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海川与杨露禅比武

2017-06-20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杨露禅与董海川比武之轶事很多,有人说两人相见时眼神一对的刹那就分出胜负,还有说两人在相互行礼时相互搀扶就分出胜负,更有甚者说两人动起手,打了三天三夜没有分出胜负.我个人认为前两种倒是很有可能,最后一种不切合实际,过去以武为生的人很是讲武德,大家都是吃武行,都互相捧着,不会破坏对方的名声,要是切磋也是私下里,不会让外人看到,以免砸了对方的饭碗.据我师父的师父口口相传下来的轶事是这样的,当年杨露禅与董海川在京城都很有名望,相互之间都很欣赏对方,但无缘相见.后经人从中穿线搭桥,两人得以交流,大家谦虚客

杨露禅与董海川比武之轶事很多,有人说两人相见时眼神一对的刹那就分出胜负,还有说两人在相互行礼时相互搀扶就分出胜负,更有甚者说两人动起手,打了三天三夜没有分出胜负。我个人认为前两种倒是很有可能,最后一种不切合实际,过去以武为生的人很是讲武德,大家都是吃武行,都互相捧着,不会破坏对方的名声,要是切磋也是私下里,不会让外人看到,以免砸了对方的饭碗。

据我师父的师父口口相传下来的轶事是这样的,当年杨露禅与董海川在京城都很有名望,相互之间都很欣赏对方,但无缘相见。后经人从中穿线搭桥,两人得以交流,大家谦虚客套一番后,落座厅中,谈笑中显露出各自都很赏识对方。相聚一场,在坐的都想看看他们的真功夫,经杨露禅和董海川的同意,他们各自显露一手功夫。

董海川来到庭院中,将挂在树上的鸟笼的门打开,小鸟从笼中飞出奔向天空,董海川垫步拧腰向上一纵将小鸟在空中轻轻抓在手中。杨露禅上前说‘董兄将小鸟交给我吧’,董海川把小鸟交给杨露禅,杨露禅张开手掌,小鸟展翅欲往天上飞,可扑扇了数下翅膀竟没有飞起。

旁人惊叹不已,感叹两位真是功夫了得!小鸟在空中是多么的灵活,董海川能将其抓住,可见轻功了得。小鸟在展翅起飞前有一个轻微的蹬地,杨露禅能把小鸟极其轻微的蹬劲化掉,可见其听劲懂劲已达阶级神明。这个小故事为我们活生生的展现了两位武术宗师的风采。也为后人指明了方向。

董海川(1797年—1882年),八卦掌创始人,生于清代嘉庆年间,原名董明魁,清朝河北省文安县朱家务村人。一般认为是八卦掌拳术的创始人和主要传播者。董海川身材魁梧,臂长手大,膂力过人,擅长技击。年轻时求功名未成,立志博学众家之长。

于清道光五年(约1824年),时年26岁远游吴越巴蜀,以武访友,历险搜奇,一去十三载。于道光十八年,年近四十余回归故乡,已改青年时之刚烈。朝夕习练揣摩,传授族人。时常外出数日,家人不知何为,问言访友。相传在安徽九华山得遇“云盘老祖”传授其技,创立了八卦掌。

人物生平 /董海川

少时家贫,自幼嗜武,年轻时因误伤人命,奔走于他乡。清朝咸丰年间,董海川流落京师,有传为隐姓埋名成为太监到王府当差。至于为何当太监,历来说法颇多。一说是为了躲避命案,阉割而成太监;一说是捻军或太平天国所派来当卧底等等不一而足.

董海川在王府当差时,因为一个偶然的机会才为人所知,一日,太极拳名师杨露蝉奉召在肃王府与府中拳师比武,连战连胜,最后竟将一拳师掷于园网之上。是时董海川手托菜盘由此经过,立即飞身上网救起拳师。董海川遂与杨露蝉相斗,双雄对峙,胜负难分。

从此太极拳与八卦掌各立门户,桃李盈门,流传后世。董海川寿享高龄,临殁昏惘,仰卧床上,两手仍作换掌式,直至气绝。八卦掌流传国内外,迄今不衰。董氏传人层出不穷,其墓已迁至北京西郊,重修一新。

董海川于清光绪八年(1882年)冬季逝世,原葬于北京东直门外小牛房村旁,1980年迁葬京西万安公墓,有碑铭数幢环墓前后,后世编有多种崇尚董海川武功的传奇故事,其中以武侠小说《雍正剑侠图》,影响最广。该书中以童林(字海川)影射董海川,给董海川生平和八卦掌渊源染上了一层神奇色彩。

杨露禅,直隶省广平府人(今河北省永年县),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将太极拳事业深入推广,发扬光大的伟大武术家。他以毕生精力钻研武学,醉心拳道,讷于言而敏于行,成就威名后仍淡泊依旧,不为浮华虚荣所累,是典型的武痴。

