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镛和刘正成 刘正成先生的丑书根由和“理论”

2017-06-03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内容摘要:刘正成先生的丑书根由和"理论"广西师范大学蓝阳曾经担任<中国书法>杂志主编,现为国际书法家协会主席的刘正成先生,不仅被大家认为是丑书家,而且他自己的言行也表明,他承认自己就是丑书家.真令人遗憾.为了探寻刘先生走...刘正成先生的丑书根由和"理论"广西师范大学 蓝  阳曾经担任<中国书法>杂志主编,现为国际书法家协会主席的刘正成先生,不仅被大家认为是丑书家,而且他自己的言行也表明,他承认自己就是丑书家.真令人遗憾.为了探寻刘先生走上丑

内容摘要:刘正成先生的丑书根由和“理论”广西师范大学蓝阳曾经担任《中国书法》杂志主编,现为国际书法家协会主席的刘正成先生,不仅被大家认为是丑书家,而且他自己的言行也表明,他承认自己就是丑书家。真令人遗憾。

为了探寻刘先生走...刘正成先生的丑书根由和“理论”广西师范大学 蓝  阳曾经担任《中国书法》杂志主编,现为国际书法家协会主席的刘正成先生,不仅被大家认为是丑书家,而且他自己的言行也表明,他承认自己就是丑书家。

真令人遗憾。为了探寻刘先生走上丑书之路的原因,我在网上多方搜寻,结果获得了一个很重要的发现,那就是他的运笔书写动作,酷似扫街的动作,而且是匆匆忙忙的扫街动作。这样的书写动作,完全无法达到准确性、精细性、丰富性的要求,只能涂写丑陋、拙劣的毛笔字,因此他也就只能选择丑书的道路。

下面,我打算分析说明他在方法和观点方面的谬误。一、书法家应当具备怎样的运笔基本功?所有真正的书法家,不管属于什么风格,也不管采用何种字体,都必须具备共同的运笔基本功。

这种基本功就是,要掌握准确、精细、丰富的运笔动作,能把自己在书法创作之前预先构思的,符合美学要求的点画形状、字形结构、全篇布局等等,准确地表达于纸上。

只有如此,才能谈得上进一步选择书体,以及追求个人风格,表达思想感情等等。假如不具备这个能力,再谈什么都是空话、废话,只能乱涂乱抹而已,谈不上书法创作。而要使自己的运笔动作具有必要的准确性、精细性和丰富性,又必须掌握一系列的正确方法才能办到。

我们先说准确性。书家驾驭毛笔的运行,就像驾驭车、船一样。想要车、船向前运行,就要给它们施加动力;而想要让它们准确地按照预定的路线运行,就必须首先准确控制它们的运行速度;而要控制它们的运行速度,又必须通过制动装置,按需要给它们施加适当的阻力。

简单地说就是,想要准确驾驭车、船的运行,就必须采用动力和阻力相配合的方法。假如只有动力没有阻力,车船的运行就会像无头的苍蝇一样乱冲乱撞。

同样道理,驾驭毛笔的运行,也应当有动力、阻力的配合。说得具体一些就是,当我们用手指的力量运笔时,就让各手指从不同方向施力于笔杆,使得毛笔向不同方向运行时,各个手指就互为动力、阻力,使之协调地互相配合,从而使得毛笔的运行沉稳、准确。

而当我们要做大的“行笔”动作时,就必须用双下肢和左上肢做动力、阻力的配合,推动全身平稳、准确地向各个方向移动,就可以高质量地完成行笔动作。再说精细性和丰富性。

想要运笔的动作达到高度的精细性和丰富性,就必须充分发挥手指、手腕的运笔功能。人的手是世界上功能最优异的运动器官,是因为这里密集地分布着十多个关节,因而手指、手腕关节活动的合理配合,就能组成丰富多彩的实用动作,可以满足人类各种各样操作的需要。

而书法创作,正是十分需要手指、手腕的这种精细、丰富的动作去完成。因此,书家必须采用正确的执笔方法,保证在执笔之后,仍然保持手腕和手指必要的关节活动,以便由这些关节活动组合成精细、丰富的运笔动作,从而能够高质量地完成绝大部分的运笔书写工作。

