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学科的中科院院士名单(不包括已故院士)

2017-12-15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1.陈国良:并行算法.高性能计算专家.1938年6月3日生于安徽颍上.1961年毕业于西安交通大学计算机专业.现任国家高性能计算中心(合肥)主任,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2003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主要从事并行算法,高性能计算及其应用等研究.在非数值并行算法研究方面,取得了一些国际同期最好的成果,包括分组选择网络.递归选择网络.Benes网络选路算法.VLSI平面嵌入算法.网络最大流算法.装箱算法的平均性能分析等.在高性能计算及其应用研究方面,提出了"并行算法-并行机结构-并行编程"

1、陈国良:并行算法、高性能计算专家。1938年6月3日生于安徽颍上。1961年毕业于西安交通大学计算机专业。现任国家高性能计算中心(合肥)主任,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2003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主要从事并行算法,高性能计算及其应用等研究。在非数值并行算法研究方面,取得了一些国际同期最好的成果,包括分组选择网络、递归选择网络、Benes网络选路算法、VLSI平面嵌入算法、网络最大流算法、装箱算法的平均性能分析等。

在高性能计算及其应用研究方面,提出了“并行算法—并行机结构—并行编程”一体化的研究方法,开发了自主版权的国产曙光并行机“用户开发环境”商用软件。研制了安徽省防灾减灾决策支持系统与淮河流域防洪防污调度系统,在实际应用中产生了显著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2、董韫美:计算机软件专家。1936年3月4日生于云南昆明。1956年毕业于吉林大学数学系。中国科学院软件研究所研究员。1993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学部委员)。从50年代后期起从事计算机软件的研究开发。

60年代初、中期,主持和作为主力研制出我国最早的实用高级程序语言BCY和有关计算机上的编译器,其后的工作包括形式语言理论、编译技术。1979年提出用计算机设计高质量汉字字形的参量图形学方法,解决了有关的实现技术。80年代中期以来,研究软件复用技术。90年代以来,研究形式规约的获取与复用,提出基于复用的文法推断方法,和提出一种新的递归函数理论:上下文无关语言上的递归函数CFRF。

3、何积丰:计算机软件专家。华东师范大学教授。1943年8月生于上海市。1965年毕业于复旦大学数学系。现任华东师范大学软件学院院长,上海嵌入式系统研究所所长。2005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1980年起,从事程序设计理论及其应用研究。

1986年和C.A.R.Hoare提出了“程序分解算子”,并将规范语言与程序语言看成是同一类数学对象。接着又提出了采用“关系代数”作为程序和软件规范的统一数学模型,使得关系代数可用来描写程序的分解和组合过程,直接支持软件的开发。

在数据精化方面,给出了处理非确定性程序语言数据精化的完备方法。1995年,在总结了多类程序语言语义理论和方法的基础上,与C.A.R.Hoare提出了程序设计统一理论和连接各类程序理论的数学法则。

还提出了用形式化的界面理论沟通几种程序语言,以及非确定性数据流的数学模型及代数定律。近年来,研究的软硬件协同设计系统,为减少系统芯片设计时间和降低成本提供了有益的方法。

4、怀进鹏:计算机软件专家。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1962年12月生于黑龙江哈尔滨,籍贯山东济南。1984年毕业于吉林工业大学(现吉林大学),1987年获哈尔滨工业大学硕士学位,1993年获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博士学位。现任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校长。2009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

主要从事网络化软件技术与系统研究工作,提出了网络资源的可信聚合与调度方法,主持研制的系统实现了分布资源的可信共享和利用,为提高分布计算能力提供了实用系统;提出了安全协议分析的代数理论和算法,主持研制了协议自动分析与验证系统;提出了过程类软件自动开发方法和技术,主持研制的软件生产工具提高了面向领域的应用软件开发效率和质量。曾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等多项奖励。

5、李未:计算机专家。1943年6月8日生于北京。1966年毕业于北京大学数学力学系。1983年获英国爱丁堡大学计算机科学博士学位。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计算机系教授。软件开发环境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1997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从事并发程序语言的结构操作语义方法、翻译理论和实现技术研究。解决了实用并发语言的复杂语法结构的语义问题,在建立并发语言的翻译和比较研究理论方面取得了开创性研究成。1991年提出了用版本序列的收敛性描述软件开发过程和知识库维护策略的理论和方法,开辟了用近似和逼近方法研究软件开发和知识库维护的方向。对在我国开展推理计算机、可扩展计算机群及其软件工具和环境的设计与实现等方面也做出了贡献。

