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得“天才奖”、传说值诺奖的杨培东 何许人也?

2018-04-14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9月29日,2015年度麦克阿瑟奖"天才"奖揭晓,今年共有24位来自不同领域的学者.作家和艺术家获奖.华人学者.国际顶尖纳米材料学家.美国艺术与科学院院士杨培东获得这一殊荣,他也是今年唯一一位获奖的华人学者.2014年9月诺贝尔奖颁发前夕,杨培东因"对纳米线光子学的贡献以及创建了第一个纳米线纳米激光纳米导线激光器"获得当年汤森路透"引文桂冠"奖,这一奖项往往被视为诺贝尔奖风向标,杨培东因此被寄予厚望.尽管最后未能折桂,但天才放在哪里都会闪光.20

9月29日,2015年度麦克阿瑟奖“天才”奖揭晓,今年共有24位来自不同领域的学者、作家和艺术家获奖。华人学者、国际顶尖纳米材料学家、美国艺术与科学院院士杨培东获得这一殊荣,他也是今年唯一一位获奖的华人学者。

2014年9月诺贝尔奖颁发前夕,杨培东因“对纳米线光子学的贡献以及创建了第一个纳米线纳米激光纳米导线激光器”获得当年汤森路透“引文桂冠”奖,这一奖项往往被视为诺贝尔奖风向标,杨培东因此被寄予厚望。尽管最后未能折桂,但天才放在哪里都会闪光。

2001年6月,杨培东的研究小组在《science》杂志上撰文称,他们在纳米线上制造出世界上最小的激光器——纳米激光器,这一发明将有可能用于未来的光子计算机。这篇论文奠定了杨培东在纳米研究领域的地位。

2003年4月,英国《自然》杂志刊登了杨培东研究组发表的单晶体氮化镓纳米管论文。这种纳米管性质稳定且耐久,有优良的光电性能,并且率先实现了二维半导体接口向一维的转换。而由此产生巨大的应用潜力,使其未来在计算机器件、光电器件、化学和生物传感器等领域,都将“占有很大的一席之地”。

2005年,杨培东与合作者共同研发出世界第一个液体纳米晶体管。这将成为未来生化处理器的奠基性技术。

2010年,杨培东研究团队作为领导成员之一,参与美国能源部一项投入达1.22亿美元的“人工光合作用”环保新能源技术研究计划。美国能源部称,该计划将极大促进这项“革命性”能源技术的开发。

2015年4月17日,杨培东团队在人工光合作用领域取得了一项划时代(Game-Changing)的研究成果,被视为有助于解决由二氧化碳引起的全球变暖这一科学难题。

美国《科学》杂志曾在2007年以“Rapid Rise”(青云直上)为题报道了杨培东,文章引用科学信息研究所的统计数据说,以1995年至2005年论文引用次数而言,杨培东名列最顶尖的10名材料科学家之列,他的论文平均引用次数超过100次,几乎是仅居其次的科学家引用数的两倍。

而汤森路透ISI公布的数据表明,近10年来,杨培东的工作在材料科学领域被引次数排名全球第一,在化学领域排名全球第十。

杨培东因杰出的科研工作屡获荣誉。其中2007年获得的美国全国科学基金会“艾伦·沃特曼奖”被视为杨培东科研生涯成功的标志之一。颁奖词中这样介绍,杨培东在纳米线、原子组装等方面进行了“开创性研究”,这些研究有望应用于一系列高技术设备,如计算机电路、新型太阳能电池板以及生物传感器等。

今年6月,杨培东又摘得美国能源部2014年度欧内斯特·奥兰多·劳伦斯(Ernest Orlando Lawrence)奖。

杨培东延续了近年来华人科学家在麦克阿瑟“天才”奖中的不俗表现。2014年华人数学家张益唐获得该奖项为国人所熟知,实际上此前哈佛大学生物物理学家庄小威、斯坦福大学神经生物学家陈路、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数学家陶哲轩以及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生物学家何琳,分别于2003、2005年、2006年以及2009年获得该奖项。除此之外,还有一些华人艺术家、学者获得该项荣誉。

麦克阿瑟“天才奖”是美国最大的私人基金会之一麦克阿瑟基金会(John D. and Catherine T. MacArthur Foundation)于1981年发起,授奖范围横跨科学、文学、艺术等多个领域。每年麦克阿瑟基金会遴选20-40位来自不同领域、具有杰出创造力的人士,授予他们这一奖项,获奖者可能是科学家、作家、艺术家抑或是企业家。由于申请该奖项,并不需要获奖人提交申请及面试材料,因此很多人是在不知情的情况下获得该奖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