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国文西藏 李国文散文(插图珍藏版)

2017-10-25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美 淡,是一种至美的境界. 一个年轻的女孩子,在你眼前走过,虽是惊鸿一瞥,但她那淡淡的妆,更接近于本色和自然,好像春天早晨一股清新的风,就会给人留下一种纯净的感觉. 如果浓妆艳抹的话,除了这个女孩表面上的光丽之外,就不大会产生更多的有韵味的遐想来了.其实,浓妆加上艳抹,这四个字本身,已经多少带有一丝贬义. 淡比之浓,或许由于接近天然,似春雨,润地无声,容易被人接受. 苏东坡写西湖,曾经有一句"浓妆淡抹皆相宜",但他这首诗所赞美的,"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濛雨亦奇."

美 淡,是一种至美的境界。 一个年轻的女孩子,在你眼前走过,虽是惊鸿一瞥,但她那淡淡的妆,更接近于本色和自然,好像春天早晨一股清新的风,就会给人留下一种纯净的感觉。 如果浓妆艳抹的话,除了这个女孩表面上的光丽之外,就不大会产生更多的有韵味的遐想来了。

其实,浓妆加上艳抹,这四个字本身,已经多少带有一丝贬义。 淡比之浓,或许由于接近天然,似春雨,润地无声,容易被人接受。 苏东坡写西湖,曾经有一句“浓妆淡抹皆相宜”,但他这首诗所赞美的,“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濛雨亦奇。”也是大自然的西湖。虽然苏东坡时代...    显示全部信息

美 淡,是一种至美的境界。 一个年轻的女孩子,在你眼前走过,虽是惊鸿一瞥,但她那淡淡的妆,更接近于本色和自然,好像春天早晨一股清新的风,就会给人留下一种纯净的感觉。 如果浓妆艳抹的话,除了这个女孩表面上的光丽之外,就不大会产生更多的有韵味的遐想来了。

其实,浓妆加上艳抹,这四个字本身,已经多少带有一丝贬义。 淡比之浓,或许由于接近天然,似春雨,润地无声,容易被人接受。 苏东坡写西湖,曾经有一句“浓妆淡抹皆相宜”,但他这首诗所赞美的,“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濛雨亦奇。

”也是大自然的西湖。虽然苏东坡时代的西湖,并不是现在这种样子的,但真正欣赏西湖的游客,对那些大红大绿的,人工雕琢的,市廛云集的,车水马龙的浓丽景色,未必多么感到兴趣的。

识得西湖的人,都知道只有在那早春时节,在那细雨,碧水,微风,柳枝,桨声,船影,淡雾,山岚之中的西湖,像一幅淡淡的水墨画,展现在你眼前的西湖,才是最美的西湖。 水墨画,就是深得淡之美的一种艺术。

在中国画中,浓得化不开的工笔重彩,毫无疑义,是美。但在一张玉版宣上,寥寥数笔,便经营出一个意境,当然也是美。前者,统统呈现在你眼前,一览无余。后者,是一种省略的艺术,墨色有时淡得接近于无。

可表面的无,并不等于观众眼中的无,作者心中的无,那大片大片的白,其实是给你留下的想象空间。“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没画出来的,要比画出来的,更耐思索。 西方的油画,多浓重,每一种色彩,都惟恐不突出地表现自己,而中国的水墨画,则以淡见长,能省一笔,决不赘语,所谓“惜墨如金”者也。

一般说,浓到好处,不易;不过,淡而韵味犹存,似乎更难。 咖啡是浓的,从色泽到给中枢神经的兴奋作用,以强烈为主调。

有一种土耳其款式的咖啡,煮在杯里,酽黑如漆,饮在口中,苦香无比,杯小如豆,只一口,能使饮者彻夜不眠,不觉东方之既白。茶则是淡的了,尤其新摘的龙井,就更淡了。一杯在手,嫩蕊舒展,上下浮沉,水色微碧,近乎透明,那种感官的怡悦,心胸的熨帖,腋下似有风生的惬意,也非笔墨所能形容。

所以,咖啡和茶,是无法加以比较的。 但是,若我而言,宁可倾向于淡。强劲持久的兴奋,总是会产生负面效应。P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