鲍秀英的后台 鲍秀英 打造生态样本的美丽筑梦人

2017-11-17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当今世界"绿色"潮流涌动,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各国公认的基本目标和行动准则.浙江省开化县顺应世情,把握县情,于1997年在全国率先提出把"生态立县"作为统领县域发展的总战略并积极推进实施.2013年6月21日,鲍秀英担任中共开化县委委员.常委.书记,积极推动开化的生态文明建设和绿色GDP发展,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并全力践行"打造国家东部公园,创建生态文明样本"的口号.经过17年的努力,开化的生态优势正在迸发,开化的生态品牌越来越响,开化的生态文化不断

当今世界"绿色"潮流涌动,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各国公认的基本目标和行动准则。浙江省开化县顺应世情,把握县情,于1997年在全国率先提出把"生态立县"作为统领县域发展的总战略并积极推进实施。2013年6月21日,鲍秀英担任中共开化县委委员、常委、书记,积极推动开化的生态文明建设和绿色GDP发展,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并全力践行"打造国家东部公园,创建生态文明样本"的口号。经过17年的努力,开化的生态优势正在迸发,开化的生态品牌越来越响,开化的生态文化不断发展,绿色发展的理念不断深入人心,有效地改善了生态环境质量。在"生态立县"的发展思维指导下,朴实的开化人走出了一条生机勃勃的绿色发展之路。

独树一帜的绿色发展战略

开化地处浙皖赣三省七县交界,是浙江人民母亲河——钱塘江的源头,横跨钱塘江、长江两大流域。鲍秀英深知抓好开化的生态环境建设和保护,关系到整个钱塘江流域、三省边界地带、甚至更大范围内的可持续发展,保护好钱江源的生态环境,不仅是自身发展的需要,也是下游地区发展的需要。

在浙江省十二届人大二次会议上,"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话题多次被代表提及。如何在"金山银山"和"绿水青山"这场博弈中找到平衡,也一度是业内讨论的热点。对此,鲍秀英表示,在经济发展和生态建设的矛盾冲突中,开化选择保住生态,化生态为财富,将旅游发展作为"富民强县"的支柱产业,逐渐向"既要金山银山,也要绿水青山"靠拢。

地表水水质常年在Ⅱ类之上,PM2.5指数平均小于35,空气质量常年以优为主,森林覆盖率高达80.4%山清水秀生态好,这就是位于钱塘江源头的开化县最亮丽的名片。如此优越的生态条件,不禁让开化人幡然醒悟:这简直就是天赐的"宝藏"!

"1997年,开化提出了‘生态立县’战略目标。从此之后,历届县委、县政府坚持把‘生态立县’作为执政理念,17年都不曾改变,先后创成国家生态示范区、国家生态县。"鲍秀英说。她表示,在发展生态过程中,开化率先启动山水田林的生态修复工程。"如今,开化所有的山体一律不准开挖,已被挖过的山体也将在两到三年内全部修复完好。"

修复后的"青山绿水",如何变为"金山银山"?2012年开化县第13次党代会正式提出:将文化旅游产业作为经济转型发展的主攻方向。

"早在计划经济时期,开化就拥有众多造纸、化工等项目产业。"鲍秀英说,"但是我们开化人是人穷但理念不穷。如今,开化基本拒绝一切高污染、高能耗企业。这几年,开化否决引进的项目和企业有两百多个,限制关停的高能耗企业将近33家。"拒绝了所谓的"经济增长源",开化致力于挖掘其深厚的文化资源,并将其转化为财富。

"开化的龙顶茶文化,是源远流长、经久飘香的。"鲍秀英介绍道,元朝末年,朱元璋带兵来到开化县齐溪乡的大龙山顶,品尝了此茶之后大赞,并将其取名为"龙顶茶"。1985年,在浙江省名茶评比中,龙顶茶被评为中国名茶之一。龙顶茶的热销给开化带来一笔不小的收益。据了解,截至2013年上半年,开化龙顶茶叶的产销量达900余吨,创产值3亿多元。

与此同时,作为中国的根雕之乡,开化将"根雕文化"作为其旅游产业的又一突破点。记者了解到,2002年,根雕大师徐谷青出资建设了根艺美术博览园,在开化政府的帮扶下,该园带动了20余家根艺企业,从业人员2200多人,每年加工创作根雕作品30万件,形成浙江最大的根雕艺术创作群。

送新兵

2013年9月,根艺美术博览园成功晋升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随之而来的是开化年游客接待量的持续增长。