可赞无愧为武林中一代宗师,江湖上万世师表。我私以为此等人杰若不成就武道巅峰,天地当弃灭。后学中有志及有智者,诚心求艺寻道必树此公为楷模;而贪图名利双收且自欺欺人者可止矣,见此如响洪钟于耳畔,挨棒喝于当头,急紧自警自省,为时未晚。

1840年前后,杨露禅自豫北温县陈家沟学拳艺成后返回家乡冀南永年县设坛教拳,拳械运用高妙,所向无不披靡,乡里高手尽皆慑服。后来因故又被荐往北京,历任大户酱园张家,京师旗营武术教师等。

晚年时被延请至王府授拳,因众多弟子大都出身高第,礼遇有加,使得太极拳的社会地位和影响力非同一般。旧社会武行规矩虽大,但争斗也极多,露禅公因每在擂台上与别家武者比武较量,出手即见红,一响必成功,遂被誉为打遍京城杨无敌,名声大噪。

杨露禅师从河南温县陈家沟陈长兴,学成后回永年县,寓居太和堂药店,以授拳为生。杨露禅在家乡与人比武伤人,为躲避官司而一人潜逃到北京。当时北京东安市场北面有一家“天义顺”酱菜园,掌柜的人称张四胖子,此酱园腌制的酱菜不向外出售,专供王府用,因而张与王府过从甚密,有钱有势,又称小府酱菜张。

张四胖子家住海淀,每隔数日来酱园一次,那些日子他正要为其两个儿子寻找教书先生,曾托嘱酱园门前的粥摊掌柜丁紫兰留心,如有合适的给找一个。

一天,杨露禅来到东安市场,没钱下饭馆,就到丁紫兰的粥摊喝粥,他边吃边问丁紫兰有没有什么事可让他做,工钱不计多少。丁紫兰问他会些什么,杨禄禅说自己认识字,可以教书。丁紫兰一听便想到张四胖子所托之事,于是将杨露禅作为教书先生推荐给张四胖子。从此杨露禅即住北京海淀张四胖子家里,每天教两个孩子念书,别无他事,因为是逃避官司而来,练武之事不敢露头。

张四胖子家大业大,家中还雇有二十几名看家护院的家丁,每日打拳练武,平时因门户之见,家丁们和一些绿林好汉早就有些矛盾。

杨露禅在张家教书半年有余,一天晚上他正在书房后面角门小屋里休息,忽然听见后花园内有动静,像是有人用刀枪器械在动手。他随手拿着三尺长的烟袋,向后花园走去,只见有人在格斗,有人被打倒在地,有的还被捆上了。杨露禅近前一看,倒地被捆上的都是家丁。

有个家丁见杨露禅走过来,还大声喊叫:“杨先生,可别过来,别让他们把你打了。”杨露禅哪听这些,过去用烟袋锅一拨,就把一绿林好汉的刀给下了,再一点又撂倒一个,三下五除二,几下子就把绿林好汉都打倒了。

又用捆家丁的绳子把他们一个个都给捆上了。杨露禅问他们愿意官了还是私了,官了是交官府处理,私了是有仇宜解不宜结,以后不再闹事。这些绿林好汉当然愿意私了,于是个个求饶,结果把他们都放了,杨露禅才又回到小屋休息。

事情过后,家丁们实在感到难堪:吃粮听差,职责是看家护院,却让人家给捆了,还是靠教书先生给解的围。第二天,家丁们都来向张四胖子辞行。张四胖子也没想到教书的杨先生还会武术,就对家丁们说:“你们也别走了,就让杨先生来教你们吧。”从此杨露禅除了教书以外还教起了武术。

就这样过了两年多,杨露禅给永年县老家去了信,告知他在北京的情况。一天,门房传话,说老家来人了要找杨先生。杨露禅心里也不知是谁,随即走出迎接。当时张家大门口马路对面有一座大影壁,上有“迎祥”两个大字。杨露禅出门一看,来的人并不认识,是个30多岁的年轻人。

他过来就请安,要施大礼,右腿向下一跪,右拳直冲杨露禅的小腹而来。原来此人是杨露禅在永年县那次打伤之人的家属,来京找他报仇的。要请安施礼是假,借机进招攻击杨露禅的下三路冲拳进裆是真。刹那间,只听嘭的一声,杨露禅用海底针把那年轻人打到大影壁上,身子直贴在“迎”字上。而后年轻人摔倒在地,爬起来叫道“大叔,咱们3年以后见”就跑了。

