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七中政治老师李萍】我在幸福中(李萍老师)

2017-11-30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2014年4月24日上午,成都七中的全国优秀班主任.成都市德育培训专家.直播教学政治学科授课教师李萍老师一行专程来我校,同我校班主任和政治教

2014年4月24日上午,成都七中的全国优秀班主任、成都市德育培训专家、直播教学政治学科授课教师李萍老师一行专程来我校,同我校班主任和政治教师进行了学科教学的内容探讨和班级管理方面的经验交流。随后,李萍老师又对高二2班的同学们做了“养成优秀的习惯”的主题讲话。李老师的讲话升入浅出、亲切动人,使我校师生倍感受益匪浅。

李萍是成都七中的一名政治教师。在这所四川省内首屈一指的著名高中学校,她已经工作了12年,送走了4届毕业生,成绩斐然。30岁,就破格评为中学高级教师。看李萍的照片:美丽、鲜艳、活泼、飞扬、引人注目,足以颠覆不少人眼中与心中的教师形象。今年将要度过34岁生日的李萍,现在一个人带着5岁半的小女儿生活。李萍拒绝做一个符号化的人,她不要被总结、被归纳,她要永远的灵动与自然。

她要有自己的颜色,自己的芬芳,要活出自己的境界。

她被学生深深热爱,而对教育的热爱也改变了这位“漂亮女人”的一生……

1993年,四川师范学院(现西华师范大学)政法专业毕业生李萍“闯”进成都七中副校长的办公室,希望自荐。面试、试讲,李萍都表现优异,很顺地被留了下来。

朋友们对李萍选择当教师很吃惊。过了很久还有人问:“李萍,你怎么会当老师?而且是到成都七中这么夹磨人的地方?”直到最近,有老同学碰到她还问:“你怎么还在当老师,12年?”一副不可思议的模样。

当时,刚刚实行双向选择,做教师可并非是那时的“热门”,而李萍恰恰就选择了当老师!朋友们都认为,在大学时代“风光一时”、舞台经验丰富的她可走的路太多了:“主持节目、时装模特,尤其是演宋丹丹的小品,一亮相就能获得掌声一片。”

是啊,为什么选择当老师呢?李萍也想过多次。她觉得像是冥冥中有什么在指引:就是想站在讲台上,看到比自己年轻和新鲜的脸庞。从教第一届学生开始,李萍就教高中政治课,做高中的班主任。从教第一届开始,李萍的政治课成绩和班级综合指标就都是“第一”。太顺了,所有人都这么说。“我没有含辛茹苦,但我真的很勤勉,很用心,很擅于学习。所以,我觉得我值得拥有这样的收获。”李萍答得自信、有条有理。

“早已不想为什么要当教师,现在想是后怕:如果没有当老师,现在会怎样?会有这么幸福吗?会这么快乐吗?会有这么多人爱我吗?”托着茶杯的李萍自己忍不住笑出声音,舒心的、痛快的笑。

李萍每晚与一个学生谈话。一个学生跟随她3年,至少有6次谈话。私下的、私密的、私心的。每天分一点“私心”给一个学生,3年分无数私心给每个学生。

最开始,李萍与学生的“晚间谈话”很紧张。没吃晚饭前,她找一个学生;吃完晚饭,再找一个;下晚自习前,还要找一个。结果,匆匆忙忙想直奔主题,往往学生巧妙躲过,师生都很累,但却没什么效果。李萍为此很焦虑。但摸索了一阵子,她有感觉了,“因材施教最关键的是把握分寸和比例。有些学生,要点醒说透;有些学生,点到为止,过犹不及。”所以,她学会控制节奏,让自己和学生都充分享受每一次谈话。

“你一定要选择我。”李萍对学生们说,“我比你的同龄人更有经验,我比你的父母更有办法,我讲‘江湖道义’,懂‘江湖规矩’,什么该说,什么不该说,我比你还心中有数。所以,有什么困难,请一定选择我。

