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凡法官 如何评价中国最高人民法院的何帆法官?

2018-04-11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而在一线办案法官中,我听得最多的对何帆的评价就是:不务正业.一线民工们想不通.凭啥法官不以判决书为安身立命之本?要说何帆没写过判决真是冤枉他了.他曾经挂职并审理过死刑案件.在一次采访中,他说到自己为什么很少提这件事:"判决之外,法官无言."很显然,美国那些著作等身.四处讲课的法官不同意这句话.:)其实我们都混淆了一件事,一位法官取得受人赞赏的声誉,还真的不是靠判决书.这不是中国的特殊国情,而是法官这个行业的本质.判决书上写些什么呢?事情清楚,法律关系简单的,只要会背法条都能判--你会尊

而在一线办案法官中,我听得最多的对何帆的评价就是:不务正业。

一线民工们想不通。凭啥法官不以判决书为安身立命之本?

要说何帆没写过判决真是冤枉他了。他曾经挂职并审理过死刑案件。在一次采访中,他说到自己为什么很少提这件事:“判决之外,法官无言。”

很显然,美国那些著作等身、四处讲课的法官不同意这句话。:)

其实我们都混淆了一件事,一位法官取得受人赞赏的声誉,还真的不是靠判决书。这不是中国的特殊国情,而是法官这个行业的本质。

判决书上写些什么呢?事情清楚,法律关系简单的,只要会背法条都能判——你会尊重只会背法条的法官吗?事实复杂,又正好处于法律漏洞之中,不管你如何判,都无法真正说服得到不利裁判的一方。

法律不是物理之类科学研究,不是出现引力波就能被证实的理论——我们都不懂啥叫引力波,但我们都不敢质疑。判决书是对过去的不可重现的事实的猜测,对纷繁复杂的世界的概念构建——谁都可以质疑。

我有时候把自己写的判决书拿出来,很明白这些东西根本不能可能受人尊重。有些话我不敢说,怕被断章取义、怕自己水平不够稍有错着就被逮住脱不了手。。。有些话被签发文书的领导删掉了,理由同上。所以判决书论理尽可能的简洁又简单。

唯一能让我写下我真诚的证据分析和法律理解的,就是我的审理报告了。里面描绘了一个凡人试图去还原事实真相时、试图去适用法律时的疑惑和惶恐不安,描绘了多种事实可能性,也描绘了逐步排除,最后不得已而得出结论的过程。

——这是我写给合议庭、二审法官看的。 普珀指责德国的法官在判决书中过分概括,指责德国的法官以为一个结论越是清楚、鲜明,就越是能让人信服。普珀说,真正让人信服的判决书,是那些彻底地考虑过不同于自己观点的判决。

美国最高法院的判决就不遮遮掩掩。他们不是制定法,宪法又那么几句话,法官不去解释宪法,用自己的理解使宪法活过来,实在是不可能的事。就算这样,最近死去的大法官斯卡利亚还是原教旨主义者,拒绝法官对宪法掺入自己的任何解释。

严格限制法官解释法律,实在是人类的普遍要求。

何况,有些一线法官要么几乎不写审理报告,要么审理报告同判决书一模一样的流水线作业,要么像我一样,遮遮掩掩,为避免出问题,判决书中尽量简单。——想靠这些受人赞赏,骗鬼呢。

不过,作为司改办的领导,何帆永远不可能成为优秀的法官,甚至不属于这一类别。一名优秀法官,一定是“目光往返于法律与事实之间“,才有可能。不接触第一手的案件材料,不亲自审理案件,你的目光如何往返于法律与事实之间?

他译的《九人》和《批评官员的尺度》,真的是良心之作。 在司改浪潮中尽可能的为一线办案法官发声,也是有良知的人。 他对社会的贡献,也远大于现在我们这些只写判决的人。

但我想说的是,伟大的法官必然从一线办案人员中产生。

何帆仅仅是符合我国审美的学者型领导,这样的人我们见得多了。而我们这个国家,还从未产生过伟大的法官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