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和平中北大学 北京语言大学中外语言服务人才培养基地成立

2017-07-03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  北京语言大学高级翻译学院名誉院长刘和平教授在研讨会上发言.(中国网王文晔摄)  中国网5月20日讯 (记者 王文晔)5月19日,大数据背景下的中外语言服务人才培养模式国际研讨会暨北京语言大学校园开放周活动在北京语言大学举行.来自全国50多所高校和翻译行业的百余名专家.学者应邀参加此次研讨会.在为期一天的会议中,国内外专家围绕"大数据与语言服务人才培养:机遇与挑战"."大数据背景下的语言服务人才培养: 理念与创新"以及"大数据时代的翻译技术:探索与展望&

  北京语言大学高级翻译学院名誉院长刘和平教授在研讨会上发言。(中国网王文晔摄)

  中国网5月20日讯 (记者 王文晔)5月19日,大数据背景下的中外语言服务人才培养模式国际研讨会暨北京语言大学校园开放周活动在北京语言大学举行。来自全国50多所高校和翻译行业的百余名专家、学者应邀参加此次研讨会。

在为期一天的会议中,国内外专家围绕“大数据与语言服务人才培养:机遇与挑战”、“大数据背景下的语言服务人才培养: 理念与创新”以及“大数据时代的翻译技术:探索与展望”三大主题进行了研讨。

  北京语言大学校长助理、国际合作交流处处长、外国语学部张宝均教授主持了研讨会开幕式。中国翻译协会秘书长、《中国翻译》杂志主编杨平博士和北京语言大学副校长曹志耘教授分别致开幕词。开幕式上,还举行了北京语言大学中外语言服务人才培养基地的揭牌仪式、基地签约仪式和捐赠证书颁发仪式。

  原联合国驻日内瓦办事处笔译负责人Marie-Josée de Saint Robert女士围绕“联合国语言服务人才需求状况与能力要求”做了主旨发言。国际翻译者联合会(FIT)荣誉顾问、Babel杂志主编Frans De Laet教授结合自己多年从事翻译教学和翻译研究实际经验,深入剖析了信息化时代应该坚持的一些翻译基本原则和根本理念。

  当被中国网记者问及中外高校校际交流项目对于多语种人才培养有何重要意义时,Marie-Josée de Saint Robert指出,近年来,中国与国外众多高校开展了丰富而深入的教育教学交流,大大促进了各国年轻人间的相互了解,也推动了中国文化更好地走向世界,让世界更了解中国。

无论是中国留学生还是来华留学生,校际交流项目让他们有机会亲身了解当地的文化,在当地良好的语言环境下快速提升自己的外语水平,从而为日后的翻译工作打下好的基础。

  在分论坛讨论中,来自高校、本地化企业和其他企业的专家、学者围绕“语言服务的定义”、“大数据背景下语言服务人才培养所遇到的新挑战”、“翻译技术的未来与展望及其对语言服务人才培养的影响”等问题展开了激烈研讨。此次研讨增加了互动讨论的环节,发言嘉宾和与会嘉宾即时互动,学术讨论深入,思想碰撞激烈。

  来自北京外国语大学、北京语言大学、西安外国语大学、北京第二外国语大学各大高翻学院的高校教师代表,结合自己学校语言服务人才培养的特色进行了集中演示。中译语通、泰勒维克科技有限公司等行业内领军企业结合自己最新研发的产品介绍了大数据背景下翻译技术的新发展。

  北京语言大学高级翻译学院名誉院长刘和平教授在下午研讨会闭幕前的总结发言中指出,大数据必然会改变传统口笔译教学和语言服务人才的培养理念和培养方式,翻译教育需要紧跟时代的发展才能适应社会、服务社会,创造翻译存在的价值。

  北京语言大学高级翻译学院成立于2011年5月20日,是国际高等翻译院校联合会(CIUTI)成员单位。在学部改革的整体框架和学院的大力推动下,北京语言大学2015年成功自主设立了翻译学二级学科,形成了本、硕、博一体化的翻译人才培养体系。

除高翻外,学校还先后设立了翻译学研究所,在学部设立了MTI教育中心,并投资1200万元,建成中外语言服务人才培养基地,以实现政、产、学、研一体化的人才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