于是,在正常上课的日子,只要不下雨,晚自习开始不久,成都七中的操场上总会有两个人并排走着,一圈又一圈,围着操场转。天幕之下,那些青春期的烦躁、张狂、残酷似乎被消淡;那些隐约的星际流光昭示着更为辽远与深邃的未来……

李萍带的一个徒弟,对“晚间谈话”推崇备至。最初实施时,和李萍一样,每天争分夺秒,恨不得跟十个学生谈话。李萍给他讲道理:老师过度地付出,就会强烈地要求学生有所回报。报之不得,双方都会痛苦不堪。所以李萍告诉徒弟,“悠着点儿,才能为教育事业幸福、快乐地工作一辈子。不然,就可能会厌恶与伤心。现在有不少优秀的教师,但却太缺少快乐的教师。”“我们快乐,我们的学生就可以真实地感受到——勤奋者很快乐!”

爱情太磨人这话,本来非常适合李萍自己,她不避讳:“我是一个不缺乏爱情、有经历的女人”。但这句话,她是给学生的,尤其是那些女孩子们。

一个晚上,李萍为40个女孩子开了一堂特别的课《迟到的“性”福》———以解除学生的困惑:为什么开明的李老师一样不要我们现在谈恋爱?——爱情实在是有太多喜悦和伤悲了。这么磨人的事,放在学业繁重和心理承受力尚弱的中学时代实在是不合时宜;每个人都渴望拥有美好的爱情,可在令人眩晕的爱情面前,只有拥有自己才能把握别人;一个连自己的学业和事业都不能很好经营的女性、一个连自己都不爱或不懂如何自爱的女性,又怎能奢望他人的爱呢?女性总是感性的,可理性将成为一个女性安身立命的“特长”,懂得自立、自信、自爱,幸福会来的。

对于十六七岁的女孩子,这样的话题让她们有些不好意思,但也会令她们终身难忘。她们与亲爱的老师在这样的夜里,一起体会成长,体味人生。

那些恋爱的故事,真是不少。李萍记不住任何一个故事,记得的,只是那些天真无邪的脸上绽开的笑容和接也接不住的泪水。12年来,李萍面对这样的事,坚决拆散过,与家长合作过,帮学生瞒过;有成功,有失败,也有烟消云散……

唯一默许的,是一对默默无闻的孩子。他们只被彼此发现,只对彼此欣赏。李萍知晓一切,见证一切。看着他们在互相凝视,看着他们的成绩扶摇直上,看着他们填报了同一所高校的同一个专业,看着他们高考成功,看着他们结婚……最后,把这个故事讲给孩子的父母,被瞒了多年的家长们才恍然大悟:难怪,上高中时有一阵子,孩子每天回来脸上都红朴朴的。

青春短暂,失去后不再重来,但是,却常因为某个人的恰当出现而改变。这个人,可能是你喜爱的,也可能是你敬爱的。

他们那么信任我,爱我。我已经很幸福,很快乐了。

每次晚自习,班里总有几个调皮男生迟到,李萍就挨个打电话。有一个学生叫肖利,李萍打电话时,就会学着刘仪伟广告里的广告词:“小丽呀……”,全班同学大笑不止,肖利在电话里连忙说:“李老师,马上到,马上到。”但是,明天依旧。李萍也不烦,每天都打……终于,高考结束了,几个迟到的男生拥着李萍,久久不愿离去。要说的话太多,高中的岁月却已永远地离去……

一次,全班外出去农训。晚上,李萍看着几个黑影向废墟跑去。她抓起一个电筒,冲到废墟边上大喊:“里面的人听着,给你们5分钟时间,一个接一个,乖乖走出来,这事儿将不再被追究。”很快,几个黑影又嗖嗖地跑了出来,狂奔回宿舍。李萍跟着回去,听见宿舍里已是鼾声四起,但好几人却是鞋也未脱……

