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丕恕的爸爸 孙丕恕“弄潮”:从卖摸得着的电脑到“卖”看不见的数据

2017-10-15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2016年,孙丕恕跑遍了全国23个省.40多个地市,还10多次到工信部.国土资源部等.行程的目的,更多和近年他一遍遍说的云.数据和计算有关.和20多年前相比,这位浪潮集团董事长"话术"已大不相同.其实,很多普通人对这家位于济南的公司的固有印象,仍停留在20多年前--卖电脑的--看得见摸得着;但在孙丕恕2017年的元旦致辞这样写道:浪潮人会继续履行"云 "."计算 "."数据 "三大业务战略......看不见更摸不着,不过却真真

2016年,孙丕恕跑遍了全国23个省、40多个地市,还10多次到工信部、国土资源部等。行程的目的,更多和近年他一遍遍说的云、数据和计算有关。

和20多年前相比,这位浪潮集团董事长“话术”已大不相同。

其实,很多普通人对这家位于济南的公司的固有印象,仍停留在20多年前——卖电脑的——看得见摸得着;但在孙丕恕2017年的元旦致辞这样写道:浪潮人会继续履行“云 ”、“计算 ”、“数据 ”三大业务战略......看不见更摸不着,不过却真真实实存在。他甚至曾多次说,“未来15年超越BAT的一定是大数据公司”。

“弄潮”20多年,他从IT男变成了董事长,浪潮也早已不再是人们固有印象中的浪潮。

中国服务器之父

20多年前,1994年的一天,在山东最北端的德州的一家中国银行里,一个白净瘦弱的小伙子拿着钱和存折,激动不已。

这个小伙子就是孙丕恕。

因为实现这一笔通存通兑业务的,正是他的研发成果——第一台国产服务器“浪潮SMP2000”。

如今在经十东路南侧,矗立着一个黑色的大楼,外形酷像一台服务器。这里是浪潮的总部——他们几年前从山东数码产品的集散地山大路搬到了这里。只是在这座大楼里,IT男谈论的已不仅仅限于服务器了,还有云、计算和数据以及各种“ ”,虽然这一切都离不开服务器——数据的储存和运算全靠它。

但那个黑乎乎的立方体,从某种意义说,是孙丕恕“弄潮”的起点,同时仍是如今频繁谈及的云、计算和数据的核心。

1990年,当时28岁的孙丕恕时任浪潮技术副总工,他给浪潮高层写了一封信,并预测:个人计算时代将逐渐向网络计算时代转变,服务器作为网络的核心,将是21世纪网络信息技术的关键所在。

可能当时在很多人看来,这是一个IT男的狂想,甚至那时候还没有IT男一说。现在看来,这是一个前沿技术员对IT产业走势的敏锐捕捉。

现在,中国已经是网民规模全球第一的互联网大国。但那时候,电脑在中国还是稀罕物,除了专业机构,绝大多数普通老百姓还没见过,甚至没有听说过。而中国互联网接入世界,要等到4年之后。1994年4月20日,中国互联网接入世界,仅仅是一条64k的专线。在这样的背景下,服务器对于很多人来说,更是闻所未闻。

不过,服务器已悄悄进入了中国的一些领域。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当时的石油工业部为勘探石油,斥巨资买了一台美国服务器。对方的附加条件是,机器必须锁在一个透明的玻璃屋子里,中方人员不得进入,美方24小时监控。按垄断价格、花大把外汇买了人家的产品,自己还要被像防贼一样防着。有人认为,当时中国服务器落后世界30年以上。

幸运的是,孙丕恕得到了浪潮高层的支持。于是,孙丕恕领军成立了另外一个部门,开始独立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浪潮小型机服务器产品。

正如上述所说,国外对中国进行了技术封锁。在国内找不到有关服务器的样品和技术资料,孙丕恕瞄准了新加坡、香港这样巴统协议管不到的“边缘地带”,带领一批研发人员,先后赶赴这两个地方进行研发。回来后,他领着研发团队一根线一根线、一块板一块板研发组装服务器。

