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大学周翠英 青岛大学文学院文学考研研究生导师简介59

2017-11-03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赵建章,1969年11月生,博士研究生学历,文学博士学位,副教授,研究方向和主要内容:中国古代文论.科研成果:<王国维的美的本质观>,烟台大学学报;<论方苞的义法说>,常德师范学院学报;<以文论诗――方东树诗学的理论特征>,中文学刊;<刘大櫆古文理论的诗论化>,中文自学指导;<古代文论教学刍议>,载<新型综合性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改革的教学实践与理论研究>;<从诗品鲍照条看钟嵘的审美理想>,载<文艺学与美学的整合研究和

赵建章,1969年11月生,博士研究生学历,文学博士学位,副教授,研究方向和主要内容:中国古代文论。科研成果:《王国维的美的本质观》,烟台大学学报;《论方苞的义法说》,常德师范学院学报;《以文论诗――方东树诗学的理论特征》,中文学刊;《刘大櫆古文理论的诗论化》,中文自学指导;《古代文论教学刍议》,载《新型综合性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改革的教学实践与理论研究》;《从诗品鲍照条看钟嵘的审美理想》,载《文艺学与美学的整合研究和多元推进》,《姚鼐以妙悟论文》,文学前沿《后期桐城派的文道观》,时代文学;《古诗名家诵读本杜甫》,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桐城派文学思想研究》,北京图

书馆出版社。

孙顺华, 1980—1987年就读于北京大学。1987 年到青岛大学文学院任教,现为青岛大学文学院教授。主要从事中国历史、文化传播及青岛历史文化的研究。主持或参与教育部、青岛市社科规划项目多项,出版《基督教传播与近代青岛社会文化研究》、《中华文化与传播》、《中国广告史》等著作多部,在《文史哲》、《孔子研究》等核心期刊发表论文20余篇。

多种科研成果被《新华文摘》、人大复印资料等转载及SCD源期刊引用。获山东省教委、青岛市科研二等奖多项。主要讲授中华文化与传播、中国文化史、中外广告史等课程。

孙盛涛,1966年生,山东牟平人,文学博士,2006年晋升教授。现任师范学院中文系主任,兼任中国中外文论学会会员、中华美学学会会员、青岛市第六届兼职督学。主要从事文学理论、美学与美育等学科领域的研究与教学。

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多篇被人大复印资料全文转载或被 《中国社会科学文摘》收录,有关西方马克思主义美学的译文被《最新西方文论选》收录或由《新华文摘》全文转载。出版专著《政治与美学的变奏——西方马克思主义文艺基本问题研究》,参编《美育学》《美学概论》等教材4部。

获青岛市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二等奖、山东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等科研奖项。获青岛大学优秀教师、师德标兵、全国教育硕士优秀教学管理工作者荣誉称号。

汉语言文字学

戚晓杰,女,山东威海人,1960年出生。研究生学历,文学博士学位。青岛大学文学院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一直从事汉语教学与研究工作,现为汉语言文字学专业学科负责人,主要研究方向:汉语语法修辞。已在《世界汉语教学》《汉语学报》《语言科学》《语言文字应用》《古汉语研究》《汉语学习》《语文建设通讯》(香港)《澳门语言学刊》等国内外有影响的语言学期刊发表论文数十篇,多篇论文为人大复印资料《语言文字学》《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转载;出版著作数部,多次获得青岛市、山东省社科优秀成果奖。

朱葆华,男,1963年出生,山东昌邑人。博士研究生学历,文学博士学位。青岛大学文学院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汉语言文字学和书法,现为汉语言文字学专业文字学方向和汉字与书法方向的学术带头人。出版著作多部,论文30多篇。尤其在汉字书体演变史方面的研究得到了学术界的高度重视和肯定。

史冠新,男,1963年出生。汉语言文字学方向博士,青岛大学汉语言学院院长。主要研究领域为对外汉语教学和现代汉语语法。主要科研成果:1986 临淄话单音形容词的重叠用法,

中国语文; 1989 语气词“吧” ,中国语文;1996 汉语方言语法类编;2001 方言语法调查手册;2006 普方古视角下的临淄方言语气词研究(山东省优秀博士论文);2006 普方古视角下的“了1”“了2”“了3”研究;对外汉语句式教学研究;感受中国;2008 现代汉语语气词界说。专著多项,获奖众多。

窦秀艳 女,吉林白城人,蒙古族。1988至1995年,在东北师范大学中文系学习,先后获得文学学士学位、文学硕士学位;1995年到青岛大学中文系工作。2000至2003年,在山东大学古籍所(现为儒学高等研究院)师从冯浩菲先生攻读中国古典文献学专业博士学位。

2005至2006年,在韩国国立庆尚大学讲学。现为青岛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汉语史方向硕士研究生导师。主要讲授古代汉语、训诂学、音韵学、雅学研究等课程。

