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由检上位 明朝皇帝朱由检 明朝末代皇帝朱由检在位时期的功与过

2017-05-19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明朝末代皇帝朱由检在位时期的功与过 --浅谈朱由检与明朝灭亡的联系及历史意义[关键词]明末清初 明朝灭亡 崇祯皇帝 历史意义 责任[摘要]他从明熹宗手上接过千疮百孔的大明王朝,他有着勤俭自律.清心寡欲.励精图治的帝王风范,试图令摇摇欲坠的大明王朝这座大厦摆脱天灾.清朝进犯.农民起义三大祸事;另一方面,他遗传了朱家皇帝皆难免的疑心问题,致使他屡次错杀大臣,急不可耐想要取得成就,在位后期诸事不顺使其更加易忧易怒,最终导致民众惶惶不可终日,众叛亲离基业倾颓."非亡国之君,当亡国之运"这句话就

明朝末代皇帝朱由检在位时期的功与过 ——浅谈朱由检与明朝灭亡的联系及历史意义

【关键词】明末清初 明朝灭亡 崇祯皇帝 历史意义 责任

【摘要】他从明熹宗手上接过千疮百孔的大明王朝,他有着勤俭自律、清心寡欲、励精图治的帝王风范,试图令摇摇欲坠的大明王朝这座大厦摆脱天灾、清朝进犯、农民起义三大祸事;另一方面,他遗传了朱家皇帝皆难免的疑心问题,致使他屡次错杀大臣,急不可耐想要取得成就,在位后期诸事不顺使其更加易忧易怒,最终导致民众惶惶不可终日,众叛亲离基业倾颓。

“非亡国之君,当亡国之运”这句话就是他为人一世最大的无奈。他的一生悲剧色彩浓重,对于先祖们抛下的隐患与重担心有余而力不足,贵人和机会虽然几次闪现,由于他焦躁性格与频繁受挫,使其无心发现和聆听,最终无力回天,而他复杂多变的性格与正直刚毅的气节是后人争论不休的焦点。

他的故事也恰好令我们以史为鉴,吸取其精华,探究其玄奥,揭露其真相,杜绝错误。

【引言】崇祯皇帝身为信王之时,就已目睹各类风雨争斗,他作为明朝末代皇帝接手了先前遗留下来的担子。而在大明王朝的这个不平凡的时代背景下,崇祯恰如明代一样,都是极其复杂的,在他内心深处,不同方面的先进和腐败隐隐交错。

(写作意图)前一段时间,我喜欢上了《明朝那些事儿》,在提出问题的基础上,一向热衷史书论文的我也对最感兴趣的崇祯皇帝进行了部分重点研究。(理论实际意义及背景现状)网络上争论不断,评价不一而足,有偏激过重的言论盛行,总有不少漏洞和愤青现象,希望通过浅谈杂论,透过现象看本质,不要乱花渐欲迷人眼。

希望能够较为客观分析崇祯和其对于明朝灭亡的责任性,进一步分析他在历史与政治范围上的影响和世人的赞誉贬低,对历史某个重要转折点的理解作出更加清晰全面的学习与判断。

(研究方向)因此我在短短时间内,主要侧重于崇祯年间的发展趋向及其在明末清初的正侧面影响,最后作对于接近史实别有新意的简短评价,表达最客观准确的研究和认知。

【正文】

一.纵观崇祯皇帝前朝渐衰的境况与如何应对——稳定人心,初现曙光;措施过激,埋下伏笔

明朝建立以来,皇权专制统治空前强化,诸如废除丞相与宦官专权一类后患无穷之特色事件频频上演。然而较为戏剧化的是,明中后期万历中兴,在皇帝怠政闲懈、事务应接不暇的表面现象下,经济贸易处于发展高峰期,达到了不可思议空前奇特的创新高度。

