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汝瑰上将 郭汝瑰:卧底将军的传奇人生

2017-12-19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郭汝瑰准备尽快回四川,他命令新任二三三师师长赵德树带着已招募到的1000余人,由浙赣路去宜昌,再乘轮船去四川,并要求赵德树:"每到一个地方就去伤兵医院这样给我喊:'要回四川的,快来跟我们回去.'四川伤兵思乡心切,知道有这样的机会,一定会踊跃参加的." 果然,在赵德树带兵回四川的途中,招到了整整3个团有作战经验的老兵. 1949年2月4日,郭汝瑰带着参谋长许亚殷.军需王希尚乘飞机回重庆.郭汝瑰把军部设在南岸弹子石警官学校内后,便凭借天时.地利.人和的优势,利用各种方法扩充自己的部队.仅用

郭汝瑰准备尽快回四川,他命令新任二三三师师长赵德树带着已招募到的1000余人,由浙赣路去宜昌,再乘轮船去四川,并要求赵德树:“每到一个地方就去伤兵医院这样给我喊:‘要回四川的,快来跟我们回去。’四川伤兵思乡心切,知道有这样的机会,一定会踊跃参加的。

” 果然,在赵德树带兵回四川的途中,招到了整整3个团有作战经验的老兵。 1949年2月4日,郭汝瑰带着参谋长许亚殷、军需王希尚乘飞机回重庆。郭汝瑰把军部设在南岸弹子石警官学校内后,便凭借天时、地利、人和的优势,利用各种方法扩充自己的部队。

仅用两个月的时间,新建的七十二军就招足了两个师的兵员,加上同为陈诚派系的罗广文拨给的一个师,七十二军就拥有了3个师1个团,其中还有3个团是老兵,加上精良的装备,充足的给养,七十二军很快成为了四川的机动主力军。

为完成带兵起义的重大任务,郭汝瑰夜以继日进行着紧张筹划和积极准备,要为国民党政权在大陆的最后垮台敲响丧钟。

七十二军起义,粉碎了蒋介石“川西决战”的美梦 七十二军筹建工作进展顺利,5月,西南军政长官公署令七十二军移驻内江、沪州、宜宾一带,这一调动正合郭汝瑰心意。因为以七十二军4个师(加上后来成立的教导师),互为倚角之势驻守陀江和长江江防,东可以直逼重庆,西可以威胁成都。

且处于宋希濂的川鄂防线和胡宗南的川陕防线的核心部位,战略位置十分重要,加上宜宾处于四川西南角,对起义十分有利。为保住这一有利位置,郭汝瑰千方百计避免七十二军被调往他处。

郭汝瑰通过罗广文鼎力相助和西南军政长官公署内的陆大同学的支持,使西南军政长官张群正式委任他为“叙泸警备司令”。取得了川南4个专区1个市、30余县的地方行政权力,曾想把七十二军纳入自己防区的胡宗南,再也无法调动身兼地方行政要职的七十二军军长了。

不仅如此,这张“叙泸警备司令”的委任状,还给郭汝瑰提供了保护共产党人和无辜百姓的机会。 那时,每个警备司令都兼任党政军联席会议主席,而这个联席会议是专门捕杀共产党人的组织。

每月由主席召集行政专员、地方法院、县党部、保安司令、县长、部队军法处处长开会,审理屠杀共产党的案件。郭汝瑰把沪州专员兼分区保安司令的军统分子罗国熙置于肘腋之下,大小案件统交七十二军军法处去调查办理,不但警备司令部从未杀过人,连军警团联合办事处也没杀过人这就有效地保护了当地的中共地下组织和外围群众。

为使起义成功,郭汝瑰费尽心机,处理了一系列的人事安排问题,把七十二军主要的带兵军官都变成了亲信和可靠的人。

三十四师师长已由亲信柏恒担任,一零四师师长傅秉勋是他的堂妹夫,大革命时期原是共产党员两人关系一直密切。二三三师师长赵德树,原是青年军旅长,一次作战失利又误枪毙一个营长,本应受军事法庭审判,是郭汝瑰以作战厅长的身份,多方为其开脱才得以幸免。

赵德树为了报恩,总以郭汝瑰的马首是瞻,人前人后均称郭汝瑰为“大哥”。教导师师长肖烈原是个县长,并无带兵打仗的经历,因此很敬重、佩服郭汝瑰,对他惟命是从。

下面的团长、营长也都作了相应的处置和撤换,就连军统必定插手的政治处,郭汝瑰也早早地安排了任廉儒之弟任逖猷和亲信黄阴渠任正副处长,其他人一时挤不进来。 为了万无一失,郭汝瑰反复地把手下的军官一一进行排队分析,思来想去唯一觉得身边的参谋长许亚殷还放心不下。