一个单身家庭的学生告诉他的母亲,这一生,他最爱两个女人,一个是母亲,一个是李萍老师。听到孩子母亲的转述,李萍几乎要淌下泪来:孩子们为什么对我这么好?就是这个孩子。当年参加高考前最后一次诊断性考试后,大败而归,非常沮丧。站在教学楼前一面大镜子前,他平视李萍,问:“我行吗?”李萍说:“你行,你一定可以,记住今天这个夜晚,记住我说的话。”一个月后,孩子如愿以偿考上了理想的学校。

这样的谈话不仅仅是鼓励,它充满了把握与信心。3年的朝夕相处,使李萍对每一个学生都了如指掌。她相信学生,也相信自己的判断。“3年来,我们经过数不清的风雨难关,我们志在必得,什么力量都阻挡不了!”这是李萍在高考前给学生们最后的话。中国的孩子们现在太需要这样的激励、这样的激动了。

2001级的一个学生,一个非常优秀的男生。一模下来,成绩掉下了十多名。一天,李萍叫上这个男生,“走,奋斗了那么久,今天李老师请你喝茶。”在那个悠闲的下午,师生俩对很多事情进行了整理,学生哭了,李萍也哭了。

那天的谈话中,李萍知道了一件事,这个成绩位于全年级第一名的孩子想考外交学院,原因只是自己的一句话。那是3年前她刚接这个班时,李萍告诉学生,“咱们七中已经8年没有文科生考上外交学院了,我希望我们班3年后能有人考入。”这个有心的男生,记住了这句话,并且默默努力。谈话不久,学生走进了高考场,李萍的心揪紧了。成绩揭晓:外交学院!不仅是这个男生,而是两个!

“他们那么信任我,爱我。我已经很幸福,很快乐了。”李萍很满足。

2002年是李萍最难的一年。这一年,女儿两岁半;她与丈夫分手了。

班里的学生看到了她的憔悴,也感受到了她的烦躁。从不同渠道,学生们知道了事情的原因,也以不同方式表示了他们的安慰:有人写信,有人送书《学会快乐》,有人上晚自习不再迟到……学生们小心翼翼,呵护、陪伴着他们心中的“女神”。“那段时间,我就像个骄横的小孩子,享受着学生们纯真的关爱。”在最艰难的日子里,学生宽容着、宠着他们的老师。

一天,一个学生家长打来电话。“李老师,知道我儿子私下把你叫什么吗?” “萍姐!”,听到这儿,李萍愣了一下,笑着让那位家长讲讲怎么回事。原来,这位妈妈无意看到孩子的通讯录,第一页有个名字“萍姐”。家长心里好奇,一看电话号码,李萍老师的手机号!

心里对孩子是又好气又好笑,由于平日里与李萍也联系紧密,于是“告了密”。——这其实是全班学生对李萍共用的称呼。知道学生们的秘密后,李萍心里喜滋滋的,她觉得孩子们真够逗的,喜欢你就非得把你拉到他们那个阵营,连“名号”都预先定了。

“萍姐”装着不知道这事儿。但在与某个学生私下谈话时,会让对方“猝不及防”地说:“这事就交给萍姐了,我来帮你。”学生们往往把头一抬,有的红一红脸,有的笑逐颜开,舒一口长气。

学生们把李萍教给他们的善解人意,李萍带给他们的宽容与风趣,又一并送还给她,并且,还带上了青春的气息与滋味。

课堂上,李萍讲课,也讲生活;告诫学生,也教育自己。

她告诉女生:“不要在中学时代穿着太出众,要为自己留一分美丽,在最值得开放的时候。”这不是金科玉律,而只是李萍对自己人生的一个回头。她愿意用自己的真实故事给予孩子们一些生活的法则;