在这里我们还要特别指出,高质量的运笔动作必须沉、稳、缓、准,切忌轻、飘、浮、滑。只有如此,才有可能写出满意的书法作品。

这就像杂技团的自行车表演,演员不仅要能够驾车慢行,而且还能停下来做各种表演动作。假如只能匆匆忙忙赶路,稍慢一些就会乱摇乱晃,甚至摔倒下来,这还能算什么车技?同样道理,运笔只有做到沉、稳、缓,才能从容地按正确的笔法、结字法、章法运笔,从而准确地按书家的艺术构思创作,使得作品称心如意。

二、刘先生为何只能涂写丑书?根据以上论述,我们很容易看出刘先生的运笔功力,距离书法家的要求很远很远。他的那种既简单,又轻飘的匆忙书写动作,根本无法把自己的构思,准确、充分地表达于纸上,只能信笔涂写,涂到哪里算哪里。

这哪有可能创作出真正的书法艺术品?那么,刘先生为什么只能采用匆忙扫街式的运笔动作呢?其原因就在于,他的执笔方法、书写姿势和运笔发力方法全是错误的。

其中弊病特别严重的是他的执笔法。具体地说,刘先生采用的是所谓“竖掌”执笔法。这种执笔法在我国一定的历史时期很流行,其形成的原因是,人们将小臂紧贴在桌面写小字造成的习惯定型。

其根本特点是,在执笔的时候,手掌首先要由桌面“竖”起来,也就是让整个手绕着腕关节向手背方向转动约 45 度,然后才能执笔,而且在写字的过程中,始终保持这种状态。

用解剖学的术语来说就是,让整个手始终保持“伸”的状态。这时候,腕关节原有的伸、屈、内收、外展和环转的活动完全没有了。而且这样执笔,又使得各个手指的指尖离掌心很近,于是各手指的关节活动也几乎没有了。

这样一来,就产生了极其严重的恶果:使得人的手指手腕优异的运笔功能几乎完全丧失了,以致大量的运笔任务,如起笔、收笔、转折、提按等精细动作,再也无法完成了,至少是极难完成了。于是,写下的点画当然完全无法达到质量的要求。

刘先生既然不会、也无法用手指手腕的配合来运笔,那怎么办呢?这时还剩下两个办法。一个办法是前面提到过的用双下肢和左上肢的配合,推动身体向四方八面移动,可以高质量完成大字的“行笔”动作,但无法做好精细的小动作。

显然,刘先生连这个动作也不会做。于是,他就只有最后一个办法了,即用右肩关节的伸、屈、外展、内收和肘关节伸、屈、内旋、外旋来运笔。由于这样的运笔动作只有两个关节参与工作,而且这两个关节都处在同一个手臂上,无法做动力、阻力配合,因此,这个运笔动作就只能是一个直上直下、直来直往的简单动作,并且动作轻、飘、浮、滑,匆匆忙忙,酷似扫街的动作。

这样的书写动作,当然完全无法按照艺术构思去创作,也无法讲究笔法、结字法和章法等等,只能信笔涂鸦,写出的东西当然只能是丑书。

三、刘先生的丑书“理论”刘先生因为只会涂写丑书,他就企图为丑书的生存,寻找“理论根据”。据我的发现,刘先生的丑书“理论”有以下几条:1、认为书法创作不能也不需要进行构思本来,书法创作是艺术创作,当然在下笔之前,就必须对作品里的点画形状、字的结构、全篇的布局等等进行艺术构思,然后再用准确、精细、丰富的运笔动作,将构思充分表达于纸上。

早在一千多年以前,大书法家王羲之就指出,书法创作必须“意在笔先”。这个“意”,就是书法创作的艺术构思。然而,刘先生在优酷网的一个视频节目里却说,如果下笔之前首先进行构思,就无法写好作品,而且构思越周密,写出的作品“就越糟糕”。

其实 ,“糟糕”的根源并不在于构思,而是在于刘先生的运笔功夫,达不到准确性、精细性、丰富性的起码要求,所以他写出的作品,与构思的作品就会相差很远,而且构思越细致、越精美,写出来的作品就越显得粗劣、丑陋。