尤其产生较为复杂的资本主义特色萌芽,尽管并非公认事实,单方面能力却是已成定数必然趋向。然人云“明亡于万历”甚至“实亡于嘉靖”,王朝后期党政纷起,将多方面停滞不前的明朝几近拖垮,十六岁登基执政时,明朝地方势力割据,庞大的文官集团把持朝政,崇祯皇帝登基也受到魏忠贤宦官一派的强力阻挠,更须谨小慎微,加以隐忍,才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将掉以轻心的阉党斩草除根。

这一行动较为有效地使崇祯初期政治形势趋于平稳,但是也很好地诠释了朱家天下的优良传统:斩草除根,宁可错杀一百,不能放过一个。

当然,手段强硬为人果敢的崇祯皇帝整治党争也是直来直去,用力过猛的副作用自然也是少不了的,地下情报“业务”高速发展,全朝上下人心惶惶,唯恐避之不及无人再敢劝谏。

不过得到公认的是,短短两个月内将权倾朝野子孙遍地作恶多端的九千九百岁魏忠贤拉下了马,这项历史性的功绩,万古流芳。

二.环顾崇祯皇帝压力不断的困难与如何抉择——暂缓局势,有效坚守;猜忌武断,内忧外患

《明朝那些事儿大结局》中这样写道:“(崇祯)上台以前,憋足了劲要干掉那个死人妖,死人妖干掉了,又出来党争,后金入侵,看准了袁崇焕,要他出来上岗,一顿折腾,后金没能折腾回去,袁督师倒给折腾没了,本想着卧薪尝胆,忍几年,搞好国内经济建设,再去收复大好河山,结果出了天灾,又出来若干人等造反。

„„打下去,投降的投降,跑的跑,正准备一鼓作气„„清军打进来了。”崇祯皇帝对于陆续出现的危机抱有强硬的直线思维,正如吴思所描述的“崇祯死弯”:“我们可以想象一个U形山谷,从侧面看,崇祯领着官府的大队人马一路压将下去,挤压出更多的钱粮和兵员,镇压各地的叛乱,并且取得了一些成绩。

不过越往后越费劲,最后他撞到了谷底。这时候,他的努力便造成了完全相反的后果。

沉重的赋税压垮了农民,逼出了更多的反叛者,叛乱的规模和强度反而开始上升了。”当然,崇祯作为励精图治的君主,并不是没有进行调节与缓解。对于强大野蛮的后金“蛮夷”,他义无反顾地派出袁崇焕等人固守关宁防线,效果显著,屡次击溃后金骑兵,为明朝“复辽”的伟业打下了初步的基础,一定程度上遏制了清兵的入侵时间。

(明朝军费一年五百多万两,收入约四百多万两)此外,崇祯年间尽管实行困难不够周全彻底,但在经济改革上的表现也有几点值得称道。

一是改革币制。崇祯十六年户部蒋臣上疏提出币制改革,希望尽快确定方案并颁行天下,包括“详细核计新钞旧币的换算办法,新钞制作要精美,跟老百姓兑换新钞时要讲究诚信,早开铸局,设置高官来管理”等。

二是开源节流,增加赋税,提倡卖官、赎罪,以此方式充实国库。三是号召大臣和皇亲国戚们主动捐款,在大臣俸禄较低情况下有一定弊端。崇祯同意修编的《崇祯历书》亦打开了一扇重要的大门,运用西方理论使天文历法更加准确完善。

三.总览崇祯皇帝覆灭明朝的责任与如何奋斗——能力颇高,勤政有道;恶性循环,气数使然

崇祯二年,皇帝开始大规模裁减驿站,“以后除以礼致仕、飞报军情、朝廷钦差以外,其他事项一律不准使用驿递”,并大幅撤并机构、清退人员,以减少滥用职权以权谋私的现象。然而,一个社会的腐败过深过泛,反腐败也变得举步维艰,曾为驿员的李自成也是广泛失业者一员,老百姓还要活,因此拆东墙补西墙的作法更加剧了农民武装力量的扩充。