她告诉男生:“有事没事到老师面前晃晃,尽可能展示自己的才能,这不是拍马屁,而是有效沟通。”比起那些陈腐的教条,李萍更愿意告诉学生一个真实的世界:“李老师也会不时找找领导,讲讲心得和烦恼。”既然没有人可以逃离世俗,那就让我们在面对这一切时,坦诚一点,有品质一些。

——遇上一个真实的老师,是成长中的学生最大的幸运。

回顾走过的路,李萍说,自己童年离开父母,与外公、外婆在上海生活的经历,使自己特别要强,也很有主见。加之身材高挑,走到哪里都引人注目。“我的青春过得够张狂的,现在想想,也曾经很不懂事。”工作的最初3年,是李萍最怕回望的3年。

那3年里,她要强,拚命地做事,想要证明自己、展示自己。结果,由于说话“太具杀伤力”,又太不计别人的感受,最终落得学生不爱,同事不喜。自己晚上做恶梦,白天又死死地抓住学生们,成为学生们的“恶梦”。对生活和工作认识的偏差,使李萍将自己几乎逼到了绝路。

3年一轮下来,虽然工作业绩很好,却被工作的团队抛弃。不得已,重新换了一个年级,重新开始。也就是在那个时候,第一任丈夫给了她无私的支持与呵护。他们结婚了。

李萍经历了深深的反思。从第二个3年开始,她学会了一些东西,比如妥协,比如协作。“妥协未必就是背叛。在对过去的妥协中,我重新找到了生活与工作的方向。”接下来,李萍的工作开始进入顺风航线,碧波万倾,她随心漫游。

几年后,当李萍将自己的亲身经历告诉孩子们时,她是这样说的:“李老师曾有过非常不快乐的经历,有过异常惨痛的教训。人不是孤立地活在这个世界上的,尤其在现代社会,人必须学会与他人相处和合作。我是一个能干的人,但只我一个人什么都做不了。”“生活教给了我很多东西,让我不断地成长与提高。本来,这些人生经历我只留给我的女儿,但是,我告诉了你们,只因为你们也是我至亲至爱的人。”

这学期开学,李萍与今年高一班的一个学生进行“晚间谈话”时,孩子的家长在侧。静静听完李萍与孩子的对话,那个40岁的家长忍不住说话了:“李老师,如果在我的高中时代,也有一个像你这样的老师指点我、引导我,我的人生肯定不像现在。”

因为她的穿着、她的爱恨,她与学生相处的方式,李萍一度成为“有争议”的老师。但是,伴随这些争议共生的,是认可与成全。成都七中这所天府名校,保存了她的个性,认同了她的真实,开发了她的价值。

成都七中校长王志坚曾说:“李萍是一个有争议的教师,但她也是一个好老师。最关键的是,学生喜欢她。”在李萍工作的第10个年头,由于她良好的业绩,学校力荐,她被破格评为中学高级教师。

2004年的高考,成都七中高2004级1班的学生有一个共同的、终身难忘的经历。当他们怀着各种各样的复杂心情来到考场时,在拥挤的人群中,赫然发现了条横幅:“咱们一班有力量。”那一刻,这个1班所有的学生都内心一阵狂喜,从四面八方汇集到横幅下。

每一个学生到来,李萍就从横幅上取下一条黄手绢,亲自交到他手中,然后,一一拥抱或是握手,一切尽在不言中。考试结束,学生们再次回到横幅下,向李萍告别。整整3天,就是这样的相拥相握,没有更多的言语。

漫长的两天过去了。学生们拿着黄手绢,告别亲爱的老师:“考场上,看着它,我的心就静了。”“拿它擦汗的时候,我发现了一个错,立刻改了,好玄……” 这60条黄手绢,是李萍在高考前一晚买的。

那晚,给60个学生一一打完电话,她听出一些学生还是显得紧张。“我还能为他们做什么?我希望他们明白,高考只是人生一个阶段性的目标,更长的人生路还在前面,希望他们能放下包袱,轻装上阵。”想到这些,李萍坐不住了。