可是,刘先生却把“糟糕”原因归咎于构思,所以就认为只有不经意的“偶然一书”和信笔涂写,才能写出比较好的作品。然而这样的做法,就必然要取消书法的一切笔法、结字法、章法等等法则,使得书法艺术变成了“乱涂乱写艺术”。

其结果当然只会更加“糟糕”。2、认为书法作品的美,只能“自然流露”出来刘先生在视频节目里还说,书法作品的美是“潜意识”的美、“非理性”的美,这种美只能从作品里“自然流露”出来。

也就是说,书家完全无法主动地通过作品的点画、结构、和布局使得作品产生美感,而是只能任意涂刷,然后听天由命,让美“自然流露”出来。可是按照刘先生的主张和方法写出的作品,只能是无章无法、信笔涂鸦的毛笔字。

这样的作品,只会“露”丑,哪会“流”美?期待这种作品“自然流露”出美感来,无异于等待太阳从西边升起。当这样的“书法”家,不是太可怜吗?3、宣扬“书无意于佳乃佳”这是什么意思呢?就是说,书家在创作时,不仅不能有意地通过符合美学要求的点画、结构、布局使得作品产生美感,而且产生美感的愿望和念头都不能有;也就是说,书家如果有意让作品称心如意,它就不会称心如意,而无意让它称心如意,它反而会称心如意。

这就叫“书无意于佳乃佳”。真是“高见”!难怪中国有这样的成语:“画虎不成反类犬”,意思是说,愚笨的画家为了使得作品称心如意,就有意照着老虎的模样去画老虎,结果作品不但不像老虎,反而像狗的模样。

那该怎么画呢?按照刘先生的主张,那就要这样画:眼睛不要看着真的老虎和老虎照片,脑海里也不要想着老虎的模样,完全信笔乱画,使得作品“无意于像老虎而像老虎”。哦哟,这“无意于佳乃佳”的办法,一定是天下最为简便易行,连傻瓜也能实施的“妙招”!

4、鼓吹以丑为美,丑到极点就是美到极点原来,清代刘熙载说过这样的话:“怪石(即奇石)以丑为美,丑到极处便是美到极处”。这个话本来就是违背客观事实的谬论。因为刘熙载的这个说法,实际上就等于说奇石以丑为贵,丑到极点,就珍贵到极点。

然而客观的事实却是,奇石以奇为贵,稀奇的程度越高就越珍贵。例如,被命名为“东坡肉”、“岁月”、“中华神鹰”和“小鸡出壳”四大奇石,肯定是中国当今最为珍贵的奇石。

而它们之所以珍贵,全都是因为稀奇的程度极高所致,并没有一块是因丑而贵。可见刘熙载的话已是十足的谬论;而刘先生又生搬这个谬论来证明王镛的丑书“美到了极点”,这显然就变成了“双料”谬论。

5、宣扬丑书的“视觉冲击力”刘先生和其他丑书家一样,鼓吹拙劣的毛笔字具有“视觉的冲击力”,“能够震撼人的心灵”。然而,这种“冲击”和“震撼”究竟给人们带来什么益处,丑书家们个个都闭口不说,他们当然也不好再说下去。

因为世界上凡是丑的、恶的和坏的东西,给大家带来的“视觉冲击”和“心灵震撼”,绝不会是什么好事。这种“冲击”和“震撼”,只能让大家感到厌恶、恶心、悲伤、恐怖,甚至愤怒。而且,丑书对大家的“视觉冲击”,还会使得大家对丑书家产生鄙视、蔑视的心情。

可见,丑书家们鼓吹这种“冲击”和“震撼”,就像是拿自己身上的疮疤来炫耀,拿自己的瘸腿来吹嘘。真是可怜、可笑。在这里,该给本文写个简短的结语了:刘正成先生由于采用的是错误的基本技法,所以只能写出丑陋、拙劣的毛笔字;但他舍不得丢掉这种丑书,所以就多方为丑书的生存寻找“理论根据”;然而能找到的“理论”,却又不免荒唐和可笑。

2012-11-25 完成初稿2013-01-24 定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