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视点]彭加木失踪之谜能否破解

2017-08-22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14日凌晨,被怀疑为我国著名科学家彭加木遗体的干尸,已经移交敦煌市博物馆保存.中国科学院基因专家和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专家近日将赶赴敦煌,同中科院寒旱所有关专家共同组成鉴定小组,对干尸进行取样分析,从而确定干尸是否为彭加木遗体.当年民间流传的九种说法一:彭加木被外星人接走;二:彭加木逃往美国;三:彭加木被直升飞机接到原苏联;四:被与彭加木有分歧的同行科考人员杀害;五:迷失方向找不到宿营地;六:不幸陷入沼泽被吞没;七:被突然坍塌的雅丹(即陡壁的小丘)砸住;八:被狼群吃掉;九:在芦苇包中躲避

14日凌晨,被怀疑为我国著名科学家彭加木遗体的干尸,已经移交敦煌市博物馆保存。中国科学院基因专家和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专家近日将赶赴敦煌,同中科院寒旱所有关专家共同组成鉴定小组,对干尸进行取样分析,从而确定干尸是否为彭加木遗体。

当年民间流传的九种说法

一:彭加木被外星人接走;

二:彭加木逃往美国;

三:彭加木被直升飞机接到原苏联;

四:被与彭加木有分歧的同行科考人员杀害;

五:迷失方向找不到宿营地;

六:不幸陷入沼泽被吞没;

七:被突然坍塌的雅丹(即陡壁的小丘)砸住;

八:被狼群吃掉;

九:在芦苇包中躲避炎热晕倒,风沙掩埋。

队友判断:彭加木被流沙埋没了

据当年彭加木的队友和众多知情人判断,彭加木可能是在找水的过程中,因癌症复发体力不支昏倒,最后被大风卷起的流沙所埋没。

他们说,彭加木失踪那天气温高达近60摄氏度,55岁且身患两种癌症的他长期劳累身体透支,饥热难耐,极有可能倒在芦苇包中再未起来。第二天又刮起了10级狂风,遮天蔽日的黄沙很快就会把人掩埋。随着时间推移,流沙不断移动,他的遗体就有可能在某个不确定的时间“浮出沙面”。

14日,中科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研究员董治宝向记者透露,14日凌晨,被怀疑为我国著名科学家彭加木遗体的干尸,已经移交敦煌市博物馆保存。

董治宝介绍,13日早晨,他和中科院寒旱所另一名研究员及几名研究生,进入库姆塔格沙漠进行科学考察,将干尸妥善移出。

目前,中科院寒旱所已经就干尸的相关问题同敦煌市博物馆达成备忘录。

董治宝介绍,中科院基因专家和中科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专家近日将赶赴敦煌,同中科院寒旱所有关专家共同组成鉴定小组,对干尸进行取样分析。

董治宝说,去年科考队曾从干尸上取样,送有关科研机构进行DNA分析,但在取样过程中由于缺乏专业知识,且后期保存不善,导致DNA鉴定失败。

此外,13日,一支“寻找彭加木科考环保探险队”已先期前往库木库都克,探险队中有中科院新疆分院副院长付春利。这支探险队携有金属探测器,抵达后将用探测器在干尸所在位置的附近仔细搜索,寻找彭加木当年随身携带的相机、水壶等物件,亦可为调查干尸身份提供佐证。

干尸发现处离水源仅3公里

中科院寒旱所办公室王主任告诉记者,目前尚不能最后确认这具干尸就是彭加木,整整26年过去,罗布泊风化掉了干尸携带的所有物品,而且当地有多具干尸,一时无法确定到底哪具是彭加木的遗体。

如果确定了这具干尸就是彭加木,那么人们不免将为之扼腕,“真的很可惜,从地图上看,彭加木行走了20多公里,而他为之付出生命寻找的水源,只有不到3公里就到了,只差一步之遥。”王主任告诉记者。

不能肯定干尸是彭加木遗体

彭加木生前科研伙伴、中科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研究员夏训诚称,罗布泊东缘发现的干尸,目前尚无任何证据表明是彭加木遗体。他认为罗布泊发现的干尸是彭加木遗体的可能性并不大。

夏训诚说,去年冬季在库姆塔格沙漠中,中科院寒旱所研究员董治宝发现了这具干尸。发现点距彭加木当年失踪处库木库都克约50公里。干尸身高约160厘米,仅剩骨架,当时不能判断性别,周边未发现衣物等标志性物品。从周围情况看,干尸可能曾被人动过。

根据发现的干尸情况分析,夏训诚不能肯定外界关于此干尸为彭加木遗体的推测。但他表示,尸体毕竟是在彭加木走失的50公里范围内,所以尚抱着一线希望。

董治宝也认为,确定干尸为彭加木遗体,目前还缺乏可靠科学依据。

1980年6月16日,彭加木率领的罗布泊科考队来到库木库都克以西8公里处。此时,车上所带的汽油和水都几乎耗尽,按计划,还有400公里路程。他们决定向当地驻军发电求援。彭加木亲自起草了电报稿:“我们缺水和油,请求紧急支援油、水各500公斤。”用直升机运水的费用比油还贵,彭加木还是希望能就地解决水的问题。根据地名所示和他的判断,这地方应该是有水的。

17日上午9时,部队回电同意援助物资,并要求提供营地坐标。下午1时,司机王万轩到车里取衣服时,在一本地图册里发现一张纸条,看后不由大吃一惊:“我往东去找水井。彭。6月17日10时30分。”此后,彭加木再也没有回来了。

从1980年6月18日起,新疆军区陆续派出数十架次的飞机,以50至100米的高度超低空飞行,围绕库木库都克中心,在东西长140公里、南北宽60公里的地带反复搜索。

6月20日,一支由28人组成的军民联合搜寻小分队由西向东前往库木库都克方向寻找。与此同时,由敦煌派出的地面部队,由东向西朝着库木库都克方向搜寻。

6月底7月初,搜寻进入高潮,地面上的人群和天上的飞机密切配合,几乎将出事点方圆数百里都搜了个遍。为配合这次联合大搜寻,有关部门还从上海、南京和济南借用了6条嗅觉极为灵敏的军犬……可是,仍没有找到彭加木。

1980年11月初,中科院新疆分院、新疆军区独立5团第四次组队进入罗布泊,仍旧一无所获。

1980年9月20日,一个自称“周光磊”的“中国留美学者”,从美国西弗吉尼亚州惠林市写信给中科院副院长、北京大学校长周培源。“周光磊”在信中自称是彭加木30年前的老朋友,1980年9月14日晚,他在华盛顿一家饭馆里用餐,突见“彭加木随同两个美国人步入饭馆”,当即趋前问候,未料“彭兄竟当面不认,随即与两个美国人匆匆离去”。

一时间,有关“彭加木外逃”的谣言四起。

11月6日,中国驻美大使馆官员对新华社驻华盛顿记者发表谈话,断然驳斥离奇谣言,称中国大使馆不知道有“周光磊”其人。

对于“彭加木外逃”的无稽谣言,彭加木的同事们都哑然失笑:“没有到过罗布泊戈壁滩的人,可能信以为真;到过寻找现场的同志,谁也不会相信那种鬼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