1993年3月,孙丕恕终于成功研发出了一台服务器——SMP2000,这是中国第一台服务器。这台服务器基于开放架构,大量采用标准工业技术,能够实现大规模工业应用,SMP2000的问世标志着中国服务器产业的诞生。

其不仅开创了中国服务器产业,同时打破了国外对中国的技术封锁、应用限制,降低了服务器市场的产品价格,使得服务器在中国的广泛应用成为了可能,加快了中国人进入网络时代的进程。孙丕恕也因此被后人称为“中国服务器之父”。

电脑元老的转身

服务器是生产出来了,但卖不出去。

一方面,当时服务器全部是进口货,没人相信国产服务器。事后孙丕恕曾说:“当年只有银行这类高端客户有实力用服务器,可咱的服务器就是免费给人家,人家都不用,怕国产的不可靠,宁可多花钱买进口的。”另一方面,此前浪潮主要生产销售电脑,没人知道怎么卖服务器。

孙丕恕只好自己上阵,IT男一下“兼职”做起了销售员——这反而成了好事,“精技术、懂市场”,为他今后掌管整个浪潮集团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1994年,山东德州中行买了第一台浪潮服务器。于是,有了上述孙丕恕拿着钱和存折激动不已的场景。

之所以激动,因为无论对于孙丕恕还是整个浪潮,这都有着历史性的意义。

直到现在仍有人对浪潮的第一印象是卖电脑的。当时,浪潮确实以电脑为主业,可以说是中国电脑界的元老级企业。

1983年3月,浪潮率先开发出第一台“浪潮牌”微型计算机0520A,这是我国自主研发的第一台微机,采用的是英文DOS操作系统。同年,长城、东海等企业都相继研发出英文DOS系统的微机。浪潮、长城、东海也就成为中国最早的一批IT企业。

很快,浪潮电脑取得了惊人成就。他们随后研发成功的浪潮0530H获国家质量最高奖项银质奖,这是计算机行业首个银质奖。1988年,浪潮完成新产品开发20项,销售收入首次突破亿元,实现产值1.33亿元,创汇110万美元。市场占有率占到全国市场的20%,位列全国第二,第一是长城。

事实上,后来的“中国服务器之父”孙丕恕,最初是电脑的专家。生于1962年的孙丕恕,1983年从山东大学毕业后即从事电脑研发。此时,浪潮刚刚研发出我国自主研发的第一台微机。

1985年,他带头研发出中国新一代0520系列微机。1988年,时任浪潮0520课题组组长的孙丕恕和十几名技术骨干在深圳强化封闭开发,短短一年先后开发出浪潮0520AS、0520BS、0520CS、0520DS、0530H、0540等8种新品,大大提高了浪潮微机的市场竞争能力。

在电脑研发上所作出的突出成绩和贡献,让孙丕恕收获了一系列荣誉。1992年,作为浪潮电脑的核心研发人员,孙丕恕获评“山东省科技兴鲁先进工作者”,受到省里重奖,奖品是一辆轿车、一套三室一厅的房子和15万元。也是从1992年起他享受国务院的政府特殊津贴。

凭借电脑,浪潮有了史上第二个辉煌十年——1983年到1992年。

在这样的背景下,1990年就提出研发服务器,无论是对于孙丕恕,还是之于浪潮,不只想着躺在电脑上“吃老本”,而是投身于一个未知的领域,既需要有敏锐的意识,还需要有忧患意识和开创的精神,当然也需要极大的勇气。

忧患,很快被应验不是臆想。

随着PC技术同质化竞争加剧,特别是1992年国家放开PC进口限制后,跨国公司杀进国门,当时国有三大品牌长城、浪潮、东海计算机等均招架不住,市场占有率迅速下滑,浪潮的PC业务也开始急速走下坡路。随后几年,浪潮陷入困境。1997年,浪潮在国内PC市场的份额更是由巅峰时期的三分之一跌落到不到1%。

这时,几年前的投身服务器显现出了极大的价值。

1996年是浪潮服务器的一个新起点。在这一年,浪潮服务器卖出了近2000台,一下子跃居国产品牌第一名;SMP2000获得了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这是该年度IT领域的最高奖项。1997年浪潮服务器销量以100%的速度增长。

