世界钢铁产能有一半以上的集中在中国,咱们中国的钢材出口量不大,5亿多吨钢材砸在咱们这块神圣的土地上,大家可以看到各个城市都是工地,房地产项目在到处建设,是需要钢材的。

正因为有这么强大的现货市场背景,才有可能使得螺纹钢在一夜之间做到全世界第一位,当然这里面还有其他的因素,但现货背景的因素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应该说沪深300指数合约的现货背景非常好,沪深两个市场现货的市值,如果再加上香港市场,肯定是全世界第二,如果减去香港市场,可能比日本市场略微小一点点,排第三,我估计再上几个大一点的,很快就要超过日本市场,所以现货背景是非常好的。

       再一个,咱们中国的市场,无论是期货市场还是股票市场,我认为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仍然是自然人市场为主的市场。欧美市场大宗商品也好,股票也好,欧美市场的机构占到大宗商品的50%以上,有的产品占到80%。

但中国的市场不一样,从整个机构开户来看,上海期货交易所机构开户只占到总的2.91%,也就是不到3%,100个户里面只有3个户是机构法人户,中国大部分的量是靠中散户做的。

我这里还有一个2010年1月的数据,整个A股开户,100万以上的很少,表明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尽管有大量机构的参与和大量机构户的逐渐参与,但自然户仍然是相当的量,这可能跟中国投资者群体的分布结构有很大关系,中国人只要懂一点的都愿意自己做,不是特别愿意把钱交给基金,当然这个过程是在逐渐演化的,交给专业的投资者做。

       在这样一个现货背景的存在下,沪深300做到全世界第一或者逐渐成为在全世界股票指数市场上有影响的品种,需要的时间应该不太长。如果要与时俱进的话,要想成为在座私募基金好用的工具,需要在以下几个方面做些文章:我认为推出来以后,未来几年内在宏观政策上和驾驭取向上,逐渐向监管相对宽松来转变。

在交易工具的层面上,我认为沪深300指数要在推出来相对稳定之后尽早推出期权和迷你沪深300,使得它的品种更小型化,使参与的门槛相对降低一些,使更多的人能够参与。

在交易制度层面上,我觉得应该向严格和宽严适度转变,对投资者的准入制度上要更加的实行相对自由宽松一点的政策,特别是对于符合适当适度的投资者应该降低相应的门槛。如果在这四个方面做足文章和下工夫,我相信经过交易检验的沪深300指数,一定会成为在座那碗饭的主口粮。

实战经验:机会大于研究 经验大于智慧        作为一个一直在期货市场上,从刚开始做国际期货就从标准普尔开始,做恒生指数,一直没有离开过市场,我从实战的眼光上给大家讲几点我个人的体会。

作为期货市场的一个老兵,从90年代初就参与中国证券市场的投资,也参与私募基金的运作,应该说在这三个领域我都是有所涉及也有所接触,我自己的体会就是,当一种新的交易工具推出来以后,需要一个交易过程检验的,检验的地方就是市场,检验者就是市场本身,检验者就是市场的参与者,这个交易工具能不能好用,最后还是要由市场的参与者说了算,所以在这个过程中,大家的观察和学习,我觉得学习是尤其的重要,更好的学习,像刚才易方达的刘震能数字化,我自己中国土鳖出身的比较感性化,对一种投资、一种方向的感觉,我做了十几年投资,我很少做计算,我只是一种感觉,感觉中央的政策会出什么政策,我刚才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一方人养一方市场,一方市场养一方水土,这个方法还可以。

        这种学习的过程也就是实战的过程,当然每个投资者学习不是学习书本,而是要拿钱学习,任何一种交易品种你不去尝,就像梨子你不吃一口根本不知道是甜的还是酸的,你一定要做,先尝试,做的过程中才能学习。

作为实战者要参与股票指数期货,无论是保值者还是对冲风险还是短线投机,这个市场都需要更有市场纵深的市场,我说的市场纵深就是市场要足够大,市场足够大的时候,里面的东西才多,才丰厚,市场才有厚度,所有避险也好,投机也好,才能投下去。

如果市场交易量很小或者在一个过程都很小,只是把它作为模拟的。有市场纵深了,就像现在的A股市场,多大的钱进去都有回报,当然也可能是负回报。

        我有几点自己的体会,我觉得在做大宗商品的时候,实际做大宗商品和做股指有非常类似的地方,我说的可能有点多余,既然有这个机会,说出我的体会供大家参考:

        第一,大宗商品对股指的投资,我自己的体会是方法重于方向,你一定要找到自己投资的方法,实际上是重于对方向的研究。

        第二,机会大于研究,李嘉诚有一句话叫小富靠努力,大富靠天意。我把他这句话理解成什么?小富靠研究,大富靠等待,所以一定要等待历史性的机会。比如这次美国金融危机就是一辈子都难找的大机会。

        第三,经验大于智慧,我们在大宗商品上这十几年来见过很多人从几个亿做到几千块钱的,当然也见过几万块钱挣到几千万的,这些挣钱的人靠什么?不是说这些人就比我们在座的聪明,我相信在座的一般比一般人智商高,但做投资这行一定是经验大于智慧,有多大的学问,多大的知识,没有经验没有用,因为你没有经历过,就是机会来了,你都没胆子做,你知道什么地方是最低点吗?就是巴菲特也讲到,我怎么找底?我只能是慢慢滑向底部,而不是像我们这样一刀铲到底。

        第四,要有胆量,机会来了要去做,我举个例子,当年铜在12000多的时候,我们这辈子再看不到铜回到12000多,我那时候买了,买了多少?买了5手,没用,仓太小。以上四点是我做投资十多年来的体会,奉献给大家,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