6、林惠民:计算机软件与理论专家。1947年11月13日生于福建福州。1982年毕业于福州大学计算机科学系。1986年获中国科学院软件研究所博士学位。中国科学院软件研究所研究员。1999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长期从事计算机程序的形式语义学及形式化方法的研究。设计并实现了通用进程代数验证工具PAM/VPAM,对这类工具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与英国Hennessy教授合作提出,并独立发展了“符号互模拟”理论,解决了传统并发计算模型对大量实际应用不能有效模拟的问题,为在计算机上对通信并发进程进行推理和验证提供了理论依据。

提出并发计算模型之一π-演算弱互模拟的完备证明系统和唯一不动点归纳法,解决了π-演算的有穷公理化问题。

7、陆汝钤:计算机科学家。原籍江苏苏州,1935年2月15日生于上海。1959年毕业于德国耶拿大学数学系,获学士学位。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数学研究所研究员。1999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在知识工程和基于知识的软件工程方面作了系统的、创造性的工作,是我国该领域研究的开拓者之一。设计并主持研制了知识工程语言TUILI和大型专家系统开发环境《天马》。首次把异构型DAI和机器辩论引进人工智能领域。

研究出基于类自然语言理解的知识自动获取方法,把ICAI生成技术推进到以自动知识获取为特征的第三代,并开发出基于知识的应用软件自动生成技术。研究出能把中文童话故事自动转换成动画片的计算机动画全过程自动生成技术,在艺术创造领域内推进了人工智能。

8、梅宏:计算机软件专家。北京大学教授。1963年5月生于贵州省余庆县,籍贯重庆。1984和1987年分别于南京航空学院获学士和硕士学位,1992年于上海交通大学获博士学位。201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主要从事软件工程和系统软件领域的研究。在构件化软件中间件、开发方法学和工具环境等方面取得了系列成果。针对开放网络环境下软件动态适应和在线演化两个核心难题,提出基于微内核的中间件构件化体系结构和基于容器的构件在线组装机制,建立了构件化的软件中间件技术体系与框架。

提出基于软件体系结构(SA)的构件化软件开发方法ABC,拓展SA到软件全生命周期,实现了对系统级结构复杂性和一致性的有效控制。曾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教育部自然科学一等奖等。

9、沈绪榜:计算机专家。1933年1月10日生于湖南临澧。1957年毕业于北京大学数学力学系。中国航天电子基础技术研究院研究员。1997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从事嵌入式计算机及芯片设计。早期设计中小规模集成电路两种箭载数字计算机,提出多重积分误差校正新方法、箭载计算机新体系结构与箭载系统测试新方案,为解决箭载计算机小型化难题做出了突出贡献为了更小型化,1977年研制大规模集成电路16位嵌入式微计算机,推动NMOS技术的发展80年代初研制四种数字信号处理芯片1995年研制定点32位RISC微处理芯片为了超小型化,近年开始研究MPP嵌入式计算机与系统测试新方法,并研制3.

2亿次MPP微处理元芯片与浮点32位RISC微处理器芯片及其计算机等。

10、孙钟秀:计算机科学家。原籍浙江余杭,1936年12月22日生于江苏南京。1957年毕业于南京大学数学系。南京大学技术科学学院院长、教授。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学部委员)。

主持研制了国产系列计算机DJS200系列的DJS200/XT1和DJS200/XT1P等操作系统。在国内首次研制成功ZCZ分布式微型计算机系统。研究和开发了多个实用的分布式计算机系统,如分布式单板机系统和ZH分布式微型计算机系统,在国内首次应用于农业机械测试数据的实时处理等方面。

研制了南京市政府局部网络系统和南京汽车制造厂的企业管理系统。主持研制了多个分布式系统软件,如在分布式程序设计语言方面提出和实现了CSM等3种语言。在分布式操作系统方面,设计和实现了ZCZOS和ZGL等操作系统。

11、夏培肃:女,计算机专家。原籍四川江津,生于四川重庆。1945年毕业于中央大学电机系。1950年获英国爱丁堡大学博士学位。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研究员。1991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学部委员)。

