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玉东院士 记中国工程院院士顾玉东和他的院士工作站

2017-07-15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顾玉东,中国工程院院士,上海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手外科主任.40多年前,他首创膈神经移位术,至今仍为国际公认最常用.疗效最佳的移位方法之一.半个多世纪以来,他率中国手外科团队创下一个个"世界第一"纪录,让中国手外科医疗水平长年保持国际领先地位.三年前,顾玉东院士工作站在镇海第二医院成立,这是全市首家县市级医院院士工作站,也是全省首家民营医院院士工作站.我要在镇海办工作站"手外科要接地气,我们不能只坐在高楼大厦里,不能光跑研究所.大学,要到最基层的一个职工医院,一家民营医院.&

顾玉东,中国工程院院士,上海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手外科主任。

40多年前,他首创膈神经移位术,至今仍为国际公认最常用、疗效最佳的移位方法之一。半个多世纪以来,他率中国手外科团队创下一个个“世界第一”纪录,让中国手外科医疗水平长年保持国际领先地位。

三年前,顾玉东院士工作站在镇海第二医院成立,这是全市首家县市级医院院士工作站,也是全省首家民营医院院士工作站。

我要在镇海办工作站

“手外科要接地气,我们不能只坐在高楼大厦里,不能光跑研究所、大学,要到最基层的一个职工医院,一家民营医院。”顾玉东说。

顾玉东要在镇海办工作站。为什么?

“因为我要把最好的手外科领域的成果施用于基层群众。”

协助镇海手外科医疗发展,顾玉东倾注了大量心血。每年,他都会来到镇海第二医院,和手足外科医生一起查房、看诊。每当顾玉东查房,和他一起的医生几乎都“如履薄冰”,“因为顾老最不能容忍的就是病历写得不细致”。

顾玉东有个规矩:要求医生在病人的床边,一字一句地读病历。如果医生对病人的情况稍有不了解,他一定会不高兴。在镇海第二医院的医生看来,这就是真实的顾老,可爱而又“可怕”。

三年来,该工作站获得卫生部手功能重建重点实验室、上海市周围神经显微外科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周围神经卡压疾病诊断与治疗标准化临床研究》立项1项,镇海区科研项目立项3项,正在实施中2项;在国家一级医学杂志上发表科研论文5篇。

“我相信镇海二院不仅能为浙江培养人才,更能成为全国的手外科人才培养基地。”顾玉东正给镇海手外科带来新的希望。

无私回报病人是医生天职

无影灯下,一双骨节分明的手小心翼翼地划开肌肤。显微镜旁,手腕轻挥,人类身上最灵活的部位——手部的肌腱、神经一点点地呈现出来。这双被誉为中国手外科的“神奇之手”,将无数人的手臂从瘫痪边缘拉回,重新创造生活的奇迹。

在和手部伤患过了50多年招后,耄耋之年的顾玉东已不常上手术台。对很多人来说,他就是一个传奇。在华山医院,慕名而来的病人,如追星一般,冲进他的办公室,就为了握一下传说中的“神奇之手”。

1986年,顾玉东震惊国际手外科界——他首创的“颈7神经根移位术”获得成功。“你怎么想到这个的?怎么敢做这样的手术?”同行反复问。

“26年,1000多例臂丛神经手术积累的经验。”

三年后,洛桑国际臂丛学术大会,顾玉东的“颈7神经根移位”学术报告让那场大会成为他个人的舞台。国际著名臂丛权威、时任世界臂丛国际会议主席的纳拉克斯后来在一本“臂丛专辑”的最后一段写道:我们西方不敢想象的颈7神经手术首先由东方医生完成了!

令人目眩的成就缘于顾玉东对于手的感情。对他而言,手近乎是一种信仰。“劳动人民的双手最珍贵,因为是劳动创造了人类。”

顾玉东惊叹于手的魅力,“人类利用智慧,利用双手,创造了世界上所有的文明和科学的进步”。

“劳动者丧失了手的功能,是很痛苦的事。”顾玉东竭尽所能地帮助每一个前来就诊的病人。

50年多来,他为每位患者建立了一张医疗卡片,把治疗过程中那些值得深究的细节记录在上面。那些震惊世界的创新成果,多是在这些卡片里找到最初的灵感火花。

他固执地和每一位下属强调自己的原则,“医生的成长是无数病人用痛苦、鲜血乃至生命所作的奉献。所以,用热情、责任、进取和无私回报病人,是医生的天职和受人尊敬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