此外,史料记载,崇祯五年至十五年,黄河流域连续十一年大旱,旱灾遍及20个省市,是史上近五百年内持续时间最长范围最大,受灾人口最多的旱灾,自然变异十分明显,“草木兽皮虫蝇皆食尽,人多饥死„„人相食„„”,灾况可见一斑。

孟德斯鸠名著《论法的精神》中说:“当一个政府不能很好解决民众的基本生活问题时,是不禁止民众小的违法行为的。

”崇祯皇帝开始并不重视农民军的力量,兵部郎中李继贞曾向崇祯建议说:“这些流民饥饿不堪,将来恐怕都要沦为盗匪,请以帑金十万来救济他们。”可惜却未被听取,流民变为起义军后却普遍采用招安政策俸禄负担增大,抽空国库又不见底层起色。“每一个濒临衰竭的事物,肌体上都积累着一些旷日持久的矛盾。”明末贫富严重不均,尤其是部分官

员不顾大局地搜刮百姓克扣饷银。兵科给事中曾应遴在奏折中说:“如今天下大势,不是贼寇势力大,而是老百姓乐于跟着贼走。一个国家,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今天的缙绅富豪,不但不拿税,还要像政府一样从老百姓身上搜刮,以致富者极其富,贫者极其贫,民不能聊生。

”根源责任是在于崇祯不顾事实地将大多银两用于军费等方面,尽管最初确实获得小成,但副作用也是无法避免的。崇祯皇帝为人刚愎自用,急躁凶狠,这与他前期所表现出来的强大内心与隐忍平静不符。

“是文臣人人可杀”充分表达了他对人对事的怀疑深入骨髓。“杖策只因图雪耻,横戈原不为封侯”的袁崇焕尽管愈发嚣张跋扈,却总能够有效杀伤清兵,罪不至死在用处结束之前,崇祯因为看不惯其而错杀良将,辽东无主,武将各自为战,崇祯中了反间之计自毁长城。

袁崇焕至少三次提醒崇祯,要提防后金绕道蒙古从防守薄弱的蓟镇突破而威胁北京却不被听取,这也间接导致了北京城的陷落。“自崇焕死,边事益无人,明亡征决矣!

” 而阻止明朝灭亡还有两个办法,一是多筹集军款支持到灭掉农民军,可惜召集“不靠谱”的重臣如“既庸且刻”的陈演、“家富于资”的李建泰、“空口大话”的魏藻德等,仍提出“一无建白,倡议令百官捐助而已”,“库藏久虚,外饷不至,一切边费刻不容缓,所恃者皇上内帑耳”,只能起到令崇祯更加绝望的反作用。

后期的崇祯也是浮躁怨怒冲昏了头脑,对一些将领如杨嗣昌等盲目信任,对其言听计从以致公报私仇误会戒备了孙传庭一类的将领。

崇祯皇帝试图救国,无奈清军入关、农民起义皆无法尽快平息使其两面受敌。在深山中忍耐一年有余的李自成重组军队,给了岌岌可危千疮百孔的明朝最后一击。“嗟尔明朝,气数已尽。”在感叹崇祯生不逢时之余,也不得不承认崇祯的极力挽救总有其历史意义。

其实崇祯本人哪怕加上被误杀的重臣也不足以挽救积累出的漏洞,但是若崇祯令明朝末年多生光辉,便也不枉皇帝一场。 “崇祯很节俭,他的衣服、袜子,都打了补丁,请注意,打补丁的,并不一定很节俭,往往很浪费,比如后来清朝的道光同志,衣服破了,让人去打了个补丁,五十两白银,这哥们全然是败家的,还说特便宜。

