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希庭心理学导论笔记 《心理学导论(第二版)》黄希庭 练习题(第三、四

2018-03-12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第三章 心理的环境基础 一.填空题 1.人的心理和行为必须具备的两个基础是­­­­­­­­­­­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 2.格式塔心理学家关于环境的理论主要有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3.判断一个声音是否为噪声,需要具备三个维度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 4.文化的内容极其丰富,主要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5.个体在他人的直接命令下而做出某种行为的倾向,称为_

第三章 心理的环境基础 一、填空题 1.人的心理和行为必须具备的两个基础是­­­­­­­­­­­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 2.格式塔心理学家关于环境的理论主要有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

3.判断一个声音是否为噪声,需要具备三个维度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 4.文化的内容极其丰富,主要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

5.个体在他人的直接命令下而做出某种行为的倾向,称为__________。 6.风俗的两个主要特点是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 二、选择题 1.

心理学家勒温(Kurt Lewin)提出的重要环境理论是( )。 A.行为环境理论 B.社会生态系统理论 C.动力场理论 D.心理社会发展论。 2.亚文化是一种群体文化,下列属于亚文化的是( )。

A.人种文化 B.年龄文化 C.郊区文化 D.学校文化。 3.“口服心服”和“口服心不服”反映的心理现象是( )。 A.从众 B.服从 C.听从 D.盲从。 4.在现代社会中,多数手机用户的铃声都采用彩玲,这反映的社会心理现象是( )。

A.舆论 B.服从 C.风俗 D.时尚。 三、名词解释 1.心理环境 2.社会影响 3.从众 4.舆论 5. 群体人格 四、简答题 1.环境对人的心理和行为具有什么意义? 2.

从众的原因有哪些? 3.高社会密度对我们心理和行为的影响有哪些? 4.布朗芬布伦纳把个体的社会生态系统划分哪些类型? 五、分析题 1.古有“孟母三迁”,“择邻而居”的故事;老师也经常引用“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来教导学生,你认为这些做法合理吗?请用心理学的有关知识进行分析。

2.在高度信息化的时代,网络作为一种特殊的大众传播媒介,以其特有的方式与丰富的内容向人们展示出一个全新的虚拟世界。

但人们对网络的作用却是褒贬不一,对此你如何评价? 3.2007年山西洪洞黑煤窑非法用工事件引起了全社会的广泛关注。而山西黑砖窑事件早在02年就有所曝光,并在当时引起了不小的社会反响,连总理也做了批示的,但却没有根治,事隔四五年后,经记者一再报到后,引起了强烈的社会效应,这种事情最终在相关部分的干预下得到了有效解决,请从心理学角度分析事件得以解决的原因? 六、论述题 1.

试述心理学家对人的心理和行为的影响的理论 2.

试述拷贝世界对个体心理和行为的影响方式。 3.试述社会对个体心理与行为影响的主要表现。 4.举例说明舆论、风俗和时尚对个体的心理与行为的影响。 第四章 人的毕生发展 一、填空题 1.

个体与环境的交互作用主要有三种方式­­­­­­­­­­­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 2.个体生长和发育中非常繁忙、最引人注目的阶段是____________。

3.脑的发育在个体早期相当迅速,约在__________岁时就几乎达到成人水平。 4.现代心理学中最有影响力的认知发展理论是__________和__________。 5.美国心理学家柯尔伯格提出儿童道德发展的三个阶段是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

6.青少年期的标志是___________的到来。 二、选择题 1.儿童发展的最近发展区理论的提出者是( )。

A.皮亚杰 B.维果茨基 C.柯尔伯格 D.埃里克森 2.心理学家柯尔伯格研究儿童道德发展问题所采用的方法是( )。 A.访谈法 B.对偶故事法 C.实验法 D.两难故事法。 3.依据皮亚杰的观察发现,儿童认知发展中形成“守恒”观念的阶段是( )。

A.感知运动阶段 B.前运算阶段 C.具体运算阶段 D.形式运算阶段。 4.婴儿在母亲离开时,表现出难过,通常停止探索活动;等与母亲重聚时受到抚慰,很容易回到探索活动中,这反映出的婴儿依恋行为是( )。

A.安全性依恋 B.不安全-回避型依恋 C.不安全-抵抗型依恋 D.无定向型依恋。 5.个人一生发展中,在家庭生活及职业上的创造力感和成就感的高峰期属于( )。

A.青少年期 B.成年早期 C.中年期 D.老年期 三、名词解释 1.毕生发展 2.横断研究 3.依恋 4.自我同一性 5。年龄特征 四、简答题 1.毕生发展的研究方法通常有哪些? 2.

婴儿依恋关系的形成阶段有哪些? 3.皮亚杰的道德发展阶段论。 4.青少年期心理发展的主要特点有哪些? 五、分析题 1.现代教育中,同一批入校的学生在年龄上相近,但学校往往根据学生的考试成绩把他们分成A、B、C班三类,分别进行教学和管理。

对此有的学生很不满,社会和家长也多有怨言,如果你是一位心理学家,你该如何看待这种做法呢? 2.现在,独生子女在我国儿童中的比例逐年增加,城市目前几乎为100%,全国农村也在70%以上,独特的先天和后天环境,促进他们的身心健康发展,但也带来了一些心理行为问题,如任性、自私、依赖性强、孤僻、社会交往不良,焦虑退缩等。

请你从依恋的角度对这一问题进行分析。 3.

假如有个学生要打扫教室卫生,因为没有工具,就去后勤处借,而后勤处借口工具都发到每个班里了为由不借给他,这个学生在打扫卫生和偷工具之间徘徊了良久,觉得偷工具来打扫卫生以避免第二天的惩罚。请你站在不同年龄阶段的儿童角度来对这一学生的行为进行分析。 六、论述题 1.为什么说个体心理发展是遗传与环境交互作用的结果? 2.比较皮亚杰与维果茨基认知发展理论。 3.试述婴儿期认知发展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