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瑟夫华伦史迪威 约瑟夫·史迪威为什么逼着蒋介石交出军权

2017-09-03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在就任中国战区参谋长之前,约瑟夫·史迪威就曾多次受派来华,有丰富的在华工作经验并能说一口流利的汉语. 多年在华经历,让史氏对中国国情及军队状况有了深入了解,他对剥削民众的领导人物持藐视态度,对下层民众则充满同情,对中国士兵的评价较高.史氏在日记中也说:"中国士兵是出色的材料,只不过是"愚蠢的领导浪费和背叛了"中国士兵的优秀品质. 然而史氏性格上的优点和缺点一样突出.他不能容忍别人的缺点,也从不掩饰自己对此的厌恶.与蒋共事后,对蒋印象不佳,给蒋取诨号"花生米"

在就任中国战区参谋长之前,约瑟夫·史迪威就曾多次受派来华,有丰富的在华工作经验并能说一口流利的汉语。 多年在华经历,让史氏对中国国情及军队状况有了深入了解,他对剥削民众的领导人物持藐视态度,对下层民众则充满同情,对中国士兵的评价较高。

史氏在日记中也说:“中国士兵是出色的材料,只不过是“愚蠢的领导浪费和背叛了”中国士兵的优秀品质。 然而史氏性格上的优点和缺点一样突出。他不能容忍别人的缺点,也从不掩饰自己对此的厌恶。

与蒋共事后,对蒋印象不佳,给蒋取诨号“花生米”,曾受到马歇尔的指摘。是故,“选拔史迪威将军出任蒋介石的参谋长后,任何改善(中美两国)关系的可能性都消失了。” 作为中国战区参谋长,史是蒋的助手,自然要服从蒋;作为中缅印战区美军司令,是美总统在重庆的军事代表,掌握着租借法案物资分配权,他又要服从美国军方。

这就为蒋史的合作共事埋下了矛盾冲突的伏笔。 中国远征军第一次入缅作战,未完成守住滇缅路的战略任务,10万精锐,归国仅4万余。

史氏把失利原因归于蒋介石“经常干涉和写信所造成的后果”以及“愚蠢、恐惧和单纯的防守态度,对国际政治的复杂性认识不足,显示了其外交上的幼稚。 缅甸失陷后,史迪威继续坚持努力实现为中国建立一支约100个满员师的军队的目标。

在过程中,出现受训部队不能按时到达及缺员等情况,史氏皆归咎于蒋。他认为根本原因是蒋介石害怕这支部队,万一落到他的竞争对手或其他派系的手里,威胁到他的权威和地位。

1944年4月,日军发动一号作战,仅用一个多月就将河南国民党军40万击溃,平汉路被日军打通。7月初,史提议由罗斯福总统写一封措辞强硬的信,迫使蒋介石授予史氏指挥中国军队的全权,。7月7日,罗斯福电蒋,认为必须采取紧急措施,即由史氏“统帅全部华军及美军,并予以全部责任与权力,以调节与指挥作战,用以抵抗敌人之进占。

”9月18日,罗斯福向蒋发出一份措辞激烈的电报,要蒋立即委任史授以全权指挥所有中国之军队。

尤其让蒋不能容忍的是,电报非直接发给其本人,而由史转交。蒋以此为平生最大之耻辱。于是,在接到电报的当晚,蒋召见赫尔利,要求美国立即召回史迪威,称“史迪威在华一日,中美商谈一日不能进展”,表示了“辛酸的愤怒”[32]。本回答由文化艺术分类达人 曹爱雅推荐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