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奴诗集 庄奴逝世时间地点什么病因及作品全集(组图)

2017-11-29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华语歌曲"词坛泰斗"庄奴先生在重庆去世,享年94岁.庄奴原名王景羲,与乔羽.黄霑并称词坛三杰.他为后人留下三千多首佳作,如<小城故事><甜蜜蜜><又见炊烟>等都

华语歌曲“词坛泰斗”庄奴先生在重庆去世,享年94岁。庄奴原名王景羲,与乔羽、黄霑并称词坛三杰。他为后人留下三千多首佳作,如《小城故事》《甜蜜蜜》《又见炊烟》等都出自庄奴之手。

庄奴去世,费玉清惋惜表示:“唱过很多他的歌,他的歌四平八稳,真是一个音乐巨星的殒落,他的音乐还是会被继续传唱的。”

执笔邓丽君大部分作品 60载创作五千余首佳作

庄奴原名王景羲,1922年生于北京,毕业于北平中华新闻学院。在青年时代,他曾在重庆工作和生活过,1949年到台湾后,当过记者、编辑,演过话剧,但以音乐创作彰显盛名,尤以流行歌曲最为人津津乐道。《小城故事》、《垄上行》、《甜蜜蜜》、《又见炊烟》、《原乡人》……邓丽君大半的经典作品都出自庄奴之手。费翔演唱的《冬天里的一把火》等脍炙人口的流行歌曲也是他的作品

庄老在六十余年的词作生涯中,为后人留下了五千余首佳作,笔耕不辍,被称为“与时间赛跑的老人”,他却谦虚自评,“我天生就是个写歌的,偶然入行,终身如此。”

2008年,庄奴曾做客新浪聊邓丽君演唱会,他坦言,流行歌曲变化太快,自己都有些跟不上了,但庄老说他还是会坚持词作在200字以内,这样才方便记忆,方便传唱,这时老人又轻轻吟唱起“小城故事多,充满喜和乐,如果你到小城来,收获特别多……”

青年时代抗日救亡难忘怀 晚年大陆寻亲情更怯

除了著作等身,庄奴的人生经历也颇为传奇。许多人都觉得,他是在晚年因为太太是重庆人,才来到重庆定居。鲜有人知晓,早在70多年前的烽火岁月里,庄奴就曾经来过重庆,并在这里参加过各种各样的抗日救亡活动。

庄奴小时候家在灯市口,据他透露,自己小时候家境很贫寒,“家父是西北系的,所谓西北系就是冯玉祥,宋士元,所以日本侵华之后,因为家父是抗战的,家境就衰落了,家里要负担四个孩子的教育费,我,姐姐,妹妹,弟弟都是上教会学校。给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在育英小学,学到一首歌,我至今还记得。”

1941年,当时二十岁的庄奴考取中华新闻学院,后又到大后方参加抗日,身染重疾靠中草药幸运治愈,报考空军飞行员因身体太弱被调到地勤,先到重庆铜梁县训练三个月,后转到成都学校上课。多年后回忆起那段峥嵘岁月,庄奴依然清楚记得和其他青年们一起合唱《游击队进行曲》和《黄河大合唱》的激情场景。

之后,庄奴去到台湾,与亲人海峡相隔。到台湾后,庄奴先在报社做记者和编辑,还参演过话剧,可就连他自己也没料到,一次闲暇时光里所写下的《绿岛小夜曲》,却让他以词人的身份一夜成名,并为此笔耕不辍了五十余载。

由于思乡心切,庄奴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末海峡两岸刚开放时,第一次从台湾回到内地寻找亲人,却没有找到。后来,庄奴托朋友在北京户籍单位里查到名字,才联络到妹妹。当庄奴坐飞机回北京看妹妹时候,他形容那时的心情是:“近乡更情怯,这个情感很复杂,多少年没见了,家庭什么样子,老人还在不在?所以我跟这个妹妹写信的时候,就是说见面是喜事,谁都不要哭,结果飞机一落地,回到故土了,起架轮一挨地,眼泪就流下来,回到故土,在心里就是回家的感觉真好。

揭秘庄奴与重庆的缘分 爱情与事业均在此绽放

“我喜欢重庆这座城市”,这是庄奴生前经常说起的一句话。这位一生创作了3000多首作品,与乔羽、黄霑并称为“三杰”的著名词人,于今(11)日清晨在重庆静静走完了他95年的人生。不是重庆人的庄奴,为何会选择留在重庆,并将最后的时光留给这片土地?其实,他早已在最钟爱的那首《小城故事》中表明了心迹:“小城故事多,充满喜和乐,若是你到小城来,收获特别多。”

庄奴为重庆创作了不少作品。图片来自网络

在重庆 他走过战火纷飞的青春

许多人知道庄奴,多半是因为邓丽君,因为这位天后曾说过“没有庄奴就没有邓丽君”的豪言壮语。《甜蜜蜜》《小城故事》《又见炊烟》……邓丽君80%以上的作品歌词均出自庄奴之手。庄奴的词温婉隽永,情感细腻,与邓丽君的甜美嗓音可谓天作之合。

拥有这样细腻文笔的庄奴,却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文弱书生,而是有着救国梦的热血青年。原名王景羲的他1921年出生于北京,父亲是冯玉祥的一位部下。