杨露禅回到屋内,想到不定何时还会有人来找麻烦,心中烦闷。于是找张四胖子,对他讲了在永年县伤人之事,自认为总得防一下,不如离开此地为好。张四胖子感到很惋惜,想到两个儿子才学两年多,如果学成了该多好。于是对杨露禅说,如果能到四爷那里就行了,我去活动一下,找大管家王兰亭说说,或许能行。

咸丰年间,端王称四爷,肃王称六爷。杨露禅若能到端王面前教拳,问题就解决了,绝无后患。端王府的总管王兰亭特别喜爱武术。经张四胖子推荐,王总管又从中说合,杨露禅真的被四爷看中了,便到端王府教拳。总管王兰亭精明能干,个子高大,身强力壮。杨在教端王练拳时,王兰亭就在一旁跟着学,而且杨露禅每次都用王兰亭试手,挨打的是王兰亭,但他也就因挨打而慢慢地领会了太极拳法的精华。

在端王的安排下,杨露禅开始充任旗营武术教官。所教之拳术,在当时不叫太极拳,而叫作“绵拳”,只教旗人不教汉人,旗营中也是只教近八旗,不教外八旗。那时的旗营分为东八营和西八营,东八营是善扑营,练摔跤,西八营多是提笼架鸟的,体质较差,练绵拳。

当时有很多王公子弟也来学拳,然而大多数人怕苦而学艺不精,仅有时贝勒之子时绍南和武状元出身的将军岳柱臣得太极真谛,并且正式拜师杨露禅。旗营下级军官中有三人得太极真传,此三人即凌山、万春、全佑,三人各得所长,凌山善发劲,万春善刚劲,全佑则善柔化。

因碍于旧的等级观念,三人不能与贝勒子、将军等人称兄道弟,故杨露禅令此三人拜其子班侯为师。后来,时绍南因出天花丧命,岳柱臣在中俄边境战争中阵亡。杨露禅再无心教拳,遂辞去武术教官之职,离开了旗营。

杨露禅与其子班侯、建侯,其孙澄甫三代人在北京教拳,对传播太极拳功劳极大。武术大师王培生先生早年与天义顺酱菜园老板海淀张四胖子的后人有交。亲听其讲述杨露禅初来北京,先在张家落脚避难,而后被推荐到端王府教拳等情况。

太极泰斗吴图南先生在《太极拳之研究》一书中也有详细的描述,与王培生先生所讲大同小异,只在个别细节上略有出入。1924年,吴图南先生曾任教于北京西山万安小学,因而有幸结识了原天义顺御酱园张凤歧(即张四胖子)的后人张伯允。

吴听张讲杨露禅初来北京即落脚张家教拳之事。吴又从张先生那里得到许多杨露禅在张家教拳的资料,其中最珍贵的是《张氏随笔》(乃天义顺酱园老板与把式侯德山一同跟杨露禅学拳的笔记)。由此可见,这段轶事具有极高的历史真实性。

天赋异禀、万中难求

自幼好武,因家贫,迫于生计,在广平府西关大街中药铺“太和堂”中干活。这药店为陈家沟人陈德瑚所开。

恰巧这段时间陈长兴借陈德瑚大宅院中授徒。杨露禅在陈氏师徒练拳时,在一旁观看,用心记下某些招式,无人时便私下练习。后被陈发现,叹其为天赋异禀之武学奇才。然而,陈长兴果然是大格局的人物,不但没有怪罪他偷学,反而大胆摒弃门户之见和江湖禁忌,和陈德瑚商量,准其在业余时间正式学习陈家沟拳术。

这样,杨露禅才得以正式拜陈长兴为师。

这便是民间传说中《杨露禅陈沟偷拳》的真貌。传说中杨露禅为了学习太极拳,假装哑巴乞丐,混入陈家做家丁,暗中学会了太极拳。基本上,这种说法只是不合逻辑的传言加工。如果武术真的只要在旁边偷看就能会能精,那么我们只需要到公园去看别人打拳,就能学得盖世武功,实乃滑天下之大稽也,亦有诋毁杨氏太极拳史的嫌疑。

比较可能的说法,可能是杨氏在旁窥拳后,自己苦练,后来为陈长兴所赏识,进而亲自授拳,而卓然一家。

杨露禅三下陈家沟

杨露禅第一次去陈家沟习武,碰了很多次壁,最后只好去陈长兴家当佣工,经过持之以恒的决心,感动了陈长兴,最后收为徒弟。

杨露禅第二次去陈家沟,杨露禅自河南温县陈家沟返回永年之后,一下子把整个广府城给轰动了。不光是爱好武术的人,就连那些不常出门的老年人和刚刚懂话的儿童,也都纷纷传言,说是卖煤土的杨老露从河南学来了“太极拳”,技艺高超,人莫能及,任你有千斤之力,只要他轻轻一拨,便可抛出十几丈远,真是仙人赶驴,越传越奇。

