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次恒笛子 "中国笛子第一人"王次恒 拿起笛子放下纷扰(图)

2018-01-25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中央民族乐团50周年庆典演出,王次恒一曲独奏掌声四起."中国笛子第一人",这个评价对于王次恒本人不过一缕云烟而已.2010年11月15日在国家大剧院举办的王次恒独奏音乐会余音还袅袅,演奏家本人却已拿起笛子,放下纷扰,任花花草草自生自灭.登台一曲,悠扬爽朗,其情沁人心脾,其势如幕天席地,这一超卓的艺术品格,使王次恒在国内国际音乐比赛中屡次获奖,也在卡内基音乐厅.肯尼迪艺术中心.联合国会议大厅.林肯中心剧场.维也纳金色大厅.希洛德古剧场.玛林斯基剧院.阿姆斯特丹音乐厅.札幌音乐厅等等世界著

中央民族乐团50周年庆典演出,王次恒一曲独奏掌声四起。

“中国笛子第一人”,这个评价对于王次恒本人不过一缕云烟而已。

2010年11月15日在国家大剧院举办的王次恒独奏音乐会余音还袅袅,演奏家本人却已拿起笛子,放下纷扰,任花花草草自生自灭。

登台一曲,悠扬爽朗,其情沁人心脾,其势如幕天席地,这一超卓的艺术品格,使王次恒在国内国际音乐比赛中屡次获奖,也在卡内基音乐厅、肯尼迪艺术中心、联合国会议大厅、林肯中心剧场、维也纳金色大厅、希洛德古剧场、玛林斯基剧院、阿姆斯特丹音乐厅、札幌音乐厅等等世界著名音乐舞台上留下磅礴柔美的音韵。

“雪山为伴,蓝天为家;迎风起舞,披红放歌”,早在1990年,作曲家刘文金为王次恒独奏音乐会创作的这首《鹰之恋》,被誉为王次恒人生的象征。大自然的严酷成就了雄鹰的身姿——坚忍、广博、傲然,出生书香门第的王次恒,因出身从小遭遇种种不公待遇,也锻造了坚韧不拔的性格。

直到考上中央音乐学院,得到蓝玉崧先生的青睐,王次恒才感受到什么是“福音”。“蓝先生对我影响和帮助最大,尤其是为人。蓝先生耿直,帅气,心无杂念,包括与人交往,没有一丝遮挡。

很多人向他学二胡,可是那种心胸和大器,没有学到手。”师生二人性味相投,切磋砥砺,建立了深厚的友谊。可惜这位才华出众的美学大师60出头就早早乘鹤西去,没有机会欣赏王次恒后来的演奏了。不过,蓝先生忠于艺术卓尔不群的行事风格,却在王次恒的艺术人生里绵延下来。

王次恒在中央音乐学院上学时,正是西方现代派音乐作品引入中国之际。很多今天已经非常著名的作曲家,当时都曾和王次恒共同探讨过中国民族乐器的全新表现方式。“当时,我深受西方音乐的熏陶,练了许多用西方音乐语言表现中国音乐特质的现代作品。比如谭盾、瞿小松等人的新作品。这个经历让我受益很大,等于是学会了一套新的音乐语言。”

作为演奏家,对音色和发音的考究,是王次恒的追求。他认为表演不能流于华丽,浮在表面。“表演不能变成玩杂耍的小丑,既要有效果也要有功力,还要和音乐吻合。”从《卖菜》这样别有风味的小品,到《深秋叙》中理还乱的人生中年搅攘中的惆郁,《阳关三叠》的古韵,以及《绿》中绵延的中国情怀,王次恒凭着傲岸潇洒的台风,谦虚的品质,隐者的生活方式,加上勤于修炼,形成了独一无二的演奏风格。

对于这些年的纷扰和繁华,王次恒放弃了许多机会,远离喧嚣、繁华,在中央民族乐团简陋的楼里练琴、教学,始终保持着清醒和克制。作为一个爱惜自己的羽毛的古典艺术家,他对物质看得很淡,也失去很多。“经历过挫折,对音乐作品的理解是完全不同的,同样的音符,为什么我的声音和别人不同?音质就是表现心里的东西,不懈怠,张力在里面,有发泄,也有收回来。”

“悲欢之情,在于人心,非由乐也。”很多学生在日后才悟到王老师千锤百炼后的这句人生感悟。王次恒的教学方式很古典,宁缺毋滥。他的学生我见过几位,一律适合演古典小说里的儒生,不仅技术和乐感过人,而且做人都很踏实稳重,身上绝少世俗气。他们说无论多么炎热的天,王次恒老师都穿着长衣长裤,家里的小孩子也斯文礼貌,绝不会穿着很少地在屋里跑。

而我记忆中的王次恒,永远衣着齐整,认真地排练演奏,按时接送幼子,闲时翻阅钱穆的国学,其淡远恬静之态,令人感怀音乐与人的高度协调。(张学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