她冲到一个超市,已近夜10点,店家正要关门,她恳请说:“我是一个高三班的班主任,我的学生们明天就要参加高考了。我想送他们一件礼物。”店家被打动了,让她进去挑选。走过手绢柜台,她头脑里灵光一闪:幸福的黄手帕,预示着希望与幸福的黄手帕……于是,就有了这个故事;于是,很多人共同见证了这场高考场外的师生真爱。

在李萍温暖而舒适的家中与她面对面时,已经可以感受到一些初春的暖意了。

还有几天就开学了,李萍的书桌上摊着家长会上要讲的注意事项。她的家长会一般一个半小时,分做人篇和求学篇,分5段向家长讲述。“我告诉我的每一届学生,学业再好,也可能有人超越,但做人我们却可以做到最好。”几次家长会后,家长们也大多了解了。他们在与李萍探讨孩子学业的同时,总不忘记在一起讨论“做人”。

一个单身的女人,带着一个幼小的孩子,很多人也猜测李萍生活的艰难。“我的生活是我自己的,毋须向别人交待。我知道自己是一个非常优秀的教师,我知道自己被学生深深热爱;同时,我也是一个优秀的女人,一个有魅力的女人。我会尽情地生活,不放弃,不悲观,不绝望。我要让我的学生永远拥有一个快乐、自信的好老师,让我的女儿有一个不遗憾、不难过的美丽童年。”

孤独也会不期而至。一个人,关上灯,坐在黑暗里。“未必就是悲观与消沉,能够享受孤独的人,也许是真正有力量的人。”有时候,孤独比拥抱实在。

独特的李萍曾经一度想开个酒吧,“学校可能不会同意。”做酒吧,也是一种生活。

每个教师,都是平常人,会有私人的情绪,会有自己悲喜交集的时刻。有时,是激励别人,有时则要安抚自己。“在这样的时代,每个人都是多元的。我是教师,我也是一个单身的女人,我的热爱与悲伤,我的白天与黑夜,有重重的路,有渐渐的光。”

生活总是在不断出现转折的。现在,李萍又有了个要好的男友,“爱情对我很重要,就如工作对我很重要一样。”

李萍不完美,与过去的宣传口径相比,她甚至不够分量。但是,她够真实,够生动。

她是一个真实生活的人。她那么爱自己,每天出门前会细细地打扮,外出旅游总会捧回一大摞的照片;她那么爱生活,把小家布置的梦幻般舒适,还有闲情逸致做美容、瑜珈,跳自由的现代舞蹈。

她那么爱工作,工作前3年,她晚上从来没有看过电视,她的工作日程从周一到周日,每天都是满满的。随身携带的小本子上,是她想到的各种各样可以帮助学生解决的问题和教学上的疑难。

她那么爱学生,不仅仅是希望他们争气考出好成绩,更重要的是,她是他们成长岁月中无时不在的陪伴。她的寒假小本子上,几乎每天都有约会安排,有在教班的学生,更多的,还是那些毕业回来看望她的孩子们……

她是一个不牺牲自己、但成全了无数孩子的好老师。

“每个梦里都有她的梦。”但是,她也有自己的梦。作为一个现代教师,李萍和很多教师一样,要承受这个时代教育工作中不得不面对的压力与责任。尽管她长袖善舞,但也怕时代的挤压。所以,在成全孩子们的同时,她一直没有放弃自己的存在。她要美丽、她要高质量的生活,她要浪漫长久的爱情,她要做一个遵循内心的自由的人。

她在奉献,但她不做泪干而灭的蜡烛,也不做丝尽即死的春蚕;她也想耀眼,但她不追求“最光辉”;她不仅仅浇灌别人,她也要做花朵,也要体会成长,也渴望阳光雨露;她没有含辛茹苦,但她痴心不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