覃应机飞夺泸定桥 【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廖逊开讲:飞夺泸定桥的双胞案和胜利原因

2018-02-19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大渡河克敌之后,头号难题是运力不足,一条小船最大承载量40人,往返要一个多小时,忙了一整天,才过去杨得志红一团.照这个速度,万人大军过河需要一个月,而薛岳部队已

大渡河克敌之后,头号难题是运力不足,一条小船最大承载量40人,往返要一个多小时,忙了一整天,才过去杨得志红一团。照这个速度,万人大军过河需要一个月,而薛岳部队已经北出西昌,紧追而来。江对岸川军杨森20军,距离安顺场也只有几天路程。

毛主席综合大家的意见,建议分兵两路。刘聂二帅率红一军团一师和干部团,渡河后溯河而上,作为右路;由林彪率红一军团二师开路,引领中央纵队和其余各军团为左路。于是林彪和刘伯承,实际上又成为左右先锋。万一泸定桥被炸毁两路失联,刘聂二帅右路军单独开创根据地。大家想不出更好的办法,于是由朱总司令下达命令。

左路出先锋是红四团,团长王开湘(多数文献记载叫王开湘,但搭档杨成武坚持叫他“黄开湘”。杨是福建人,疑为方言误读),政委杨成武。后面的故事大家耳熟能详,红四团昼夜兼程,巧借天降大雾,用刺刀和手榴弹近战制敌,夜行军天降暴雨,将士们为赶路,捧雨水喝嚼生米,中途还与川康军举火把隔江并行。

夜深后敌军宿营,我军继续赶路,终于在29日早上六点赶到。红四团并没有马上夺桥,而是先开会,突击队以连长廖大珠为首,共22勇士。敌军把桥上木板刚刚拆掉一半,红四团就从天而降,不敢再拆,放火烧桥为时已晚,下午红军以牺牲三人的极小代价,夺取泸定桥。

不料90年代又出了新版本,说夺桥的不是一军团四团,而是三军团十三团,团长彭雪枫,政委李干辉。侦察连指导员覃应机率领12名勇士,因半座桥距离只有50米左右,直接用手榴弹杀敌,仅6名战士被烧伤,就飞夺泸定桥。

彭雪枫将军抗战时牺牲,李干辉解放后任上海市委组织部副部长兼监察局局长,最后职务是中央监委委员,1972年逝世,没活到畅所欲言之年。覃应机活到1992年,最高职务是广西自治区主席,中共党史出版社1991年出版他的回忆录《硝烟岁月》,12勇士姓名籍贯皆备,战斗细节清楚,言之凿凿。于是就出了“双胞案”。

孙继先中将“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因为只涉及个人荣誉;覃应机争的是集体荣誉,不仅为12勇士,而且为红十三团,甚至为红三军团。林彪率领左路,也确实包括红三军团,覃应机承认飞夺铁锁桥之前,“兄弟部队”已经占领桥头,他们只是抢先夺桥。

覃应机的难点在于,人家辛辛苦苦先到,为什么让他们抢功?杨成武也有难点,他说在大渡河与对岸敌军举火把并行时,刘聂二帅率领的红一师和干部团又在哪里?杨成武本人的回忆录明明说,刚打下沪定桥当夜,刘聂二帅就到,提马灯穿着草鞋上桥。

次日聂帅还到法国天主教堂,用法语安定人心。那么与红四团并行的川康军到哪去了?无论如何,大渡河上只有一座铁锁桥,只能有一支部队去飞夺,这一切,有待于军史专家去研判。鲁迅说革命也有阴暗面,确实不假,飞夺泸定桥出“双胞案”就是一例。

有位朋友问,川康军怎么那么笨,把十三条铁链一炸,不就万事大吉?咱们今天是“世界工厂”,别“站着说话不腰疼”,当年泸定桥多么宝贵!1705年,康熙皇帝为了联结川藏,筹集巨资兴建。二百多年来交通两岸,经济融为一体,桥一炸地方经济瘫痪,官府就没了税源,谁敢炸?只好留铁锁拆木板,不料刚拆到一半红军就来了,烧都来不及。

红四团也罢,红十三团也罢,反正飞夺泸定桥是红军创造的奇迹。他们之所以成功,一是因为红军来得突然,二是因为当地太穷,两个条件缺一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