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最欣赏的十个女人最终结局(四)丁玲

2018-01-18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如果选一位女作家来反映中国现当代文学风云.历史风云,那是非丁玲莫属的.其他可能的人选--萧红,是经过鲁迅肯定的,鲁迅曾说她在写作上超过丁玲要比当年丁玲超过冰心还要快,只是,才女薄命,萧红上世纪四十年代就去世了,剩下那半个多世纪,留待身体好.经得起折腾的丁玲去体味.去摹写了;冰心倒是百岁人瑞,其人生的开篇与结束都比丁玲既早且长,然而其温婉理性的人生姿态与一生轨迹终究不像丁玲那样每每于风口浪尖上辗转颠簸,对于她们生活过来的20世纪,比起丁玲的“贴”,冰心总有几分“隔”.至于后来大红大紫的张爱玲,是没

如果选一位女作家来反映中国现当代文学风云、历史风云,那是非丁玲莫属的。其他可能的人选——萧红,是经过鲁迅肯定的,鲁迅曾说她在写作上超过丁玲要比当年丁玲超过冰心还要快,只是,才女薄命,萧红上世纪四十年代就去世了,剩下那半个多世纪,留待身体好、经得起折腾的丁玲去体味、去摹写了;冰心倒是百岁人瑞,其人生的开篇与结束都比丁玲既早且长,然而其温婉理性的人生姿态与一生轨迹终究不像丁玲那样每每于风口浪尖上辗转颠簸,对于她们生活过来的20世纪,比起丁玲的“贴”,冰心总有几分“隔”。

至于后来大红大紫的张爱玲,是没资格与这三位比阅历的,她的人生说来可怜,上海“孤岛”的几年是她最辉煌的时段,然而毕竟局面太小了;纵有天大的才气,也只好耗在那几个前清遗老、民国女子以及汪伪文人身上了——《小团圆》,她的收官之作,看下来最令她心心念念的还是一母亲,二胡兰成。

试想丁玲晚年写她一生中遇见的男人,***、胡也频、冯雪峰、鲁迅、***、周扬、沈从文……哪一位不是现代中国历史的一部分?多年前,传记作家丁言昭撰写丁玲传,书名叫做《在男人的世界里——丁玲传》,倒是慧眼瞄着了好角度。

丁玲在与那些男人的关系中,有情爱,却又远不止于情爱。当萧红在爱情中很受伤,悲戚地感叹“女人的天空是低的”时候,丁玲已在写她的《“三八节”有感》,向男权宣战。

最厉害的是,她是在当时全中国最进步、最代表先进文化的地方——延安——写作并发表她的这篇当时就引起轩然大波、后来仍然余震不小的大作的,如果不是时代先锋,她怎么会与时代有那样激烈的冲突?据说当时在前方征战的大将们很恼火,***就嚷嚷过:老子在前方打仗,后方却有人骂我们……经过五四精神洗礼的新女性丁玲,是独立自尊的,当时有同志想撮合她与***,丁玲不想做首长夫人,她还是要当作家,要写作。

但是当爱情来了,心高气傲的她可以去追求名气、地位都差她很多且年龄小她十三岁的抗大学员陈明。英俊帅气的陈明,当时被人们嘀嘀咕咕叫做“丁玲的小丈夫”,心里很烦,也试图逃避,和另一位女性匆匆结婚还有子,但最终忘不了陷于痛苦的丁玲,于是又匆匆离婚,回到丁玲身边。

丁玲说,随他们说去,说个几年,还能说几十年?极其坦荡的大姐大的范儿。后来,当丁玲在中国的政治风云中被折腾,被戴上大右派的帽子,被定性为反党集团祸首,在巨大的压力下,陈明表现出大丈夫气概,侠肝义胆,从北京到北大荒,直至丁玲生命结束,陈明始终与丁玲共命运,鞍前马后,把丁玲照顾得好极了。这时人们才恍然,丁玲的眼光够“毒”的,当时她抓住了陈明,就抓住了后半生的幸福。

记得一位与丁玲关系很近的女士对我说,什么某某、某某某,有的自吹丁玲爱上他,都是胡说!老太太挑剔着呢,在她眼中那就是粪土!的确,优秀男人丁玲见多了。她毫不隐瞒自己的一生情爱,曾大大方方写在文章里:她最纪念也频,最怀念雪峰。

她与胡也频是两小无猜,英文里叫做puppylove的那种,遇见冯雪峰,是真的动了情,两人都动了情。虽然没有终成眷属,两人一生是比较惦记的。当时丁玲是要不顾一切扑过去的,胡也频当然很痛苦。

后来胡也频被***杀害于龙华,丁玲被捕生死不明,他们的朋友沈从文写了《记丁玲》怀念故人,其中就写了那时的三角情感状态。丁玲不高兴,斥为“格调不高”。也怪,沈从文写他的湘西,写他的《边城》,是那样纤尘不染,而他的《记丁玲》以及他的有些文章的确是另一副笔墨。

也许问题关键在于,丁玲是上“要闻版”的人物,而《记丁玲》却像是“娱乐版”文章。

丁玲的被捕当时惊动朝野。一班朋友打探消息、积极营救。鲁迅在那时写给友人的信中一再提到丁玲女士的被捕。他接受采访,说丁玲才是“唯一的无产阶级作家”。他编书,收录丁玲的作品。他建议印丁玲作品,为丁玲母亲、孩子筹款。

最有意味的是,当时沈从文向徐志摩借钱,而徐手头紧,转而向邵洵美借了钱。徐志摩还创作小说《铛女士》纪念丁玲,小说没写完,后来邵洵美续写。可见当时关注丁玲的不只是左翼文人。当时一度传说丁玲已被杀害。鲁迅还做一首《悼丁君》的诗,控诉***暴政,叹文坛少了一个优秀作家,所谓“湘瑟凝尘清怨绝,可怜无女耀高丘”。

丁玲从南京逃出到陕北,受到中共高层欢迎。毛***为丁玲添了一首《临江仙》,夸她“昨天文小姐,今日武将军”,还是用军用电报发给前线的***转丁玲收——当时 “西安事变”才十来天,中共高层的大脑正飞速运转着应对方案,毛***高人有异行,居然分神舞文弄墨有如此兴致。

这样的殊荣,据说只有“谁敢横刀立马,唯我彭大将军”的***享受过。这二位后来都被毛***搞倒了。文人与政治,总是主动被动地夹缠在一起。政治家的韬略不是一般文人能看明白的。

关于丁玲与毛***关系的由密到疏,其原因丁玲自己也说不明白。一说是没有赴毛与***的婚宴引起的,不过后来周扬压着丁玲的《太阳照在桑干河上》,还是***打抱不平,促使出版的。一说是丁玲一心写作,也不常去首长那里走动,渐渐就疏远了。总之,没有合理解释。而周扬,渐渐成为党在文艺界的总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