日寇侵华,庄奴家陷入困境。1939年,20岁的庄奴就读中华新闻学院。国难当头,热血青年纷纷投笔从戎。庄奴瞒著父母,与同学报考了飞行学校。南渡黄河时,他被其一泻千里的雄浑气势所震撼,又感念中华民族的深重灾难,毅然将自己的名字改成“黄河”。

因为身染重病,庄奴不得不留在后方养病。尽管靠中草药幸运治愈,但在报考空军飞行员时,由于身体太弱,他被调到地勤。

也是在那时,庄奴第一次和重庆结缘。在担任地勤工作时,他被分配到重庆铜梁训练了三个月,然后才转到成都学校上课。这三个月的时间磨练了他的意志,激发了他一心报国的热血。由于感怀于宋朝诗人晁补之《视田五首赠八弟无斁》有“庄奴不入租,报我田久荒”,他便以“庄奴”为笔名。他曾说:“庄奴用锄头耕种,我用笔写词,都是为他人作嫁衣”。

之后,去了台湾的庄奴当过记者、编辑,演过话剧,但以音乐创作彰显盛名,尤以流行歌曲最为人津津乐道。重庆一直给他留下了深刻印象,在他的歌曲集收录了十首见证歌曲,有《长江三峡》《思乡曲》《大同时刻》《钓鱼城》《飞到山城》,因为山城的那段岁月,见证了他的青春。

庄奴和妻子邹麟。图片来自网络

在重庆 他收获美满幸福的爱情

庄奴再次回到重庆,定居重庆,是因为一位山城女子,也就是他的现任妻子邹麟。

写了那么多首情歌的庄奴,是一位非常专情的人。庄奴的原配名叫陈孟华,是一位化妆师,却不幸得了尿毒症。在治病的十年时间里,庄奴几乎放弃了所有写作,把房子汽车都卖掉给妻子治病。但最终,陈孟华因病去世,庄奴也因此沉寂了许久。

1990年,因为替朋友办事,庄奴来到重庆,机缘巧合下,认识了小他23岁的重庆妹子邹麟。那时正是庄奴人生的低谷,作为歌迷的邹麟重新点燃了庄奴对生活的热情。经过两年相处的时光,庄奴和邹麟结婚了。婚后,庄奴几乎大半时间都待在重庆。

虽然婚后两年,庄奴便不幸中风,右腿、右手几乎不能行动,但庆幸有邹麟悉心照顾,不离不弃。用庄奴的话说,“打着灯笼也很难找到的好媳妇”。为了表达爱意,他把歌曲《手杖》献给妻子:“你就是我的手杖,生活中不好缺少的手掌,这辈子有了你,才懂得竖起来脊梁,挺起胸膛。”

有了邹麟这根“人生的手杖”,庄奴在重庆心平气和地过起日子。每次他创作了新作品,便让邹麟第一个欣赏,发表意见。邹麟对庄奴的作品了然于胸,只要提起歌名,歌词比庄奴自己记得都清楚,甚至能哼出调调儿。

“甜蜜蜜,你笑得甜蜜蜜,好像花儿开在春风里,开在春风里。”两人的感情正如这首流畅轻快的《甜蜜蜜》,溢于言表,情动山城。重庆给了庄奴一个温暖的家。

易丹(左)与老师庄奴(右)。 资料图

在重庆 他度过桃李天下的晚年

庄奴曾写过一首《还乡》来描述一个游子的心情:“相拥亲人洒热泪,左邻右舍争相问,几时定居几时回?”经历过漂泊、亲人分离的庄奴,对于家乡始终有着深深的眷念,晚年,他不止一次坦言“重庆就是我的第二故乡,我喜欢这座城市”。

的确,不仅因为他是重庆女婿,还因为他在这里拥有一群可爱的学生。“小邓丽君”邱玲是庄奴2003年在重庆的意外发现。当时,还是重庆大学音乐学院学生的纪秋铃在演唱邓丽君的几首歌曲后,庄奴送她四个字“原音再现”,收为门生。

来自重庆的张馨予,难得的低沉音质让庄奴爱不释手,特意创作了《月光笺》这首异乎以往的慢速歌曲给爱徒。2012年,拜庄奴为师的易丹坦言,老师只要一有机会,便向旁人推荐自己……

庄奴展示自己所写的“我心中的小城,璧山”。通讯员 舒畅 摄 华龙网发

晚年的庄奴深爱着这群可爱的学生,他的创作也因为重庆这座城市迸发出新的火花。在他后期的作品中,反映重庆人文景观、重庆山水、重庆精神面貌的歌词达70多首,包括《青草地》《常青树》《花先笑》《花知道》《清水河》等。

他还在饱览璧山美景之后,欣然赠予璧山雅号“中国的小而美”,称这里才是他梦中的“小城”原型,并将《小城故事》这首红遍华语乐坛的歌曲送给璧山。

熟悉庄奴的人都知道,他是一个遵从自己内心情感写词的文人,对家乡、同胞和亲人的热爱是他创作的源泉,思乡恋土是他歌词中不变的旋律。他对重庆是真的喜爱,才会写下那么多首有关于重庆的歌曲。

如今,庄奴虽然离去,但他与重庆的缘分并未结束,他的作品仍然广为流传,他的弟子们依旧在吟唱,他与邓丽君的惺惺相惜也早已是乐坛佳话,音乐不断,缘分不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