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香玉与马金凤之间的姊妹情谊

2017-07-07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常香玉和马金凤两位豫剧大师,尽管她们的艺术风格不一样,但你可曾知道,她们还是花样少女时期,就曾同台演出过<桃花庵>,解放初,也同唱过<五世请缨>(原来叫<十二寡妇征西>)一个唱段呢!请你先看一张照片,站在中间的常香玉和马金凤用不着介绍了吧!两人笑容可掬,从眼角里,从灿烂的笑容里,足以看出她们姊妹情谊是多么之深!(一)两人早期同台演出过<桃花庵>     在豫剧六大名旦之间,两人同台演出一出戏的少矣!我只记得常香玉和崔兰田早期同台演过一些戏,马金凤与阎立品同台

常香玉和马金凤两位豫剧大师,尽管她们的艺术风格不一样,但你可曾知道,她们还是花样少女时期,就曾同台演出过《桃花庵》,解放初,也同唱过《五世请缨》(原来叫《十二寡妇征西》)一个唱段呢!请你先看一张照片,站在中间的常香玉和马金凤用不着介绍了吧!两人笑容可掬,从眼角里,从灿烂的笑容里,足以看出她们姊妹情谊是多么之深!

(一)两人早期同台演出过《桃花庵》

     在豫剧六大名旦之间,两人同台演出一出戏的少矣!我只记得常香玉和崔兰田早期同台演过一些戏,马金凤与阎立品同台演过《打金枝》,与桑振君演过《蝴蝶杯·投衙》一折,再一个就是上面所说的常香玉与马金凤同台演出的《桃花庵》了!两人没有留下过多的资料,无法通过视频来见证这段历史了,只能通过一些文字,来寻觅她们的友情!

     关于她们的友谊,我一年前曾写过一篇博文,题目叫《豫剧大师陈素真、马金凤与<桃花庵>相关资料辑录》

解放后,马金凤和常香玉还经常同台演戏,两人一起到外地开会时,常香玉也总是要求“把凤妹和我安排在一个房间”。在对越自卫反击战期间,她们还一起到广西前线呆了一个多月,常香玉唱《花木兰》,马金凤唱《穆桂英挂帅》,鼓舞战士们的士气。

“平时她想我了就到洛阳来,到洛阳开会时也是先来看我。她一见我的面,总是先用力握住我的手,直到我疼得叫姐她才松手。然后就按着我的头,看我有没有白头发。常香玉的头发白得比较早,我的头发一直没有白,她一见我的面,就想看看我有没有白头发。”马金凤深情地回忆道。

     在常香玉的回忆录里,她称马金凤为“姐”,这里又以“姐”自居。她们孰大孰小并不重要,因为她们是同龄人,这里有时称“姐”,有时称“妹”,足见姊妹情深!

(二)两人同唱过一个唱段

     上世纪50年代末期,《十二寡妇征西》唱红了中原大地,不少豫剧团都演,不少名家都唱,常香玉和马金凤都演过这场戏。不过需要指出的是,常香玉的丈夫陈宪章专门为妻子改编了这出戏,更名为《五世请缨》,剧名文雅了许多,唱词也做了大手术,又加上常香玉领衔主演,使戏锦上添花,成了常派很有影响力的看家戏。

     而马金凤用的是老本子,且又不是她的拿手戏,所以常香玉的《五世请缨》远比马金凤的《十二寡妇征西》,影响要大得多。前者的《五世请缨》无人不晓,而后者的《征西》鲜为人知;戏迷传唱《请缨》者人数众多,传唱《征西》者却寥寥无几。

就是说,拿常的看家戏和马的一般戏相比,本身就不具可比性。这里我说她们曾在一出戏中,唱过同一个唱段,是想说明她们之间的姊妹情谊。不过也想通过一个共同演唱的段子,分析一下她们唱腔的特点。

     两个人同唱一出戏,应该能找到相同的唱段吧!其实不然,因为她们用的版本不一样,要找到完全吻合的唱段就成为不可能。但也有一个相近的段子,就是常香玉亲自演唱的“ 一家人欢天喜地把我来请”,和马金凤演唱的“忽听得我的小孙孙一声请”(或者都称为“先王爷封我是个长寿星”)。先看唱词:

 1、(常香玉饰演)佘老太君唱词:搀我来呀,

一家人欢天喜地把我来请(重复一次)。

佘太君我穿宅越院来到了前庭,

今天是老身我的寿诞庆,

杨府内五辈人满面春风,

年少人盼的是立功边境,

年老人我盼的是天下太平。

老身我今年活了一百单七岁,

我眼不花耳不聋,腰不酸我腿不疼,

先王爷封我是个长寿星!

2、(马金凤饰演)佘老太君唱词:

忽听得我的孙孙呀一声请,

后堂内走出来我佘氏皇封。

今天是老身寿诞庆,

杨府内老老少少喜盈盈。

大门结彩二门又挂红,

大白天明堂蜡烛耀眼明。

满朝文武都把那个彩礼送,

年老人我盼的是多延寿庚。

佘太君我活了一百单七岁,

眼不花,耳不聋,腰不酸来腿不疼,

天王爷封我是个长寿星!

继续听音频:

①常香玉原唱《五世请缨》“寿堂”一场唱段:“ 一家人欢天喜地把我请”

 ②马金凤《十二寡妇征西》“寿堂”唱段  :“忽听得我的小孙孙一声请”

     她们两人各是豫剧旦角流派的创始人,分别创造了“常派“和“马派”,一开口就能听出流派的特点来:一个热情奔放,另一个清新自然。

她们都演绎着一位耄耋之年的佘太君,虽已年老,但身体还好,所以在唱时,必须把握个“度”。过了,就不是老太君了。这里我要指出,常大师这段唱腔“度”把握得特别到位,不温不过,唱得巧,俏,也有几分媚,把老太君寿诞日喜庆之时,想起了杨门为国牺牲了十二位儿男,留下了十二位寡妇,但又看到杨门并没有绝后,在国家危难之际,又将挂帅出征的心境表现得充分无遗。

其唱词虽短,却唱得大气磅礴,又细腻入微,在烘托喜庆氛围同时,也流露出些许凝重,但在她的唱腔里丝毫没有“吼叫”之感。而她的弟子或传人唱这段戏,确有过分卖弄嗓音、技巧之嫌,咋听咋那么令人不舒服!

     常香玉的《五世请缨》虽没有录像,但全场录音齐全,而马金凤的《十二寡妇征西》只有三段唱腔。由于资料不对等,就很难再选一段别的唱段,来说明她们在同一出戏演唱同一唱段了。

     最后选用她们在“出征”一场中一个唱段,作为本文的结束。

常香玉原唱《五世请缨》“出征”一折 “见尔等一个个健壮英勇”

马金凤《十二寡妇征西》唱段之三:“出京来放罢了炮三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