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泽宇中国诗词大会 《见字如面》、《中国诗词大会》“中国式综艺”火爆荧屏

2018-01-03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最近,在朋友圈各种引发话题和转发的,大概就是<见字如面>和<中国诗词大会>了.放在一起说是因为,植根于如富矿的中国传统文化,它们却在一众以真人秀为主的卫视综艺节

最近,在朋友圈各种引发话题和转发的,大概就是《见字如面》和《中国诗词大会》了。放在一起说是因为,植根于如富矿的中国传统文化,它们却在一众以真人秀为主的卫视综艺节目中,另辟蹊径,撑起了文雅的一片天。

《见字如面》

品味笺短情长

纯美网综《见字如面》去年12月第一个视频推出就引爆网络,目前全网点击量累计超过一个亿,目前豆瓣评分达到9.4分,被誉为“浮躁时代里的一股清泉”。

在这档节目里,张国立、何冰、归亚蕾、张涵予、王耀庆等演员要演绎的是一些直击人心的私人信件。其中有明星、作家、民族英雄写给爱人、孩子、知己的,重点是直抒胸臆。

比如张国立、王耀庆朗读的是戏剧大师曹禺与画家黄永玉1983年的往来书信。在这次私人笔谈中,黄永玉向曹禺直言,“我不喜欢你解放后的戏。一个也不喜欢。”曹禺如获至宝,并在回信中由衷地希望,“党员迷途未远,还能追回已逝的光阴。”没有客气,没有心机,有的是朋友间去掉恭维魅惑的“洞见”,被认为是中国当代文坛一段赤诚相见、见骨见血的交流。

演员何冰手中的是编剧蔡春猪写给自闭症儿子的一封信,这封信在当年击碎了所有父母的心,但何冰读来又有新的生命,如同绝望中的星星之火。

归亚蕾读的是萧红写给弟弟的信《有你们中国是不会亡的》,还有蔡琴写给已故爱人杨德昌的信《让他活在我的歌声里吧》,这封“史上最佳放手信”,曾是蔡琴对十几年感情的尘埃落定。很多人喜欢她用那被漫漫岁月抚摸过的低柔嗓音回溯蔡琴面对前夫死讯时的千头万绪,平静却动人。

点评:“从前慢”凸显人文精神

细细品味笺短情长,岁末的这种“纯美”,尘封的往事,重新拿出来阅读,同样可以感动现代人。在朋友圈许多人充当水军,义务传播这档网络节目。在他们看来,“这成了书信的另一种存在方式,以前书信传递慢,却包含了丰满、美好、深挚的感情。

”还有人说,其实这是中国文化的魅力,“这种魅是历史的,文学的,情感的,朗诵的,以及静谧美学所产生的互动联想回味的,是在喧嚣流行的当下人们特别需要的一种体验。”即使在娱乐泛滥的时代,观众需要的,也绝不仅仅是质量低劣的麻醉剂。在流量鲜肉主导大量娱乐化综艺和影视作品的当下,凸显人文精神的综艺节目实属难能可贵。

相当直接的提法是,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你以为听到的是沉重的过往,其实当下每天都在发生。比如像黄永玉写给曹禺的信,只要稍作修改,就可以毫无违和感地送给张艺谋。网友还推荐陈道明、胡歌、靳东、祖峰等演员来读信。

或许在当下社会,我们很难再去提笔写一封信,向我们的爱人和同行倾诉衷肠,微信上我们常用来遣词达意的是看似包罗万有却含混不明的表情包,但至少有这样的综艺,用那些遗留在旧时光的文字,唤醒这个沉睡的时代,填补我们空虚的心灵。也会警醒我们,不要遮蔽自己那弥足珍贵的透明的眼睛和会流泪的眼睛。

《中国诗词大会》 一场文化盛宴

春节期间荧屏丰富多彩,央视播出的《中国诗词大会》(第二季)却刷爆了朋友圈,这档以“赏中华诗词,寻文化基因,品生活之美”为宗旨的节目,通过现场一百余位诗词达人之间的比赛对抗,让大家重温经典诗词。活动计10场,从1月29日至2月7日,每晚一场。许多网友留言:“我很少看连播的,对此却是一场未缺,享受了一场文化盛宴。”

《中国诗词大会》的比赛规则也颇出新,擂主争霸赛的选手不是事先安排的,而是由现场百人选手团中答题最多且最快的选手担任。这样,就使得众人都有机会争霸,而且,一次争霸失败,还有机会通过百人团答题卷土重来。以3日晚的第6场比赛为例,进入擂主争霸赛的选手陈更与孙东辉,分别为第4次与第2次,他俩是口念着“前度刘郎今又来”上阵的。

在争霸战中,借鉴了古人的诗词之趣,设置了“飞花令”环节。每场比赛设一个关键字,如“花”“春”“月”“风”等,由争霸者一对一场轮流背诵含有关键字的诗句,如一个说“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一个说“忆昔娇小姿,春心亦自持”;一个接着说“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一个则说“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如此一来一往,往往经过二十多个回合,谁略作迟疑未能接上口,就算败下阵来,让对方获胜。

这种如“飞花”的竞赛,给观众带来浓浓的诗趣与艺术享受。

点评:希望还有推陈出新的第三季

参加《中国诗词大会》的一百多位选手来自全国各地、各个民族、各个行业,上至七旬老人,下至七岁儿童,既有大学教师,也有普通农民,还有在中国学习工作的外国留学生。第一场赢得争夺擂主席位的4位挑战者,为记忆力超群的8岁小学生冯子一、热爱古诗词的藏族小伙扎西才让、独臂女孩张超凡和小学语文老师刘泽宇。

这表明,中国诗词还是有着广泛而深厚的群众土壤,会世世代代流传发展下去,作为德智美的载体,在人们的生活中绽放风华。《中国诗词大会》在这方面作了有益的倡导与促进。

诗是文学殿堂的王冠。我国是诗的国度,早在公元前六世纪《诗经》就已诞生,此后楚辞、汉乐府、唐诗、宋词、元曲等,都留下震烁古今的名篇佳作。“诗言志”,诗用高度凝练的语言,形象表达作者的情志。中国诗词沉淀着五千年来中华文明的精髓,包涵着中国传统审美价值体系,最富审美意境,能唤醒一种崇高的诗意。

德国古典诗人荷尔德林曾说:“人是诗意的栖息在大地之上。”人的生活富有诗性,按孔子说法,就“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活得更富文化,更有尊严,更感幸福。

是故读诗是我国教育的一个传统,“不学诗,无以言”,人们从小都会通过诗歌“吟咏性情”,提高修养。《中国诗词大会》通过一首首美妙诗词的吟咏,以浓浓的诗情,激发人们的诗意,其受到文化的洗礼,精神上的享受,是一般演出节目所难于比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