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志纲知乎 对话王志纲:90年代下海潮让传统知识分子面目全非

2017-10-03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核心提示:"如果用一句话来概括的话,可以说90年代让传统知识分子面目全非.为什么这么说,90年代是一个传统价值体系彻底受到冲击的年代,今天可能感觉不到,但是那个时候,尤其是逐渐壮大起来的市场经济力量已经让所有人不可能对之视而不见,不管是怀抱治国理想,还是为生计所迫,甚至是受到诱惑,都纷纷走向市场这个风云莫测的海洋之中.原有的传统式的知识分子的道路选择.形象等等全被打破,到海里人是要靠真实的生命能量去搏斗的,所以说90年代让传统知识分子面目全非.""回首20世纪90年代初至今1

核心提示:"如果用一句话来概括的话,可以说90年代让传统知识分子面目全非。为什么这么说,90年代是一个传统价值体系彻底受到冲击的年代,今天可能感觉不到,但是那个时候,尤其是逐渐壮大起来的市场经济力量已经让所有人不可能对之视而不见,不管是怀抱治国理想,还是为生计所迫,甚至是受到诱惑,都纷纷走向市场这个风云莫测的海洋之中。

原有的传统式的知识分子的道路选择、形象等等全被打破,到海里人是要靠真实的生命能量去搏斗的,所以说90年代让传统知识分子面目全非。"

"回首20世纪90年代初至今10多年的社会变迁,知识分子下海,可以说是这段风起云涌、潮涨潮落的岁月中情节最为精彩、最富有戏剧性、也是最耐人寻味的时代乐章之一了……值此数千年一遇之变局,知识分子可以自己安排自己的命运了,可以凭借自己的智慧和学识,按照自己的意愿去选择生存方式了。"

这是王志纲在《第三种生存》一书中的序言。在王志纲看来,知识分子下海乃千年一遇之变局。千百年来,在抑商观念下、官本位的政治体制下,知识分子的命运无外乎两种:居庙堂之高与处江湖之远。然即使处江湖之远者,诸如李白、杜甫,也都郁郁不得志,所学才艺也不过是为得到皇上认可,盼着得到一官半职;如陶渊明者,之所以能悠然见南山,也是因为其家有良田万亩做后盾,上百帮工替其劳作。

"否则,如何怎么能归去来兮呢?李白就归不去来不兮,杜甫则茅屋被秋风所破。"王志纲认为,几千年来,中国传统知识分子,怀抱着家国理想,一直寄希望于仕途,却始终没有独立存在的价值。

然而在上个世纪90年代,这种传统价值体系彻底受到冲击,逐渐壮大起来的市场经济力量已经让所有人不可能对之视而不见,尤其在1992年小平南巡讲话后,中国已经走向市场经济的不归路,此时,"不管是怀抱治国理想,还是为生计所迫,甚至是受到诱惑,都纷纷走向市场这个风云莫测的海洋之中。

原有的传统式的知识分子的道路选择、形象等等全被打破,到海里人是要靠真实的生命能量去搏斗的,所以说90年代让传统知识分子面目全非。"从而,也改变了中国知识分子数千年无法独立存在的境况,开始掌握自己的人生。

为何千年未竟之事在1990年代发生变局?如果说1989年是一个偶然因素,一大批体制内的人、知识分子是被迫下海。在1992年小平南巡讲话之后,提出中国要搞市场经济,开始出现主动下海的一批人。开始了此后二十年体制内体制外共生的格局:"中国已经走向市场经济的不归路,没有这一条就没有大海,没有大海就没有船,没有船就没有船长,没有船长就谈不上下海。"

90年代下海的一批知识分子中,最终经过大风大浪并上岸的人不在少数,直至今天这些人仍在中国商业社会中发挥着主力军的作用。这些人早年的成长经历以及后天阅历起着关键作用。王志纲分析,这批人大多是回复高考后的第一届、第二届大学生。

王志纲坚信"人类的每一场重大灾难,都是以历史的进步作为补偿的。"这一代人经历了十年文革浩劫;到了80 年代便得到了补偿和回报,思想空前活跃,他们如饥似渴地涉猎了包括古典哲学、经济学、政治学、以及各国通史等大量西方经典书籍,拼命地吸取养分;等到最后天幕关闭时,当上面有意识选择什么该给吃什么不该给吃的时候,他们已经建立了自己的基础。

特殊的背景和阅历,塑造了这样的一批知识分子:他们有理想但敬畏传统;强调知行合一;注重创新,绝不禁锢思想;他们还特别懂得珍惜时代,"这个时代给了我们很多尝试的机会,为什么还会怨天尤人呢?做不好就怪自己。"这是王志纲这样总结他们那一代知识分子。

若说以上乃90年代下海知识分子群像,然此群体又可细分出种种类型:1989年之后被迫下海的体制内知识分子,如冯仑;1992年小平南巡讲话之后主动脱离体制的人,或本身具有商人的天份,此时赶上了属于他们的时代,如柳传志;或体察到体制内的种种商机却无法在体制内实现利益转化的人,如陈东升、陈峰;再往后步前人后尘的众多追随者,诸多无名氏,在商海中摸爬滚打,却总也上不了岸……

在种种不同类型的下海知识分子中,王志纲认为自己走出了一条不一样的路径:下海但不经商,在实现知识分子理想的过程中获得了经济收益。他曾经是甘肃社科院从事经济研究的学者;更熟为人知的身份是新华社的记者,曾直指中国问题,被国家领导人请到中南海当面商谈;然到1994年新闻环境发生变化,他毅然下海,他的下海曾被新闻界的同行叹为"南中国首席社会经济评论家从此缺席";在此后的十七年里,在迷茫中不断调试,最终以战略家的身份带出了一个民间智库团队,深入参与到众多极具社会影响力的项目之中,并且不断推出研究著作,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第三种生存"之路。

(陈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