学术研究方向为汉语史、文献学、传统文化。承担国家、省市社科项目十余项,发表论文三十余篇,出版学术专著《中国雅学史》《青岛历代著述考》《雅学文献学研究》《崂山文化名人考略》四部,获得省市社科奖多项。

周翠英,女,1997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1997年至今在青岛大学师范学

院和文学院任教, 主要从事现代汉语、语言学理论、语言与文化、汉语国际教育等方面的教学与研究。现为文学院汉语言文字学专业和师范学院语文教育专业硕士生导师,青岛市语言学学会理事。曾任青岛大学--韩国世翰大学孔子学院中方院长。主持及参与省部级课题多项,获得校级、省级教学成果奖2项,发表论文20多篇。

于建松,男,1968年出生,山东即墨人。2003年6月于山东师范大学汉语言文字学专业获硕士学位;2007年6月于苏州大学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专业获博士学位。在各类刊物杂志发表多篇学术论文,承担各类社科项目,获的省级市级多项奖励。主要研究方向为汉语史。

中国古代文学

刘怀荣,男,1992年毕业于陕西师范大学,获文学博士学位,同年7月到青岛大学中文系任教。现为青岛大学特聘教授、二级岗教授,中国古代文学学科带头人,文学院院长,山东省强化建设人文社科研究基地—东亚文学与文化研究中心主任,兼山东师范大学博士生导师,是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山东省高等学校首届教学名师,山东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山东省汉语言文学教指委委员,山东省中国古代文学学会副会长。

主讲“唐诗宋词专题研究”、“中国早期文化与唐诗研究”、“中国神话与诗歌研究”等研究生课程,主要研

究领域为魏晋南北朝唐代文学、中国诗歌与诗学、中国早期文化与诗歌等。主持山东省省级精品课程2门、山东省省级优秀教学团队1个、山东省高等学校教学改革项目立项重点项目1项。首位获山东省省级优秀教学成果一、二、三等奖各1项,5次获山东省优秀学士、硕士学位论文指导教师奖。

主持完成国家社科基金项目2 项、教育部项目4 项、山东省社科重点项目1 项、山东省教学研究项目2项;参与完成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项;在研主持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教育部后期资助重点项目各1 项。

已出版《赋比兴与中国诗学研究》、《魏晋南北朝乐府制度与歌诗研究》、《唐诗宋词名篇导读》学术著作20余部,在《文学评论》、《文学遗产》、《文艺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学报》、《清华大学学报》、《文史哲》等刊物发表论文130余篇,有40余篇次被《新华文摘》、《中国社会科学文摘》、人大复印资料《中国古代近代文学研究》、《文学理论》等重要文摘刊物转载。

上述成果获山东省社科优秀成果一等奖2项、二等奖3项,教育部人文社科三等奖(第三)、全国优秀

社科普及作品奖及其它奖励多项。

王凯 ,1957年生,博士,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中文系主任。主要研究方向为先秦两汉文学和中国古代诗学,曾获山东省社科优秀成果二等奖、青岛市社科优秀成果一等奖等。代表性学术著作有《逍遥游—庄子美学的现代阐释》、《自然的神韵—道家精神与山水田园诗》等。在《武汉大学学报》等刊物发表论文40余篇。主持山东省社科规划基金项目《海德格尔与先秦道家的诗性智慧》,参与国家、省部、大学科研和教研项目多项。

范嘉晨,男,1961年生,吉林人。1992年毕业于陕西师范大学中文系中国古代文学专业,研究生学历,文学硕士学位。1992年到青岛大学文学院中文系任教,从事中国古代文学的教学与研究工作。1999-2004年任中国古代文学教研室主任。

现为青岛大学文学院副教授,中国古代文学硕士研究生导师(明清文学方向)。曾荣获首届青岛大学“青年教师教学大奖赛”一等奖及青岛大学“师德标兵”、“青岛大学优秀研究生指导教师”、“青岛大学优秀教师”等称号。

主要著述有《元杂剧包公戏评注》、《晚明公安派性灵文学思想研究》、《国文读本》及《红楼梦》和《金瓶梅》等研究论文多篇。其中《元杂剧包公戏评注》获得第二十二次山东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和山东省高校优秀科研成果二等奖。

承担的主要研究项目有山东省省级精品课程《红楼梦导读》、青岛大学校级精品课程《金瓶梅导读》等,并多次获得山东省省级教学研究成果奖。主要开设的研究生课程:中国古代文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学位课《中国小说史专题》和选修课《红楼梦研究》;现主要从事明清小说研究。

研究特点是侧重从文化、历史和哲学等方面对作品文本进行解读,研究作家的创作心态、作品的文化精神、人物性格的冲突以及对人性、人生、个人与社会等问题的探索与思考,同时注重作品现代性的阐发。