不过,由于总量不大,服务器在整个浪潮集团中仍然是电脑业务的附属品。但在电脑业务大幅下滑的背景下,服务器逐渐成为浪潮的新亮点和希望,而后更是成为浪潮的支柱,如今成为孙丕恕2017年元旦致辞中提到的“云 ”、“计算 ”、“数据 ”三大业务战略的基石。

到2016年,浪潮服务器已经连续16年稳坐中国服务器市场的第一把交椅。

IT男的“手术刀”

和业务从电脑向服务器转型几乎同时进行的,是整个浪潮的转型。孙丕恕可以说一系转型“手术”的参与者,并从最初的配角逐渐成为“主刀者”。

1996年,孙丕恕出任浪潮集团的副总经理,1年后成为常务副总经理,2001年成为总裁,2006年至今任浪潮集团董事长兼党委书记。

在电脑业务跌入低谷而服务器尚未能弥补时,浪潮陷入了困境,他们提出了“二次创业”。对战略进行了梳理后,明确了今后发展的战略方向,浪潮将其称为四大战略――“专注化、一体化、利益共同体、国际化”。

在这样的战略背景下,1998年开始,浪潮开始整合产业资源向IT主业集中。当时,浪潮涉及不同领域的业务多达十几个。浪潮关掉或卖掉了一些与自身能力不相适应的产业,着力发展IT主业。

IT业务又进行细分,形成以服务器、存储、PC为主的硬件产业,软件业务则重新整合梳理后按照客户需求划分为企业软件、政府软件、行业软件三大业务。

服务器被提到前所未有的高度。随着服务器业务突飞猛进,浪潮产业重心开始向服务器部门倾斜。1999年时,服务器虽然只占整个集团销售收入的五分之一,但利润占比远大于此,这愈发坚定了浪潮发展服务器产业的决心。

2004年底,在时任浪潮集团总裁孙丕恕和其管理团队亲自操刀下,浪潮开始了“一个浪潮”改革,着重解决已经不适应公司发展的市场运营模式。这次改革,让浪潮构建起来“产业、行业、市场”的“三维一体”的一体化运作新模式,浪潮也就此由产品供应商向方案供应商的转型——这正是当时惠普、IBM等全球IT大佬的模式。

另一边,孙丕恕逐渐把浪潮推向国际化,开始以与国际500强企业合作作为起点,浪潮先后和世界500强企业中的LG、爱立信成立了合资公司,与英特尔、IBM、EDS、日立、OKI、EMC、SAP建立了战略合作伙伴关系。2005年8月,微软向浪潮投资2亿元人民币,双方在ERP、电子政务及软件外包领域展开了一系列深入合作。

目前浪潮与国际知名公司微软、LG、爱立信、SG、UPTEC等成立了6个合资公司,与英特尔、IBM等建立了多层次合作伙伴关系,合作建立9个联合实验室,通过合资合作,提升了技术、管理、国际运营的能力。

孙丕恕手里的“手术刀”,不仅割除了浪潮的“毒瘤”,还逐渐修正了浪潮。一个个精准而及时的“手术”后,此浪潮已非彼浪潮。

未来超越BAT的生意

“手术”更多是保持肌体的健康,对于一家处在讯息万变的IT行业的公司来说,肌体健康还远远不够。

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后,云计算、物联网等战略新兴产业迅速崛起,结构调整和产业变革成为摆在所有IT企业面前的课题。

最近10年里,IBM连续数年营收下降;惠普拆分了再拆分;芯片公司英伟达快速崛起;营收60亿美金的戴尔收购营收360亿美金的EMC;电商出身的亚马逊坐上全球公有云头把交椅;华为成了全球最大电信设备商,但原来的盈利模式又因电信行业云化面临颠覆。

这时候,需要孙丕恕有当年敏锐地观察到网络将成未来趋势而转身服务器的洞察力,还需要一个舵手调整巨轮航向的智慧和勇气。

可以认为,孙丕恕仍然保持当年的敏锐。2010年,浪潮在国内率先向云计算全面转型,并发布以数据为核心的云计算战略,再次依靠自主创新引领时代的发展,突破了云计算与大数据的核心技术,成为中国云计算领导厂商。