鲍秀英说,17年来坚定不移地坚持生态立县发展战略让开化受到了国家、省委省政府以及衢州市委市政府的高度关注,并取消了开化县GDP工业指标的考核。至此,开化又开始了一场打造城市园林化的追梦之旅。

生态战略全面转型与升级

"第一阶段目标,到2016年,率先建立生态文明制度体系,森林覆盖率保持在80%以上,出境断面水质Ⅰ、Ⅱ类水天数保持在90%以上,大气质量常年优良;文化旅游产业成为支柱产业;城乡收入差距缩小,基本公共服务达到全省平均水平。第二阶段,到2020年,形成‘三二一’现代产业结构,实现‘天更蓝、水更清、山更绿、景更美’;第三阶段,到2030年,建成生产生活生态融合、宜居宜业宜游宜养的国家东部公园。"这是开化建设国家东部公园三个阶段的目标,尽管记者的采访提纲上密密麻麻地写着许多问题,但鲍秀英唯独对国家东部公园情有独钟,谈起这个战略目标的未来就滔滔不绝。

鲍秀英告诉记者,从今年开始,国家和浙江省里很重视,并从政策和制度层面上认可了开化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先行区,此举也呼应了十八届三中全会对生态文明建设进行的系统阐述。如今,如何能把开化打造成为全省领先、全国示范的生态文明建设的样板区成为关键。过去,建设国家东部公园可能只是一个"想法",如今得到了国家更多的优惠和扶持政策支持,这是鲍秀英最开心的。

过去的17年里,作为生态功能区的开化一直以"生态立县"为目标,事实上,经过多年"生态立县"的开化,已经获得了许多宝贵的经验和资源,为建设国家东部公园打下坚实基础。

鲍秀英介绍道,在"生态立县"战略的具体实施中,开化构筑了生态农业、生态工业、生态旅游业、生态城市化和生态保护建设等五大框架。2002年,开化建成国家级生态示范区。2003年,开化县编制完成《浙江省开化生态县建设总体规划》,出台《关于生态县建设的若干政策意见》,并在全国率先论证通过。2005年,结合谋划"十一五"发展,在坚持"生态立县"发展战略的前提下,又与时俱进地提出全面实施"特色兴县"发展战略。2007年初,县委进一步明确2008年通过国家级生态县验收,在生态县创建工作上力争"全市第一,全省领先,全国先进"。并提出要以辩证的思维看生态,坚持生态为经济、为社会发展服务,为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服务,加快生态优势的转化,大力发展生态经济,努力用最小的资源来换取最大最好最快的发展,促进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的"双赢"。

"开化县目前的转型,不仅仅是产业转型,更应是全面的转型,其中包括人的素质、文化修养、生态环境以及县域治理制度。"鲍秀英如是说。她表示,"生态立县"战略的深入实施过程,也是不断探索和实践科学发展观的过程。"该战略实施以来,开化的山更绿了,水更清了,天更蓝了,同时经济也得到了快速发展,老百姓得到了更多实惠,生态富民和产业转型都得到了很好的体现。与此同时,还推动了生态农业、生态工业、生态城镇化建设和生态旅游业同步发展,绿色GDP比重不断提高。"

 构建"东部公园"的梦

把一整个县域建成一座国家公园?乍听起来,这是一件美妙却很难想象的事情。也许,只有女性领导人特有的感性与细腻,才会有这样美好的设想吧?可是鲍秀英在采访中却落地有声地说:"我们就是要通过转变发展方式,把地处中国东部发达省份和人口密度相对较高的开化打造成一个大景区、大公园,要把‘在城市里建公园’变成‘在公园里建城乡’,走开放的绿色之路,走生态公园之路。"

2013年,开化的生态梦又有了一个新的期待:建设国家东部公园。

鲍秀英接受绿色中国网络电视采访

"我们要以国家和省级主体功能区建设试点为契机,创新发展理念,转化生态优势,构建生态产业体系,探索一条经济生态化、全域景区化、景观公园化的转型升级之路。"鲍秀英说。

据了解,开化打造国家东部公园提出以生态为基础、以文化为灵魂、以旅游为引擎、以转型为主线、以改革为动力。将构建实施"1 5 5 5"的主题公园框架,即1个核心区(钱江源省级旅游度假区),5条旅游走廊(开化—黄山、开化—淳安、开化—玉山、开化—婺源、开化—衢州1小时休闲旅游走廊),5大功能区(东部拓展体验区、南部休闲度假区、西部科普体验区、北部康体养生区、中部创意农业观光区),5条精品线路(源味山水线、民俗文化线、山地体验线、观光农业线、康体运动线等五条乡村休闲旅游精品线路),形成根艺文化公园、龙顶茶实景园等十个不同主题的公园集群。

