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弼士传奇 张弼士的传奇故事和爱国情怀

2017-09-11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据史料验证,中国商业联合会会长.张裕葡萄酿酒公司创始人张弼士是中国第一辆拖拉机的制造者,第一批工业化国产机器制砖厂.玻璃制造厂.机器织布厂的创始人.同时,还是南洋中华总商会的催生者.1915年,应美国商会的邀请,中国政府组建了以广州总商会侨商首富会长.张裕葡萄酒厂创始人张弼士为团长的中华游美实业团,赴美参加在旧金山举办的"庆祝巴拿马运河开航太平洋(601099,股吧)万国博览会",即后人简称的"巴拿马赛会".4月9日,实业团一行17人从上海乘船出发,于5月3日抵达旧

据史料验证,中国商业联合会会长、张裕葡萄酿酒公司创始人张弼士是中国第一辆拖拉机的制造者,第一批工业化国产机器制砖厂、玻璃制造厂、机器织布厂的创始人。同时,还是南洋中华总商会的催生者。

1915年,应美国商会的邀请,中国政府组建了以广州总商会侨商首富会长、张裕葡萄酒厂创始人张弼士为团长的中华游美实业团,赴美参加在旧金山举办的“庆祝巴拿马运河开航太平洋(601099,股吧)万国博览会”,即后人简称的“巴拿马赛会”。

4月9日,实业团一行17人从上海乘船出发,于5月3日抵达旧金山。6月3日,张弼士在华盛顿有1200多名纽约工商界重要人士参加的午宴中,发表了题为《中美商业联合会之不容或缓》的演讲,强调两国要更好地发展商贸关系,要扩展金融机构和新的航线。6月13日,《纽约时报》以《中国的洛克菲勒》为题,刊登介绍张弼士的特写。7月16日,张弼士率团回国。

在美国的2个多月,张弼士和实业团走访了26个城市,参观了240多家工厂,代国内华商订购了500多万银元货物,受到了美国总统威尔逊的接见和美国及华侨实业家的热烈欢迎,并在有31个国家参加的“巴拿马赛会”上,张弼士送展的张裕葡萄酒得了金牌奖章,为中国产品赢得了第一块国际奖牌。

期间,中美双方商会还达成了三个具体合作协议:一、以1000万上海银元创设美中银行,中美工业家各出一半资金;二、开辟经巴拿马运河从纽约至中国各港口的直通航线,合办中美航业公司;三、在纽约设中国制丝销售机关。双方共同讨论了组建中美商业联合会的问题。张弼士的这次美国之行,写下了中国商会外交史上辉煌的开篇巨作。

追寻张弼士的人生历程,我们可以发现,他的创业传奇和他的爱国情怀是密不可分的。

比胡雪岩更成功的红顶商人

1841年,张弼士出生在广东省大埔县西河镇的一个贫寒之家。父亲张兰轩是乡村塾师兼业余医生,他为数不多的学识,都是从父亲那里得来的。

1858年,张弼士家乡遭受严重灾荒,不少人离乡背井,外出谋生。时年18岁的张弼士也飘洋过海,到了南洋荷属巴达维亚城(今印度尼西亚首都雅加达)谋生。起始,张弼士寄食于大埔会馆,后经人介绍到温氏米行当店员。老板看他为人勤恳,忠厚可信,是个不可多得的人才,特意栽培他,并把自己的独生女儿许配给他。

温氏米行老板去世后,独当一面的张弼士施展非凡的经营才干,经过30年勤勉创业,成为富甲天下的传奇人物。1869年,张弼士拥有超过8000万两白银的巨额财产,而当时整个清政府的年收入也不过7000万两,同为红顶商人的胡雪岩鼎盛时期的资产也不过2000万两。张弼士可谓是真正的“富可敌国”。

张弼士作为深受清廷器重的“红顶商人”,不仅驰骋于晚清时期的国内政商两界,还经常代表清政府在海外叱咤风云。他先后担任清政府驻新加坡总领事、商部考察外埠商务大臣、闽粤两省农工路大臣、钦命头品顶戴、光禄大夫、粤汉铁路总办、佛山铁路总办等职。