50年代设计试制成功中国第一台自行设计的通用电子数字计算机。从60年代开始在高速计算机的研究和设计方面做出了系统的创造性的成果。解决了数字信号在大型高速计算机中传输的关键问题负责设计研制的高速阵列处理机使石油勘探中的常规地震资料处理速度提高10倍以上提出了最大时间差流水线设计原则,根据这个原则设计的向量处理机的运算速度比当时国内向量处理机的快4倍负责设计研制成功多台不同类型的并行计算机。

12、杨芙清:女,计算机软件专家。1932年11月6日生于江苏无锡。1958年北京大学数力系研究生毕业。北京大学信息与工程科学学部主任、教授。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学部委员)。

主持研制了我国第一台百万次集成电路计算机操作系统和第一个全部用高级语言书写的操作系统,具有首创性和开拓性主持国家重点科技攻关项目青鸟工程,并承担了多项863高技术课题,在软件复用和软件构件技术、软件工业化生产技术、软件工程化开发方法、软件工程支撑环境与工具以及标准规范体系等方面取得了重要成果如大型软件开发环境青鸟系统、基于构件/构架应用系统集成组装环境(青鸟软件生产线系统)等,是软件产业建设的共性、基础性工作。

13、杨学军:计算机领域专家。国防科学技术大学教授。1963年4月出生山东省武城县,籍贯山东武城。1983年毕业于原南京通信工程学院,1985年、1990年在国防科学技术大学获硕士、博士学位。201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长期从事高性能计算机体系结构与系统软件研究。担任某系列五个型号高性能计算机和2010年世界TOP500排名第一的“天河一号”总设计师。系统提出了CPU和流处理器相结合的高性能计算与效率优化途径。

在可扩展共享存储体系结构、超64位高精度算术运算等方面取得了当前国际最高水平的技术成果。针对战场需求在高性能并行计算机快速部署及可靠性技术等方面取得了突破。曾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何梁何利科学与技术成就奖等。

14、张钹:计算机应用专家。1935年3月26日生于福建福清。1958年毕业于清华大学自动控制系。清华大学教授。1995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早期从事自动控制理论与系统研究,1979年开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研究。提出人工智能问题求解的商空间理论,解决不同粒度空间的问题描述、它们之间的相互转换以及复杂性分析等理论问题。以该理论为指导,提出多层信息综合、多层规划与搜索等新的研究方法,形成新的算法,如基于拓扑的规划算法、基于关系矩阵的时间规划方法和统计启发搜索算法等,对降低计算复杂性很有成效。

从多粒度的商空间理论出发,还提出了研究不确定性处理、定性推理、模糊分析的信息融合的新原理。此外,还指导和参加了人工神经网络理论及应用、知识工程、智能机器人、智能控制以及人机交互技术等应用技术研究,完成多项高技术研究任务。

15、张景中:计算机科学家、数学家,1936年12月30日生于河南。1959年毕业于北京大学数学力学系。中国科学院成都计算机应用研究所研究员、名誉所长,广州师范学院教育软件研究所所长。1995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提出和实现了定理机器证明的数值并行方法。把多年来在教育数学研究中所发展的几何新方法用于机器证明,并提出消点思想,创建了几何定理可读证明自动生成的原理和方法。用这个方法可在微机上快速地进行几何证明,计算和发明新定理,并给出易于理解的有几何意义的证明。

发展了非线性振动技术。发展了几何算法的研究,解决了初等图形在欧氏空间嵌入等问题。开拓教育数学的研究,提出以面积为中心的几何教材新体系新方法极限概念的非e语言和连续归纳法将自动推理的成果和方法用于ICAI的研究,主持开发了新型智能理科教育软件。

16、张效祥:计算机专家。1918年6月26日生于浙江海宁。1943年毕业于武汉大学电机系。1991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学部委员)。

50年代末,领导中国第一台大型通用电子计算机的仿制,并在此后的35年中主持中国自行设计的从电子管、晶体管到大规模集成电路各代大型计算机的研制,为中国计算机事业的创建、开拓和发展起了重要作用。70年代中期,领导和直接参与并率先在中国开展多处理器并行计算机系统国家项目的探索与研制工作。经过多年努力,于1985年完成中国第一台亿次巨型并行计算机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