将开化全县打造成为一座景观公园,把生态环境优良的开化全县域作为一个大公园来建设,以公园的理念规划、建设、管理城乡,变"在城市里建公园"为"在公园里建城乡",建成一个生产生活生态融合、宜居宜业宜游宜养的高品质、复合型国家公园,这是鲍秀英对建设国家东部公园提出的要求。

"首先,建设国家东部公园的核心就是永续发展。在国家东部公园建设中,保护好生态环境是基础条件、首要责任,但不代表只保护不发展,而是在保护的基础上,实现保护与发展双赢,不是发展思路的另起炉灶,而是‘生态立县’发展战略的传承与创新。怎样建设国家东部公园?关键是改革创新,积极探索生态文明的共建共享机制、‘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态奖惩机制、建立国家东部公园体制,形成精干高效的行政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最重要的一点,建设国家东部公园的目的是造福于人民,要加快县域景区化、景观公园化、新型城镇化,共建生态家园,共创品质生活,加大民生事业投入,提升民生保障水平,让群众生活环境更优美。"鲍秀英说,这种理念是把开化作为一个公园来建设,并以公园的理念来规划、管理,以此统领整个县域的工作。鲍秀英坚信,这是开化找到的既切合实际、因地制宜,又比较超前的发展路径。

鲍秀英告诉记者,开化的建设不单纯追求GDP。17家光伏企业完成转产、腾出工业用地439亩,每年都很自觉地抵挡一些污染产业的入驻,企业的转型升级、关停不合规企业,这些步骤执行起来其实不容易,但为什么这样做?她说:"因为开化打造真正意义上的‘公园’还需要更多的努力,需要与整个公园体制相吻合的载体。

抓项目就是抓经济、抓项目就是抓发展的理念并非一纸空谈,以项目建设为主抓手,围绕国家东部公园、共建生态家园,加大向上对接争取力度,以求谋划、争取、包装、干成一批项目。

"鲍秀英强调了招商引资的重要性,"然而我们需要引进的,是与环境融合度高的企业。原因很简单,绿色是生命,是这个时代的追求。

作为源头的开化加工生产的产品环保健康,才会具有说服力,因此,一产、二产、三产都要绿色有机。" 除了绿色产业体系,鲍秀英还提出了低碳开发体系、美丽城乡体系、公园架构体系、生态涵养体系、生态人文体系、公共服务体系、行政管理体系七大体系。

"建设国家东部公园是一项系统性、全局性工程,是长期艰巨的改革发展任务,目前处于起步、探索阶段,需要在今后工作实践中不断深化完善。既要立足当前、谋划长远,又要着眼长远、干好当前,做到系统谋划、整体布局,一次规划、分步实施,一张蓝图管到底、一任接着一任干、一年接着一年抓,以时间换空间、积小胜为大胜。"鲍秀英说。

发展的前路漫漫,生态更是个永恒的话题。但是,每一个开化百姓,如今也都在为保护修复山水林田湖出力,甚至牺牲既得利益;为减少钱塘江水体污染,齐溪水库边的渔民将收起养鱼的网箱;为打造生态农业、创意农业,农民们正在改变千百年来的种植方式;为保护森林、改善林相,林木采伐指标被削减,彩叶林木在种植;为修复生态环境,一些村民须从山林围抱的村子里迁出这点点滴滴都被鲍秀英深深记在心里,她坚信,这个浙江西部的欠发达县,一定会打造出一个远离雾霾,让呼吸更加自由,让百姓更加富足的"国家公园"。

本期提名焦点人物小档案:

鲍秀英,女,汉族,1966年1月出生,浙江常山人。1993年12月入党,1986年2月参加工作,研究生学历,注册会计师资格。曾任常山县供销合作社副主任、党委委员、纪委书记;常山县同弓乡党委书记,同弓乡人大主席;常山县青石镇党委书记;常山县人民政府副县长、青石镇党委书记;常山县人民政府副县长、党组成员;中共常山县委常委、宣传部长;中共衢江区委副书记、政法委书记;衢江区区长等职。现任中共开化县委委员、常委、书记。她是"钱江之源"绿色发展的推动者、践行者,她用汗水和智慧奉献在生态文明建设的第一线。在创建国家东部公园的进程中,她率领全县人民迈出强势开局、跨越赶超的第一步。她更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动实践者,在打造生态文明、建设"开化"样本的探索之路上勇敢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