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近山为什么打彭德怀 图 庐山会议许世友打了彭德怀

2017-08-27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毛泽东把彭德怀写给自己的信,看成是"下战书",大加挞伐.林彪.康生等人乘机翻出陈年老账,彭德怀气得"骂娘二十天",厄运从此开始.毛泽东对彭德怀历史上的多次误会,最大的事件莫过于1959年庐山会议期间,对彭德怀"意见书"的突然光火.所谓的"意见书",是彭德怀于1959年7月13日写给毛泽东的信.信写好后,彭德怀几经阅看.修改,才郑重地签上自己的名字,又在信封上写了"毛主席亲收"几字,才坦然而坚定地对参谋说:&

毛泽东把彭德怀写给自己的信,看成是“下战书”,大加挞伐。林彪、康生等人乘机翻出陈年老账,彭德怀气得“骂娘二十天”,厄运从此开始。

毛泽东对彭德怀历史上的多次误会,最大的事件莫过于1959年庐山会议期间,对彭德怀“意见书”的突然光火。

所谓的“意见书”,是彭德怀于1959年7月13日写给毛泽东的信。信写好后,彭德怀几经阅看、修改,才郑重地签上自己的名字,又在信封上写了“毛主席亲收”几字,才坦然而坚定地对参谋说:“你马上送到主席那里。”这天是7月14日中午。

彭德怀在这封后来被称作“万言书”的信件中,既总结了大跃进的成绩,又客观而又尖锐地指出了存在的问题及产生问题的根源,以及如何总结其中的经验教训。

他深知在一些中央主要领导同志当中,对当时党在指导思想上的“左”倾现象有所察觉和担心,但刘少奇不便讲,周恩来刚被批了“反冒进”不能讲,陈云、邓小平未上山,只有自己来讲了。

信送走的当天,吃过晚饭,彭德怀如释重负般地迈着轻松步子去看电影。

参谋王承光、景希珍等工作人员都为他少见的愉悦心情而高兴。

7月15日上午,中央办公厅发下通知:会议延长,日期不定。

彭德怀看了通知后,掠过一丝激动,思忖着:看来我的信起了作用———毛主席接到了信,要解决问题了。

核心提示:他们觉得党中央、毛主席可能不了解彭总的认识和表现,到底执不执行揪彭指示,要由王大宾到成都后决定。

王大宾听他们汇报后,认为他们的意见有道理,决定暂不执行揪彭指示。

彭德怀 资料图

本文摘自:《同舟共进》2014年07期,作者:阎长贵、王大宾,原题:从四川“揪回”彭德怀的真实情况

阎长贵,求是杂志社老干部,曾任江青秘书。

王大宾,“文革”中北京造反派五大领袖之一、北京地质学院学生。

“文革”初期,即1966年12月到1967年7、8、9月(或更长一些时间),把彭德怀从四川揪回北京,而后多次批斗,是“文革”中的一件大事。将近半个世纪过去了,有关彭德怀的著作和文章出版和发表不少,对这个问题也多有谈及,但仿佛还没完全说清楚,而且错讹不少——我们作为这个事件的主要当事人,尽量把它说得清楚些,是义不容辞的责任。

戚本禹通过阎长贵布置“揪彭任务”

众所周知,1959年庐山会议,毛主席错误地批判彭德怀并撤了他国防部部长职务,到1965年又亲自点将,让彭参与三线建设的领导工作,并于9月23日约彭德怀恳谈,“彭德怀谈到在庐山会议上自己提到的三条保证(笔者按:一、不会自杀;二、不会当反革命;三、不能工作了,可以回家种田,自食其力)时,毛泽东说,后面两条我还记得,也许真理在你那边……彭德怀去西南地区,这是党的政策,如果有人不同意,要他同我来谈。

我过去反对彭德怀同志是积极的,现在要支持他也是衷心诚意的。”(参见《毛泽东年谱1949—1976》第5卷,中央文献出版社2013年版)经过这样开诚布公的畅谈,彭德怀就到西南三线去了。

然而时间没过3个月,即1965年12月21日,毛泽东在杭州对陈伯达等人说,姚文元的文章(指《评新编历史剧〈海瑞罢官〉》)“很好”,点了吴晗的名,“但是没有打中要害。

要害问题是‘罢官’。嘉靖皇帝罢了海瑞的官,一九五九年我们罢了彭德怀的官,彭德怀也是‘海瑞’。”(参见《五一六通知》附件《一九六五年九月到一九六六年五月文化战线上两条道路斗争大事记》)尽管“文革”的主要目标并非对着彭德怀,但这几句话对彭来说肯定是不祥之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