杨露禅三下陈家沟学艺,是在道光末年。到了陈家沟,刚进陈长兴门首,杨露禅不觉一怔,只见师傅门前景象大变:枯枝残叶铺满青石台阶,鸡狗粪便堆积门前。杨露禅素知师傅陈长兴极爱洁净,每天早晨必亲持扫帚,从院里扫到门口,从门口扫到街心,连一片落叶、纸屑也不肯漏下。

简化教学、从学者众

正式拜师后。十八年中三下陈家沟,深得陈式太极拳精髓。四十岁左右,在家乡永年教拳。其子班侯及健侯在武禹襄学馆中习文。而武禹襄则随杨露禅习武。

后来,被武汝清(武禹襄二哥-刑部官员)推荐去北京授徒。当时因他武艺高强,清代王公贝勒学者也颇多,因而也被聘为旗营武术教师。他在北京授拳时,因弟子多为王公大臣, 贝勒贵族,生活奢侈而体弱多病,又不耐艰苦。

杨露禅考虑到这些人的身体素质和保健需要,将陈式老架太极拳中的一些高难度动作改动,让拳架姿势较为简单,动作柔和易练,既适合穿长衫、留辫子的人练习,又有益于健身。时间长了,便形成了一种拳式,号称“太极小架子”。后经其子(班侯及健侯)、孙(澄甫)修改,定型而成杨式太极拳,并发展成大小两种套路。其特点是:姿势舒展大方,速度缓匀,刚柔内含,轻沉兼有。

时值民国初年,袁世凯执政时期,习杨式太极拳者;如许禹生、宋书铭辈皆为政要,所以得以广传。他们著书并创作所谓之武当派历史,称明张三丰为祖师,甚至说杨式太极卅七势由唐朝江南道人许宣平所传三世七(没有佐证)衍生而成,而宋书铭更存有先祖宋远桥抄录。

反观当时陈家沟的拳术,仍然只有停留在陈姓家族内部传承。所以当时的武术传人杨季子的诗中,写出了“谁料豫北陈家拳,却赖冀南杨家传”的句子。

现代人的生活,也多如王公贵族一般,不耐艰苦。杨氏针对一般非武术目的之学习者,所改动的杨氏太极拳,由于其易于学习,因此便成为当今全世界最为流行,学习者人数最多的中国拳法。因此,现代太极拳的流行,实最得力于杨露禅将拳术的练习方法简化之功!

以柔克刚、世称无敌

杨露禅能够在全国首善之北京授徒的因缘,是由于在一场宴会,无意中被人挑战得胜开始的。

永年的武氏,在京城里担任官职,因此是北京某富豪张家的贵宾。武氏在一个偶然的机会下,将同乡人杨露禅推荐给张姓富豪认识。张氏因贩卖煤炭而致富。每至夜晚,张氏的家就成了官僚豪绅们寻欢作乐的场所,并雇有武术教师多人。此外,还有一些想考上武术科举、为光宗耀祖的子弟们,在这里练习武艺,准备应试。为了给一班学艺的子弟们辅导,武氏在一场宴会中介绍了杨露禅。

张家原已雇有多名武术教师都是彪形大汉身强力壮,与杨露禅那瘦小身材无法相比,张姓富豪对杨原有轻视之意。因此,在宴会上杨露禅被安排在武师们的卑位。席间,主人对杨露禅说:

“先生不知是精于长拳还是少林拳?”

杨露禅说:“我的拳法既不是长拳也不是少林拳,而是绵拳。”

主人张氏又问:“那么你的绵拳能否的打人?”

杨露禅答说:“我的绵拳不是用来打人的,但打起来要胜于铁拳,除了钢铁外,凡是父母生的、血肉之体都能打。”

主人听了这么不卑不亢的回答,其实心里很不是滋味。非常想试试杨露禅的身手。

因此又说:“你的拳法是否能同在座的拳师比一下呢?”

而在座的拳师,对杨露禅那付文质彬彬身材瘦小的模样,早看扁了他。但杨露禅当下答应了主人比武要求。

比武开始时,一个拳教师气势汹汹地挥拳直奔杨露禅,施了一个饿虎下山的招式,如同苍鹰般迅速地扑来,杨露禅略一举手,那位拳教师他立即被打落到几丈远的地方去了,跌得浑身血污。另一位拳教师看到此情景,立即从席上跳下来,向杨露禅挑战,结果也落得同样下场,其余就吓得不敢再比了。主人看到此情,诧异万分,连忙又摆了一桌酒席,向杨露禅赔不是。

杨露禅在张家比武一事传开后,许多武术名家都远道来和杨露禅比武,华北各省的名家无论各门各派,皆非敌手,因此威震京城,世称“杨无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