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保余讲义 黄保余老师6月10号讲座内容(欢迎收藏和转发)

2018-02-02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文言文与文学常识,目前在中考中约占22%左右,高考中约占28%左右,文言文的考试呈现由基础性字词的运用翻译,向赏析类分值过渡的特征,也就是说,越到后来,文言文考核的要点不变,仍是围绕"字"的字义和用法展开,文学常识则向古诗文赏析方面有所偏重.一.我们很多同学在文言文学习上走了太多弯路.有人曾逐字死记硬背过,也有人过渡依赖答题技巧和方法,我们甚至背诵文言文来应考------1.很多同学过渡依赖技巧和方法我们上大学学习<古代汉语>时,老师除了讲这个字的字义和用法外,从不讲任何技

文言文与文学常识,目前在中考中约占22%左右,高考中约占28%左右,文言文的考试呈现由基础性字词的运用翻译,向赏析类分值过渡的特征,也就是说,越到后来,文言文考核的要点不变,仍是围绕“字”的字义和用法展开,文学常识则向古诗文赏析方面有所偏重。

一、我们很多同学在文言文学习上走了太多弯路。

有人曾逐字死记硬背过,也有人过渡依赖答题技巧和方法,我们甚至背诵文言文来应考------

1.很多同学过渡依赖技巧和方法

我们上大学学习《古代汉语》时,老师除了讲这个字的字义和用法外,从不讲任何技巧和方法。但当我教学多年后,再回过去来看中学文言文试题,才发现,你可以不用任何技巧和方法,便能解决文言文难题。

文言文学习的最大技巧,就是不迷信技巧和方法,踏踏实实地掌握每个疑难字的字义和用法,如果没有掌握一个字的字义和用法,就算你撑握1000个技巧,也难派上用场;如果你掌握了它的字义和用法,就算你没有用任何技巧,依然可以得到满分。

2.背诵文言文来应考

从文言文应考的角度上来说,背诵文言文经典篇目,对考试来说,影响微乎其微,接近于可以忽略不计。如果你真有空闲时间,为什么不把经典名篇里面的疑难字的字义和用法学明白?学会一个疑难字,胜读十篇文言文。

3.忽视平时课堂学习

文言文在课堂上学习时,如果你只能记住一样东西的话,那样东西不是思想内容、也不是作者姓名,更不是家长里短,而是“字”,记住字义和用法。

文言文课堂上做记笔记时重点记什么?一是疑难字的字义和用法。二是提高识记效率和准确性。

从中考到高考,很多为文言文付出了与实际需要极不相称的精力,浪费了太多的精力;也有的同学觉得文言文博大精深,又枯燥无味,反正是学不到尽头,索性任其发展。

其实文言文学习并没有那般繁杂,孩子们一定要倍加努力。

二、文言文学习的核心不是技巧方法,而是字义和用法

我们可以查看任何一年的中考或高考试卷,在文言文部分,你能发现它会出很多的题型,包括翻译,解释,分析,选择、阅读理解(翻译后的阅读理解题其实与现代文阅读无异),除了与现代文相同的阅读理解题外,你会发现余下的所有的题,到最后归根到底只考一个字——“字”。

1.整个中学文言文要考的,都有哪些字,它们都具有哪些特征?

中学文言文要考的,都是常用疑难字,它们的特征是,要么一字多义,要么一字多用法。但是在考试的时候真正成为疑难字的,并不多,首先他得字义较丰富,其次要较为常见,常见的形式是被各种在各类经典古文中易出现的字。

2、这些会考到的字,到底有多少

按简版最常考的来说,只有140个左右,宽泛些来说,只有170个。

我们又如何确定这些疑难字,确定是中学必考的?

我以疑难字一字多义或一字多用法的标准,从整个古代汉语常用字表里,进行逐字审读和筛选,大范围的筛选锁定了疑难字有500个左右。

然后我又和我的教研团队,用六年的时间,去审读中国古代经典文学、史集、经集和子集类经典篇目,对这些疑难字进行增删,再对他们的出现频率进行排列,去除掉了近200个出现频率极低的常用疑难字,留出了300余个备选字。

确定好这300字后,我们再拿近五年的中考、高考文言文考试篇目和题型进行验证.对这些字进行频率排序,得出170个字左右的字表,然后通过分析历年各地中考、高考文言文,发现并没有偏离这些字。

这170个字中,真正常考到的,只有140个左右,他们占了各地中考、高考文言文考核点的90%以上。

到今天为止,我们历经六年,历经五次升级,最后得到了《中学必考文言文140字》这一内部文言文辅导资料。

这也就意味着,孩子如果在中学阶段,孩子最基本应该掌握的,是这些疑难字,掌握了它们,可以较好地应对文言文考试,但如果要学得更加扎实稳妥,自然是韩信将兵,多多益善,注意平时积累,扩大疑难字的识别范围。

假设让你翻译这句话“沛公军在霸上,相去四十里”(鸿门宴)这句话中,真正相对难一些的,是那个“去“字。因此,一句话能否翻译正确,取决于学生对里面某个疑难字字义的是否能够翻译正确。

