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我海南:红色经典之冯白驹将军故居

2017-08-29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冯白驹故居是海南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位于海口市琼山区云龙镇长泰村.管理单位是海口市琼山区民政局. 冯白驹故居始建于1922年,1942年冬日军"蚕食""扫荡"时被焚毁,1951年修复,1984年按原貌重建.1990年兴建"冯白驹纪念苑"(已拆除),同时在庭院中央竖立"冯白驹将军"铜像.2003年冯白驹诞辰100周年时由海口市人民政府拨专款对整个故居的场地进行重新布局.23年红旗不倒的照壁故居由正屋.后屋.铜像和陈列室四部分组成

冯白驹故居是海南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位于海口市琼山区云龙镇长泰村。管理单位是海口市琼山区民政局。 冯白驹故居始建于1922年,1942年冬日军"蚕食""扫荡"时被焚毁,1951年修复,1984年按原貌重建。1990年兴建"冯白驹纪念苑"(已拆除),同时在庭院中央竖立"冯白驹将军"铜像。2003年冯白驹诞辰100周年时由海口市人民政府拨专款对整个故居的场地进行重新布局。

23年红旗不倒的照壁

故居由正屋、后屋、铜像和陈列室四部分组成,占地面积6亩。紧接的是正屋,是一间三目、中间厅堂、两旁卧室的石木结构的13桁10柱的海南传统民居,正门顶端悬挂,四周为灰色石头墙,屋顶盖青瓦,后屋是5桁三目小屋。

陈列室为砖木结构的水泥瓦面房子,建筑面积70平方米,。

陈列着冯白驹的生平业绩和主要革命活动的图片、史料,以及其亲属英烈的生平简介,较全面地体现和评价了冯白驹传奇而光荣的人生。整个故居庭院建筑物朴素大方,环境幽雅

岁月沧桑的古树倒了

后建的故居,没有灯,有点阴森森的,不敢进去

生平经历 1950年5月,任海南军政委员会副主任(副主席); 1950年6月任中共海南岛区委员会书记(后称第一书记); 1950年7月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南军区司令员兼政治委员; 1950年9月任海南第一届各界人民代表会议协商委员会主席; 1950年11月上旬与叶剑英进京汇报工作,受到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朱德等中央领导接见; 1951年4月,担任广东省人民政府海南行政公署主任; 1952年夏,在中共广东省党内开展反“地方主义”斗争中受到批判,同年冬调任中共华南分局委员兼统战部长; 1952年10月任广东省人民政府副主席,负责抓“私营工商业改造”试点工作; 1954年8月,被免去中共海南岛区委员会第一书记的职务; 1954年9月当选为第一届中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1954年12月任中共广东省委员会书记处书记、常务委员会委员、副省长; 1955年9月,任国防委员会委员,并荣获中华人民共和国一级八一勋章和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 1956年9月中国共产党第八次代表大会上,当选为中共中央候补委员;冯白驹 冯白驹 1957年2月,在中共广东省委员会扩大会议上,因1956年冬所谓的“地方主义”受到批判; 1957年12月,被撤销广东省委员会书记、常务委员会委员和海南军区政治委员的职务; 1958年1月,被下放到广东省三水县劳动锻炼; 1963年4月,调任中共浙江省省委员会委员、浙江省副省长,分管文教、卫生、科技,主管计划生育和防治血吸虫病等工作; 1966年8月,出席中共八届十一中全会。

“文化大革命”中遭受审查和迫害; 1971年9月,解除审查; 1973年7月19日,在北京逝世。 冯白驹长期担任琼崖党政军主要领导职务,创立了琼崖武装斗争“二十三年红旗不倒”的光辉业绩,得到毛泽东和周恩来的高度评价。

冯白驹半身铜像,铜像高1米、宽1米,基座高1.9米、宽1.2米,基座正面刻有邓小平同志题写的"冯白驹将军"

故居外墙,感觉冯白驹将军故居,有点冷清,就遇到前面云龙改编的4位,没有其他游客,位置也有点偏僻。 第一次参观海南人将军的故居,从故居建筑整体布局来看,觉得有点寒酸,希望政府把故居管理的更好,加大宣传,让更多的人参观了解冯白驹将军故居。 5点了,天色已晚,赶回250公里的家,两天里,参观了好几个景点,丰富了自己的精神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