而崇祯的补丁,是他找老婆打的,免费。”这也反映了崇祯皇帝为人节俭,史书记载他二十多岁头发已白眼长鱼尾纹,可以说是宵衣旰食朝干夕惕。

史志称其“鸡鸣而起,夜分不寐,往往焦劳成疾,宫中从无宴乐之事。”崇祯因不可避免的性格缺陷犯了一些错误,对明灭亡负少部分直接责任,但是至少他的勤政节俭给明末留下了辉煌的一笔。

四.微观崇祯皇帝在明朝将亡的补救措施在历史版图上造成的影响与意义,给出较为客观全面的评价

崇祯皇帝在大顺军攻破都城后,绝望而迷茫,砍杀众多嫔妃公主后在太监王承恩陪同下殉国。细细想来,他的气节是值得赞扬的,而很多人不能够理解一个人处于如此状态时的复杂心情。他之所以下狠心杀掉女儿长平公主并要求几位嫔妃自缢,不是残忍疯狂,而是不愿她们受人玷污的真挚之爱。

他对于明朝灭亡是有责任的,并且主动承担了责任。明知无法挽回,却也从容自杀,这一点令包括我在内的诸多群众为之震撼。尽管网络上的评论普遍反映部分人对于崇祯这个“亡国之君”并无好感一力驳斥,认为他本性难移残忍不改,最后的一番遗言也是推脱责任难逃其咎。

但想来若是仅凭世人对于其从容殉国的同情实在无法赢得众人赞扬,之所以出“诸臣误我”之言定有他的道理。我认为他的性格的确存在不少致命的弊病,但是仅仅因为国破事实,他们想的是如何解释以何为借口,来以愤青之心下袁崇焕是大英雄的定论,虽说其功大于过,但崇祯的误杀并不等于说明他用人差

劲昏庸无道。他的刻苦奋斗付诸东流,他并不多少抱怨迁怒,想来拥有力挽狂澜英勇坚定的信念的崇祯皇帝也不失为一位精神可嘉之人。明君与否只在人心中参照的是“业绩”还是“态度”,是“心明”、“眼明”、还是“时局分明”。

褒贬不一中,我认为真实的历史中,是否有个好结局并不全取决于抗击打能力和本身性格品质,更多的是在历史的必然性面前能否有效的调控。当然,如果恶性循环的难题只有极低的几率恰好击中题眼,相信也不能怪罪解题者了吧!

面对天灾人祸能坚持到这一步,无论他是否适合君主之位,是否未当盛世,但是他综合素质在中国古代帝王行列中仍算较好。崇祯皇帝的确犯过自以为是的错误,可残酷的历史尤其是改朝换代时期中,“力挽狂澜”的力度一个不好便是全盘覆没。

崇祯的急躁强劲本足以拽回一步错棋而不为过,但在人可以解决的范围之外,也就是打仗同时,天灾接着挖空人民积蓄和国库剩余,那么就难以化解这步死局了。相信当年不少人物一定是想到了火上浇油的变故,但之所以没有措施,只因为没有人能有措施。试想,若是让某个所谓“明君”面对如此情景,未经历练而临危受命之人实难得再延长明朝寿命,怕也是多多折磨百姓几年了吧!

【小结】综上所述,明朝的朱由检作为末代皇帝,尽管曾作出了一定的错误决断,但总览他的一生,功的历史意义是大于其过错的,因为他的过错不足以加速明朝灭亡,而他的勤政节俭坚毅整治也是明朝末年永不会被埋没的品质。

古人多重身后事,就算是亡命之徒,也希望能落个全尸,但人们在李自成攻破北京后发现绝望自缢崇祯帝尸体时,见其披发掩面,身穿蓝衣,左足赤露,右着朱靴,衣前书写一段文字:“朕自登基十七年,逆贼直逼京师。虽朕薄德藐躬,上干天咎,然皆诸臣之误朕也。朕死无面目见祖宗于地下,去朕冠冕,以发覆面,任贼分裂朕尸,勿伤百姓一人。”他的责任感和气节永远值得后人称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