这个环节上,就产生了很多翻译方法和技巧,我们承认些技巧和方法有一定的作用,但就是英语翻译一样,你掌握一些技巧方法肯定有用,但能否正确翻译,真正起决定作用的,是你是否掌握了这个单词的字义。

同样,“去“字,它有五个主要意思,分别为1、离开;2、过去的;3、距、距离;4、除去、除掉;5、前往、到……去,五个意思。

就算一个学生再笨,只要他掌握了这五个字义,有疑问时挨个带入到句中,也能根据上下文意判断出,这儿的“去“,是”距、距离“的意思。

相反,一个同学不管他多聪明,掌握了多少技巧,如果他不知道“去“还有”距、相距“这一字义,他便会带入自己已知的字义来进行翻译,导致错误百出。

在文言文考核字义上,能变化出各种题型,但核心都是在检测你对古文言中疑难字字义的掌握是否全面。

所以说初中的语文学习,课堂老师会给你讲十种技巧和方法,但是我自始至终认为文言文学习真的没有技巧,全靠扎实地去掌握字义和它的用法,做好每堂课的笔记,牢记每个字所包含的不同字义。

其实古文言中“字”的用法,仍是建立在对字义掌握的基础上的。

字义的用法是指这个字它在不同的环境中会采用不同字义,比如“书”字,它当名词用时,是书或书信的意思,当动词用时,用的是“书写”或“写信”之意。

字的具体用法,表面上有些让人犯难,但是如果你掌握了“书”字所有的字义,就算你用笨的办法依次带入到句中来检验,依次查看,照样能得到正确答案。

有好多孩子在学习技巧的时候说,我学习文言文有代入法,有引入法,有原词翻译法,还有直译法,平译法,但如果你不懂得他的字义,所有的一切都白搭,但如果你掌握了字义和用法,所有的方法和技巧都只是起到了井上添花的点缀作用。

因此,归根结底,文言文的学习,都在于一个“字”上。那我们该怎样去解决文言文字的掌握问题?

孩子平时可以在两方面加强文言文,一是做好课堂笔记,重点记好字义和用法;二,平时多牢记疑难字的字义和用法;三、提高识记效率和准确性。

如果孩子课堂上足够认真扎实,老师的讲解到位的话,学好文言文的基础已经具备了,

我们为了方便孩子消化,在《中学语文知识地图第一册》每一讲的后面后会附六个字,那六个字是我们专门编写的,要求孩子们每周课后记忆。

在这其间,孩子是通过自学来掌握字义的,如果掌握的过程中有疑难或是兴趣不高,可以在寒假或暑假的时候参加短期班学习。

有次一名家长问,为什么我们不在平时的课堂上把那些文言文的字讲一讲呢?

是的,可以讲,但这些内容,应以识记为主,孩子下课以后他可以掌握。

我们的主张是,凡是孩子能独立自主完成的内容,不要占据他宝贵的培训班时间,正常来说,一小时能将五、六个疑难字的字义讲透了就不错了。一学期下来,孩子只掌握了不到90个字,能否学好,还要看他平时的记忆。所以,不要寄希望于在培训班解决文言文的所有问题,重点靠平时、靠识记。

我们所开的文言文与文学常识的短期班,仅是提供给孩子们更好的方法、更详尽的资料、更生动有趣的讲解,但这不能替代孩子平时的认真学习和努力识记。

后来,有更多家长想集中地得到这些资料,供孩子学习,我们便将这些内部资料整理成册,由化学工业出版社进行出版,图书的名字叫《中学必考文言文140字》。

这本书从决定出版,到最后出版,历经近两年时间,有很多心力,是外人看不到,却需要我们扎实去做的。

首先是精选例文,融字于文,让书兼具文学性和实用性, 在书中,我们不是将140个疑难字硬生生地排列出来,让学生死记硬背,而是在历经六年五次升级后,将疑难字全都巧妙地融入到文质优美的经典古文中去。从而使得学生学习时遇到的不再是像字典一样冷冰冰的字符,而是文质优美,思想性与文学性皆可圈可点的经典篇目,增加了学习的趣味性,激发孩子对文言文的喜爱。

其次是每个字的讲解都力求详尽,每个字义都配了例句,每个例句都配了相应的现代文翻译,我们的教研团队多年来花费大量精力,为每个字的每一层句义都配了例句,同时对每个例句都配了严谨准确的翻译。

为了让训练更加扎实,我们给每个字都配了大量的经典题型,进行训练,使学生所学的内容都有实际检测,用来巩固和强化,而我们选的文章,也几乎将所有的易考和必考篇目都选了进来,力求哪怕是中考、高考时考到课外的篇目,孩子也都早已见到过相应的考点,能够从容应对,同样,每道题的后面,我都都备注了文句的出处,方便有精力的孩子查询原文。

最后,我们精心选配近五年文言文易考篇目和题型,作为总结训练,我们的教研老师将近五年易考的文言文篇目进行了精选,将相关的题型进行了汇总,作为典型题型供同学们学习掌握,同学们在答题时应当细心仔细,因为它们很可能就会是你下次在考场见到的考题。

那本书在学习时,家长或老师,可以鼓励学生每周学习一篇文章,每章后面都附了6——8个字,可供本周学习,可以先学习例句,然后再试着做题,最后再核对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