社会兼职:中国民主同盟青岛市委文化委员会委员,中国金瓶梅学会会员,山东省金瓶梅文化委员会副秘书长,青岛市古典文学研究会副会长。

王海燕,女,1967年出生,2000年博士毕业于山东大学,获文学博士学位。青岛大学文学院教授,中国古代文学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元明清文学,主攻明清小说。近年来在全国主要报刊发表科研论文三十余篇,主编、参编教材数部,出版《花魂诗魄女儿心:林黛玉新论》,《唐诗宋词名家名篇导读》等多篇专著;主持山东省社科规划项目《红楼梦与中国诗性精神》等,参与国家、省、市和校级科研和教学项目多项 ;获山东省高校优秀科研成果人文社科类二等奖、山东省科普一等奖等多项奖励。

2004年被评为青岛大学优秀教师。

赵伟,男,1993年-1997年在山东师范大学读本科,获历史学学士学位。1997年-2000年,在南开大学读硕士研究生。2000年-2001年,在天津社会科学编辑部工作。2001年-

2004年,在南开大学文学院攻读博士学位。2004年7月至今,在青岛大学文学院工作,教授,中文系副主任,文学博士,研究方向为中国古代宗教与文学、明代文学、宗教与中国思想史。科研方面,已出版《林兆恩与<三教开迷归正演义>研究》、《心海禅舟-宋明心学与禅学研究》、《晚明狂禅思潮与文学思想研究》、《陆九渊门人》等4部专著。

在《文学遗产》、《南开学报》、《宗教学研究》、《鲁迅研究月刊》、《天津社会科学》、台湾《普门学报》等重要刊物上发表《诗法禅机,悟同而道别—谢臻与佛教》等论文20余篇。

2014年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佛教与明代文学研究”,2008年主持山东省社科规划项目“明代心学、禅学与文学思想研究”,2013年主持青岛市社科规划项目“崂山宗教研究”,2009年主持山东省教育厅项目“林兆恩与《三教开迷归正演义》研究”;2010年承担国家社科规划项目“中印佛教文学比较研究”(第二位),2010年参加撰写教育部重点项目《魏晋南北朝大文学史》。

获奖方面,《陆九渊门人》2010年获青岛市社科优秀成果奖三等奖,《“诗法禅机,悟同而道别”—谢榛与佛教》2011年分获青岛市社科优秀成果奖二等奖、山东省教育厅人文优秀成果奖二等奖、2012年获山东省社科三等奖,《林兆恩与<三教开迷归正演义>研究》2013年获青岛市社科二等奖,《心海禅舟—宋明心学与禅学研究》2013年获得山东省社科三等奖。

教学方面承担“道教与中国文学研究”硕士研究生课程。

王今晖,男,1969年出生,黑龙江人,1988年—1995年就读于哈尔滨师范大学中文系,获文学学士、硕士学位。2001年—2004年就读于山东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师从张可礼教授,主攻中国古代文学专业魏晋南北朝文学方向博士学位。

2006-2008年以交换教授身份,赴韩国国立庆尚大学校中文系执教,为该系博士、硕士研究生开设《中国文学批评研究》、《汉魏诗歌研究》、《六朝诗歌研究》、《诗品研究》等课程,并多次参与国际学术会议。

现为山东省古代文学学会理事,大韩中国学会会员,青岛大学中国古代文学研究中心副主任,青岛大学东亚文学与文化研究中心副主任,硕士研究生导师。主要从事魏晋文化与文学、汉魏六朝诗学与诗歌、韩国汉诗等领域的研究。

科研方面,出版《魏晋五言诗研究》、《青岛高等教育史》等学术著作2部,在《中国文学研究》、《山东社会科学》、《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东方论坛》等刊物发表学术论文近20篇。主持山东省社科规划项目1项,参与国家社科规划项目2项、教育部社科规划重点项目1项,主持山东省教育厅教学研究项目1项、青岛大学社科项目1项,主持东亚文学与文化研究中心项目2项。

著作《魏晋五言诗研究》,获2011年山东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青岛高等教育史》,获2009年青岛市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和山东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

“中国古代文学专业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教学实践”,获青岛大学研究生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主要为中国古代文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开设《汉魏六朝诗歌研究》课程。本人所指导的硕士研究生,目前已有7人毕业,其中5人的学位论文被评为优秀。

宫泉久,男,文学博士,教授。1990年研究生毕业,分配至《军工报》社工作,2000年转到青岛新闻出版局,曾分别担任主编、总编助理等职务。2001年调入青岛大学工作。发表新闻作品100余万字,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获各类新闻奖20余项。

出版《清初山左诗歌研究》、《盛世变徵-清代诗人赵执信研究》、《清代高密派诗学研究》、《崂山诗词精选评注》等著作,获山东省第二十五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青岛市第二十四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青岛市第二十六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传统文化与明清文学。

杨宝春,男,1965年生,文学博士,博士后,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师范学院中文系副主任。主要担任研究生的中国文学批评史、元明清戏剧专题、中国戏剧史专题、审美体验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