在探知许想上山打游击以待第三次世界大战时,便顺势派许去沪州西南角的长宁指挥所经营“游击据地”。参谋长一职由亲信徐孔嘉接任,既为身边拔去了一颗钉子,以减少毛人凤等军统分子对郭汝瑰部的注意和捣乱。

当解放军第二野战军攻入贵州,锋芒直指重庆时,蒋介石这才判明解放军的主攻方向不是沿川陕公路进入四川,遂叫国防部电令郭汝瑰为二十二兵团司令直接指挥七十二军、二十一军、四十四军和3个独立师沿长江、沱江,在宜宾、沪州、内江一带布防,企图阻止解放军渡江,以屏障成都。

一天,郭汝瑰电令一零四师师长傅秉勋来沪州军部,意欲商量起义之事。

当晚,郭汝瑰、傅秉勋、徐孔嘉3个大革命时期的老战友,促膝长谈,无意中竟侃出一个惊天动地的设想――活捉蒋介石。 他们的设想是:重庆已是兵临城下,蒋介石必将很快离开。让傅秉勋挑选一个亲信团,驻守江津的长江北岸,尽量靠近重庆白市驿机场,和重庆行营机要室保持密切联系,准确掌握蒋介石离开山洞林园住所的时间,等他的座车走到半路,事先安排好的爆破组便炸毁退回山洞的桥梁,同时以一个机枪班封锁通往成都的必经之地壁山的道路。

这样蒋介石既回不了山洞,也去不了成都,势必进入白市驿机场,靠近机场的这个团待蒋介石进入机场后,立即强袭空军警卫营,这个营毫无战斗力,极易消灭。于是蒋介石就成了瓮中之鳖。 3个老朋友的神侃本是一种设想,但如果傅秉勋认真干起来,设想就可以变成现实。

可惜混迹国民党官场多年的傅秉勋,不仅没有成为第二个张学良,而且通过西南长官公署把他的一零四师调去了成都,与郭汝瑰分道扬镳了。 11月初解放军杨勇兵团经贵州直取川南,陈锡联兵团挺进川东。

见大势已去的蒋介石不得不于11月约日晚10时离开山洞林园,午夜乘车到达白市驿机场,夜宿中美号专机中。次日起飞时,由重庆海棠溪渡过长江的解放军离机场仅10余公里。

蒋介石对他的江山真可谓难舍难弃了。而傅秉勋丢掉了一个为人民立功的机会,兵败后逃往松潘,被解放军俘虏后,在一条小溪边自杀。 1949年11月30日重庆解放,12月2日解放军先头部队到达沪州罗汉场,在解放军第十军军长杜义德打电话给郭汝瑰接洽起义的过程中,电话线路被吓破了胆的电话局工作人员撤掉,不能继续通话,无法弄清解放军意图。

在这紧要关头,郭汝瑰当机立断,决定把七十二军军部及部队全部撤出沪州,全军退往宜宾,与驻宜宾的二三三师汇合,并集中所有部队以保证起义成功,撤除泥江、长江的江防,敞开沪州大门,让解放军畅行无阻,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直捣成都,粉碎蒋介石集中胡宗南部队在西南与解放军决战的企图。

郭汝瑰离开沪州前,命令释放了监狱里的全部人犯,才率部向宜宾进发。6日到达南溪,乘船逆江而上。8日,除一零四师外,七十二军的所有部队到达了宜宾。 9日,郭汝瑰认为时间已十分紧迫,准备也基本就绪,是行动的时候了,于是召开全军团长以上军官会议,先作引导性发言:“解放军已攻人四川,政府军己完全垮了,失败已成定局。

这几天,有人对我说这仗不能再打了,今天召集大家研究究竟打不打?这关系到我军几万将士的生死存亡。

打,就只剩下一个忠义的名声,留下无数孤儿寡母,请大家尽管谈,意见一致,才能步调一致。”说完,把目光投向赵德树。 赵德树见郭汝瑰不部署作战,而问大家仗还能不能打,心里己明白了八九分,于是站起来说:“仗确实不能再打了,一打,我们就完了,干脆和了吧!

” 于是郭汝瑰接着赵德树的话说:“国家一败如水。败兵之将,谁还会与你议和?如果不打,只有起义。不管打也罢,起义也罢,都由我指挥,在这生死关头,我绝不能丢下大家不管,是生是死,我都和大家一起。

” “还是军长高明,知道起义,我们就起义。”赵德树顺势把话挑明了。 团长张纬也表示了赞同。另一团长吴让却横眉竖眼地吼叫了起来:“养兵千日,用兵一时。丈夫还没死,就又想嫁人,我不赞成。” 经吴让一问,大家都沉默了。郭汝瑰意识到会不能再开下去了,便对大家说:“这个问题重大,各位下去再仔细考虑考虑,我们再作决定。”接着宣布散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