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凡贵访谈 本网专访孟凡贵宋德全:相声会随着时代往前走

2017-12-24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    新华网消息:9月3日下午2:30,著名相声演员孟凡贵,中国曲艺家协会理事,中国煤矿文工团相声演员宋德全做客新华网,并通过新华网与广大网友在线交流.    8月3日下午,著名相声演员孟凡贵,中国曲艺家协会理事,中国煤矿文工团相声演员宋德全做客新华网,谈相声艺术的传承与发展.图为嘉宾与主持人交流.(新华网 陈竞超 摄)访谈页面 │ 文字实录 │ 访谈图片 │访谈摘要    相声语言的特点:"提前一点 落后一点"    主持人:您二位这么一说和平时说话不太一样,也和电视上的影视演员不

    新华网消息:9月3日下午2:30,著名相声演员孟凡贵,中国曲艺家协会理事,中国煤矿文工团相声演员宋德全做客新华网,并通过新华网与广大网友在线交流。

    8月3日下午,著名相声演员孟凡贵,中国曲艺家协会理事,中国煤矿文工团相声演员宋德全做客新华网,谈相声艺术的传承与发展。图为嘉宾与主持人交流。(新华网 陈竞超 摄)

访谈页面 │ 文字实录 │ 访谈图片 │访谈摘要

    相声语言的特点:“提前一点 落后一点”

    主持人:您二位这么一说和平时说话不太一样,也和电视上的影视演员不太相似,那到底相声语言都有什么特点呢?

    孟凡贵:贴近老百姓,相声语言比老百姓的语言稍微“提前一点”,稍微“落后一点”,提前一点就是社会上有什么新的语言我们得掌握,让人家觉得这话刚出来他就能说出来;为什么落后一点呢?要说点老话。

    相声不光是说学逗唱

    主持人:老百姓经常说相声就讲究说学逗唱,听上去也不难,就掌握这四招,就逗人乐呗,您二位看是这样吗?相声里面有什么门道和奥妙吗?

    这点在北京相声俱乐部里面我们就尽量要求年轻人,包括我和德全两个人都是,都能捧,德全现在是逗哏牛,也能逗。德全也能上群口,加上王玉我们也唱过三个人的群口。就是你站在哪个位置上都能经受这个锻炼。

一个相声演员是综合的,不是光说学逗唱,只是其中的四门功课,我们有十几门功课,这点马季老师、耀文老师在世的时候也经常提到这个问题,我师傅、他师傅都经常提这个问题。相声演员应该全面发展。

孟凡贵

    相声的创作就在生活中     主持人:那相声演员做创作的时候是不是也需要深入到群众中去?或者出差、体验生活?还是在家坐着想?

    孟凡贵:对,网上有很多东西是很幽默的,比如最近的股市。因为我不炒股,我也没有那种精力,但是我会提醒大家。有的人有一定的承受能力,有的人没有承受能力,我就把这个炒股做成一个段子,很幽默,比如炒股像我们在这里行,这里我们的这个椅子是红的这行,上股市的人爱看红色的,我穿的颜色不行,邮局的人进来打出去,绿的不行。

炒股回家看孩子穿件绿衣服不行,改了穿红的。孩子回家说“爹,我考上大学了”,不行,得叫长辈。

这个一叫“哥”,不行割肉,那叫什么呢?以后叫兄长!实际上这些东西就是来自于我们的网民、来自于我们的股市,是老百姓的语言,下午不能喝绿茶,绿色的不行,喝午后红,下午看股市得午后红。这些都是人们的一种心态。把他搁在相声里面就是相声语言,觉得幽默。

    为什么说三分逗、七分捧

    主持人:咱们看相声平时看得最多就是对口相声,我们知道有逗哏,有捧哏,但是老百姓看来好像逗哏是主角,是场上大家注意力集中的一点,总感觉捧哏是配角。可是相声里是不是有句行话,三分逗、七分捧?

    宋德全:捧哏大师是赵佩茹先生,是孟老师的师爷。过去我理解老先生为什么说三分逗七分捧啊?我理解就是当年都是师傅带徒弟,捧哏的都是老师,说得不对的他都要引你,别看捧哏话少,但是每句话都是画龙点睛的,那话都是非常有分量的。

    孟凡贵:举一个例子,有一个演员和别人表演一个段子,表演得非常好,观众认为逗哏演员逗得很好,给打80分,捧哏演员就20分,把捧哏演员拿去,换一个特别好的捧哏演员给他捧同样还是这个段子,又一场演出,同样还是观众,观众看完以后有一个感想,段子还是他表演的,还是他逗哏,可是捧哏换了一个,他和原来捧哏的演员表演的时候他在逗着捧哏走,所以给他打80分,可是换了一个捧哏演员,这个捧哏演员分量很重,表演的段子还是那么火爆,表演得还是那么好,可是观众有一个感觉,今天他没有带得捧哏的演员走,可是捧哏的演员在指挥着他怎么走。

同样一个段子我想让你怎么逗你才能怎么逗,所以捧哏演员的分量在这儿呢。

所以观众给这个捧哏的演员打了80分,给逗哏的演员打了20分,他还是原来那么逗。这个东西就这么微妙,一个好演员要能捧、能逗,能说单口,能说群口才是一个好的相声演员,很全面的。比如我们相声俱乐部的主席李金斗,他是很好的、公认的逗哏演员,可是他经常给他徒弟捧哏。

     演出技巧:台下乱,不要喊

    主持人:我也总结了网友的提问,有很多相声爱好者想在开始学的时候就从您这里得到一些经验,比如您刚才说的基本功扎实,他们也问了一些碰到冷场怎么办,所以问问您。

    我们举杨老师的例子,杨老师一上台一鞠躬观众就喊“下去呗”,杨老师就回去了,走到台口没进去又回来了,回来了站这儿鞠一躬,这时候观众底下又喊“下去呗”,但是第一次喊200人,这次喊只剩150人了,有人觉得怎么他又回来了?没喊。

然后他又回去了,然后又回来了,就这么三回,他再站在麦克风的时候下面喊的就一、两个人了,杨老师就站在前面说了一句话“怎么样?累了吧”,这就是演员的技巧,大家一下就笑了,大家觉得这老头很幽默,他也稳当得住,一下就吸引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