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叶嘉莹的评价 如何评价叶嘉莹先生的学术成就?

2018-01-02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西方的这个阐释学是怎么说的呢?本来,Hermeneutics的原义,最初指的是西方对于<圣经>的解释.--所以解释<圣经>的人,就应该很仔细地研究古代希伯来文<圣经>的每一个字的确切的含义是什么.--这个阐释学后来又受到西方一种新的思想潮流的影响.西方有另外一个思想文学潮流,叫做现象学(Phenomenology).现象学所研究的是人的思想意识,当你接触到外面宇宙万物各种现象的时候的一种意识的意向性活动.比如说「昨夜西风凋碧树」,因为词人看到了外界景物,引起了他的意识的

西方的这个阐释学是怎么说的呢?本来,Hermeneutics的原义,最初指的是西方对于《圣经》的解释。……所以解释《圣经》的人,就应该很仔细地研究古代希伯来文《圣经》的每一个字的确切的含义是什么。……这个阐释学后来又受到西方一种新的思想潮流的影响。

西方有另外一个思想文学潮流,叫做现象学(Phenomenology)。现象学所研究的是人的思想意识,当你接触到外面宇宙万物各种现象的时候的一种意识的意向性活动。

比如说「昨夜西风凋碧树」,因为词人看到了外界景物,引起了他的意识的一种活动。……这个活动不是盲目的,不是没有条理的,是带着一种Intentional的,就是一种意向性(Intentionality)的。

私意以为此二句当以「香稻」、「碧梧」为主,至于「啄余鹦鹉粒」五字则为「香稻」之形容子句,写香稻之丰盛,有鹦鹉啄余之粒;而「栖老凤凰枝」五字则为「碧梧」之形容子句,写碧梧之美好为凤凰栖老之枝,如此则当年开元盛世渼陂附近之景物如在目前,故杜甫乃径置「香稻」、「碧梧」于二句开端,而并不计及以「香稻」置在「啄」字上,以「碧梧」放在「栖」字上,在一般人观念中是何等不易被人接受的句法,这虽与前面举的倒装句并不全同,但仍是杜甫只以感性掌握重点而超越于一般文法之外的特色。

四月十七,正是去年今日。别君时。忍泪佯低面,含羞半敛眉。 不知魂已断,空有梦相随。除却天边月,没人知。 ——韦庄《女冠子》

千万恨,恨极在天涯。山月不知心里事,水风空落眼前花,摇曳碧云斜。 ——温庭筠《忆江南》

走「锤炼」之路成功者,唐之韩退之,宋之王安石、黄山谷及「江西派」诸大诗人,而自韩而下,皆能做到上句「锤字坚而难移」,不能做到下句「结响凝而不滞」。中国诗人只老杜可当此二句。 杜诗: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旅夜书怀》) 「垂」、「阔」二字,乃其用力得来,锤字坚、结响凝,若「垂」为「明」,「星明平野阔」,则糟。(作诗应把第一次来的字让过去,不过有时第一次来的字就好,唯如此时少。)「阔」从「垂」字来。

「月涌大江流」不如上句好,但衬得住。 又如杜以「与人一心成大功」(《高都护骢马行》),写马之伟大;以「天地为之久低昂」(《观公孙大娘弟子舞剑器行》),写舞者之动人。老杜七字句之后三字是千锤百炼出来的,响凝则有力。

黄山谷《下棋》诗有:心似蛛丝游碧落,身如蜩甲化枯枝。 欲作诗需对世间任何事皆留意。「蜩甲」即蝉蜕,蝉蜕化必须抓住树木,不然不易蜕化,必拱了腰,人下棋时如蜩甲然。字有锤炼,而诗无结响。 人谓山谷诗如老吏断狱、严酷寡恩,不是说断得不对,而是过于严酷。

在作品中我们要看出其人情味,而黄山谷诗中很少能看出其人情味,其诗但表现技巧,而内容浅薄。「江西派」之大师,自山谷而下十九有此病,即技巧好而没有意思(内容),缺少人情味。功夫到家反而减少诗之美。 《诗经·小雅·采薇》之「杨柳依依」岂经锤炼而来?且「依依」等字乃当时白话,千载后生气勃勃,即有人情味。

有这样两句诗:「鱼跃练川抛玉尺,莺穿丝柳织金梭。」(仇兆鳌《杜诗详注》)这看起来是很美的两句诗,上一句写一条白鱼跳出在水面上,一条河水那种水光闪动像是一匹白色的匹练,所以是「练川」。下一句说,「莺穿丝柳」,黄色的黄莺鸟它来去穿飞在如同丝线一样垂下来的鹅黄嫩绿的柳条之中,就如同一个黄金的梭在丝线之中编织一样。

我们说这两句对偶很工整,也很美丽。「鱼跃练川抛玉尺」、「莺穿丝柳织金梭」,都是形象化的语言,但是,这里边没有感动,也没有感发,是照相机照出来的,而不是一个有生命的画家画出来的。

同样的写外在的景物,也写昆虫,也写鱼鸟,可以写得有感发的,我们也可以举个例证。像杜甫的诗:「穿花峡蝶深深见,点水蜻蜓款款飞。

」(《曲江二首》)他也说「穿」,在花丛之中穿飞飘舞的蝴蝶。在花丛深处上下隐现地翩翩飞舞;点水的蜻蜓从空中飞下来,在水面上一点又飞起来了。款款,那种从容的轻盈的样子,点水的蜻蜓在款款飞。杜甫所写的不只是一个照相机照下来的景物,杜甫所写的是他自己的内心对于春天的穿花蛱蝶、点水蜻蜓的一份喜爱和欣赏的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