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少平输送 最高法院副院长李少平:未入额法官向党政机关和国有企事业单位输送

2018-03-17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司法改革推进至今,新问题.新情况开始显现,各种利益交织,阻力凸显,解决之道却仍不明朗,困惑乃至质疑随之而来.近日,最高法院副院长李少平在司法刊物<法律适用>第8期上撰文,概述"当前深化司法体制改革的形势.任务及重点",直接回应了司改关切.当前司法改革已经迈入纵深推进阶段,"出现了诸多制约改革推进的瓶颈性.症结性问题."李少平举例,比如,一些领导干部落实统一思想.凝聚共识.政策解读的主体责任不到位;有的法院在贯彻执行司法责任制时变形走样,或者不敢大胆放权,

司法改革推进至今,新问题、新情况开始显现,各种利益交织,阻力凸显,解决之道却仍不明朗,困惑乃至质疑随之而来。近日,最高法院副院长李少平在司法刊物《法律适用》第8期上撰文,概述“当前深化司法体制改革的形势、任务及重点”,直接回应了司改关切。

当前司法改革已经迈入纵深推进阶段,“出现了诸多制约改革推进的瓶颈性、症结性问题。”李少平举例,比如,一些领导干部落实统一思想、凝聚共识、政策解读的主体责任不到位;有的法院在贯彻执行司法责任制时变形走样,或者不敢大胆放权,仍然变相审核把关,或者完全放任不管,导致案件质效下滑,法律适用不统一现象抬头;有的法院审判辅助人员配备不足、职责不清、保障不力,无法有效缓解法官压力和发挥团队合力,等等。

但是,也必须认识到改革是大势所趋,是历史潮流,不能局限于一己得失来看待评价改革。李少平说,改革推进到现阶段,不需要再讨论“要不要改的问题”,而应当认真思考“为什么改、改什么、怎么改”的问题。

李少平在文章中直接点名“赞扬”了不少地方司法改革实践举措,“凡是改革推进顺利、成效显著的,往往各项基础性工作做得较好。”

李少平认为,应该正确认识和把握中央改革精神,加强政策解读。比如,司法责任制改革意见出台后,不能只看到责任倒查和终身负责,而应认识到其中包含的司法规律和职业属性。司法责任制改革的基本目标是实现“让审理者裁判、由裁判者负责”,绝不能单把“问责”作为立足点。

司法改革是系统工程,配套衔接不畅,也会影响改革进程和效果。当前各地法院普遍反映各项改革统筹推进难度大,改革举措之间进展不平衡,对此,李少平以此轮司改极为重头的法官员额制改革为例,主张从妥善处理未入额人员分流安置问题、完善审判辅助人员的管理和配备、建立法官业绩评价惩戒以及员额退出机制三方面同步着手。

李少平透露,法官员额制改革全面推开后,全国约有6.7万法官不能入额。对于该群体,要根据实际情况,确定不同人员的分流方向,不宜就地转化为法官助理或全部转化为司法行政人员,比如,应当积极争取地方党委政府支持,向其他党政机关或国有企事业单位输送干部。同时,对未入额法官,坚持不做减法,保持身份和原有待遇不变。

李少平还介绍了广州中院的改革经验,积极争取地方党委政府支持,一方面通过向相关部门分流输送干部,妥善处理未入额法官安置问题;另一方面确保法官待遇稳中有升,坚决避免明升暗降。

但是,作为员额制的配套措施,在完善审判辅助人员管理方面,从督察和调研情况看,试点法院普遍存在辅助人员不到位、职能定位不清晰、保障机制不顺畅、管理机制不完善、职业前景不明朗等问题。

李少平透露,关于法官助理、书记员管理制度改革方案正在研究制定,法官助理、书记员的管理方式、职能定位、保障机制、职业发展空间的框架意见也将得以确定。

李少平表示,改革是一场深刻的自我革命,改革路上不可能一马平川,必然面临许多难题和阻碍,此时“更应当以改革的思维和方式予以破解。”

除了司法人员分类管理、完善司法责任制、司法人员职业保障和推动省以下地方法院检察院人财物统一管理4项基础性工作外,2016年还有几项重要改革项目需要统筹推进,比如,增设最高人民法院巡回法庭。目前,最高人民法院正积极研究制定增设巡回法庭的方案。

另外,李少平还表示,以审判为中心的诉讼制度改革,力争今年有实质性突破。目前,最高法院正会同有关部门研究起草相关改革及其配套性文件。下一步,还将在总结试点经验、加强调研论证的基础上,联合有关部门研究起草提交刑事诉讼法修改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