这可能是浪潮历史上最重要的转型之一。

2014年3月,浪潮正式开通运营国内首家、亚洲最大的第四代数据中心——浪潮云计算中心,标志着我国云计算中心建设已跻身国际领先水平,同时意味着浪潮具有强大的云计算资源服务能力。目前浪潮已经成为中国政务云第一品牌,已在全国建成北京、济南、重庆、上海4个核心云数据中心和28个地市云数据中心,为全国114个省市提供政务云服务。

这就有了文首提到的,为了云落地,2016年孙丕恕走了全国23个省份的40个地市,签署省、市合作协议29个。

看不见的“云”,已经突破了原来电脑、服务器、软件等单一业务,既是对浪潮综合能力的考验,也能带动浪潮的各方面能力。

根据最新评价结果,浪潮综合实力位列2015年中国电子信息产业百强第九位、中国IT企业前两位、中国自主品牌软件厂商第一位,浪潮服务器销量全球第五、中国第一,浪潮存储连续12年蝉联国有品牌销量第一,浪潮集团管理软件连续13年市场占有率第一,浪潮政务云市场占有率第一。

如今,浪潮官网上对自己的介绍是,中国领先的云计算、大数据服务商。

云、数据和计算......等等,这些IT专业术语对普通人来说像是“天书”,这也是很多人难以说出如今的浪潮是做什么的之原因。

再多的解释或许也无助于事。但孙丕恕的几句话,或许让人更容易理解浪潮做这些事的非常意义。

去年10月,浪潮正式发布了“百城万客·浪潮大数据双创行动计划”,将投资100亿元成立“大数据创新基金”,在全国100个城市建设100个创客中心,成立100个数据所,扶持10000名创客,带动100万人就业。

孙丕恕用一句话描述他们做这件事情的意义:“打造数据流通领域的‘阿里巴巴’。”孙丕恕说的另一句话是:“未来15年谁能超越BAT?这一定是一家大数据公司。”这显然不是自娱自乐的游戏了。

浪潮大数据有着一个霸气的名字——浪潮天元大数据。

何为天元?围棋棋盘正中央的星位,即被称为“天元”。

谁说浪潮和孙丕恕是卖电脑的?

短评:企业家重在高瞻远瞩

浪潮集团,是无数IT人憧憬的地方。因为这栋酷似服务器的黑色大楼,不仅代表着这个领域的权威,从一定程度上讲,它也代表着一个时代。浪潮从当初人们印象中“一群卖电脑的人”,蜕变为现在网络信息时代的领航者、弄潮儿,这一切的一切都离不开他,孙丕恕。

现在,中国网民规模排世界第一,这个事实与当年孙丕恕的“个人计算时代将逐渐向网络计算时代转变,服务器作为网络的核心,将是21世纪网络信息技术的关键所在”的预想无缝连接。而当时,他这种疯狂的猜测还让人嗤之以鼻。17年前,当别人正在河里游泳时,孙丕恕却已经登上了高山,眺望宽阔的大海……

敏锐的感知力和预见性对一个领导者是非常重要的,它决定了一个优秀企业家能够在别人熟视无睹的信息中发现机会,拥有敏锐的感知神经,任何一点风吹草动都能够嗅出表象背后隐藏的机遇。当浪潮在电脑行业鹤立鸡群时,孙丕恕并没沉迷于现有的辉煌,他通过钻研、实践、改革,将企业带到电脑“内核”服务器的领域,在捕捉到云计算、物联网等新兴产业后,又对浪潮进行了一系列的产业调整和结构变革,形成如今傲视市场的浪潮大数据。

当然,这其中除了孙丕恕敏锐的感知力和预见性外,还少不了他踏实实践、敢于承担、居安思危的精神,孙丕恕将这一系列优质的品质集于一身,化身为企业的引航者,靠着多年经验积累出的敏锐的行业“嗅觉”,引领着自己、企业、甚至是整个产业朝着正确的方向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