清政府赐予一品顶戴,连见慈禧太后都享有免跪特权。民国初年,张弼士还被任为总统府顾问、工商部高等顾问、立法会议员、全国商会联合会长等职。而众所周知的红顶商人胡雪岩,只是二品大员。

1916年,张弼士赴美参加巴拿马博览会载誉归国后,为了筹措中美银行资金,不顾年迈体弱,四处奔波,积劳成疾,同年9月在印尼巴城病逝。张弼士临终留下遗言,要“死葬家乡”。当他的灵枢自巴城经过新加坡、香港时,英、荷殖民政府都为之下半旗致哀,港督则亲往凭吊;当由汕头溯韩江而上时,两岸群众均摆设牲仪致奠;孙中山先生在得知噩耗后,特派代表送挽联“美酒荣获金奖,飘香万国;怪杰赢得人心,流芳千古”。

相比1885年在凄惨中结束自己一生的胡雪岩,张弼士的成功是显而易见的。

实业报国的先行者

19世纪90年代,张弼士在国内和南洋的事业如日中天,富甲一方,对东南亚一带影响深远。英、荷殖民当局看中他的影响力,曾多次给他封官赐爵,都被他婉言谢绝。他慷慨激昂地说:“吾生为华人,当为中华民族效力。”

尽管张弼士在海外的事业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但他始终将自己事业归根于祖国。他认为,只有在国内取得成功才算真正的成功。因此,经常奔走于中国与南洋之间。

1898年,张弼士从新加坡乘船去香港,打算搭乘德国轮船。出人意料的是,这家德国轮船的头等舱只卖给他的德籍家庭医生,张弼士和属下由于是华人,只能坐统舱。张弼士勃然大怒,当即把船票撕个粉碎,怒吼道:“记住,以后我的轮船,凡德国人一律不卖票!”

此事对张弼士触动很大,更使他下定决心要振兴民族工业,使祖国早日富强。

不久,张弼士就创办了“裕昌”和“广福”两个远洋轮船公司,而他们的航线正是德国远洋航运的航线。不仅如此,轮船设备、规格待遇等也和德国公司的完全相同,只是票价减半。这场价格战令德国轮船公司损失惨重,最后只得道歉求情,迫使德国轮船取消了歧视华人的规定。

据史料验证,张弼士是中国第一辆拖拉机的制造者,第一批工业化国产机器制砖厂、玻璃制造厂、机器织布厂的创始人。但张弼士一生最大的成就是他在山东烟台创办了“张裕葡萄酿酒公司”,这几乎是当时中国民族工业的一面旗帜。他创办张裕酿酒公司的动机,看似源于一个偶然听到的故事实为他爱国情怀杰作。

革命的中国商会组织先驱

张弼士自1893年应召回国后,多次受到光绪皇帝召见。他曾多次上书朝廷,建议振兴商务,核心思想主要有三个:一是设商部,二是开特区,三是引外资。1903年9月,光绪帝下诏成立商部,钦命张弼士为商部考察外埠商务大臣,成为当时影响颇大的事情。

1905年,张弼士奉旨回到南洋,跟侨领张榕轩等人在马来亚槟城筹备成立中华商会。这是在南洋最早成立的中华总商会。1905年,张弼士又在新加坡同济医院内筹组中华商务总会,这也是南洋最早建立的中华商会之一。

张弼士主张“实业兴邦、利不外溢”。1905年,张弼士率领一个考察团到南洋,劝说华侨回国投资。据当时记载,他每到一处,“悬灯结彩,高挂龙旗,行者塞途,马车轰轰。观者如堵,极一时之盛。”可见张弼士影响力之大。

对政治的清醒认识,换来的是张弼士更加悠长的政治生涯。张弼士看到清政府即将垮台之时,明智地选择帮助孙中山先生开展民族革命事业:他支持儿子张秩君参加同盟会,并暗示南洋所属各企业,要对在海外进行民族革命活动的革命党人给予大力支持。在回到新加坡后,又通过胡汉民暗中帮助孙中山30万两白银作为活动经费。辛亥革命爆发后,又以南洋中华总商会和他本人的名义,捐赠了一笔巨款给孙中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