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孟超个人资料简介】吴孟超与他的老师和学生

2017-07-06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核心内容:吴孟超个人资料简介,吴孟超(1922.8.31-),出生于福建省闽清县,著名肝胆外科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肝脏外科的开拓者和主要创始人之一,被誉为"中国肝胆外科之父".中华民国二十九年(1940年)进入同济附中,1949年毕业于同济大学医学院获学士学位,1991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2005年获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2011年5月,中国将17606号小行星命名为"吴孟超星".2012年2月3日,光荣当选感动中国2011年度人物.吴孟超是最先提出中国人肝脏

核心内容:吴孟超个人资料简介,吴孟超(1922.8.31-),出生于福建省闽清县,著名肝胆外科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肝脏外科的开拓者和主要创始人之一,被誉为“中国肝胆外科之父”。

中华民国二十九年(1940年)进入同济附中,1949年毕业于同济大学医学院获学士学位,1991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2005年获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2011年5月,中国将17606号小行星命名为“吴孟超星”。2012年2月3日,光荣当选感动中国2011年度人物。

吴孟超是最先提出中国人肝脏解剖“五叶四段”的新见解,在国内首创常温下间歇肝门阻断切肝法,率先突破人体中肝叶手术禁区,建立了完整的肝脏海绵状血管瘤和小肝癌的早期诊治体系。他主持建立了肝胆外科疾病治疗及研究专科中心,先后获国家、军队和上海市科技进步奖24项,出版《腹部外科手术学图谱》、《肝脏外科学》等医学专著19部,发表论文220余篇。

吴孟超有一套手保健操,一有空就做,以保持手的灵活。谈话时,他的双手常拢住茶杯,不停地转动着。大号茶杯衬托出活泛的手指,笔者同时发现了一个奇特的细节:吴孟超食指上关节向外弯曲,像个钩。这是天生的吗?吴孟超一笑,说这是一辈子用力拿手术刀的结果。说着把食指与中指一并,指尖已经永远并不上了。

吴孟超院士(左)与他的老师、中国科学院院士裘法祖(中)以及他的学生、我国第一个生物信号转导中心的创建者王红阳(右)在亲切交谈。新华网上海频道1月18日消息: 昨天,刚刚荣获“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的中国科学院院士、东方肝胆外医院院长吴孟超院士再次获得了总后勤部奖励的100万元奖金,表彰他在肝胆外科领域做出的杰出贡献。

昨天下午,庆祝吴孟超院士荣获“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大会在第二军医大学举行,吴孟超院士的老师、今年91岁高龄的著名外科学家裘法祖院士也赶到现场向弟子表示祝贺。吴孟超院士昨天表示,他取得成功最重要的一条是病人的信任和鼓励,所以他首先要向病人们表达感谢。

吴孟超院士作为上海市首个获得国家科技最高荣誉的科研工作者,此前获得了500万元科技奖金,其中个人可自由支配的数额为100万元,其余400万元可继续用于科研投入。昨天,总后勤部在向吴孟超院士颁发奖励证书的同时,还颁发了总后勤部匹配的100万元资金。

把手捂热后再撩起患者的衣服 时光似乎并没有在这位83岁的老人身上留下太多的痕迹。对这位中国肝胆外科的奠基人而言,旺盛的工作热情和坚定的创新精神始终伴随着他。

前晚,刚获得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的吴孟超院士在上海院士风采馆与市民进行了零距离的交流。吴老在两个小时的活动中精神矍铄,畅谈了我国创新之路上院士的责任。“是病人给了我力量与智慧!”昨晚,吴老的开场白使得一旁的弟子沈锋使劲地点了点头。

因为沈锋教授忘不了他第一次随老师查房的情景。某一年的冬天,吴老去给一个刚入院的农村患者查房。他到了病房后不是直接把手伸到病人身上去探摸,而是先把手暖热后再轻轻地撩起患者的衣服会诊。

“我从吴老师这儿学到的实在太多。”据了解,吴老对于学生的要求非常严格,有个学生的论文涉及到1000多个病例,他硬是与助手一例一例地逐一核查。肝癌为什么会向肺部或脑部转移?对于这位全球肝胆外科的大师级人物来说,脑中还有着许多科学的疑难问题。

在昨日的交流中,吴老表示其在该领域将继续深入钻研。“因为对于院士来说,科学研究是我们不可推卸的责任。”

据了解,吴老已先后在《Science》、《Nature》、《美国肝脏病学》等权威学术刊物发表过许多重要科技成果。这对于一位科学家而言已经是科研的巨大的丰收。但对于这些成就,吴老却不愿意谈得太多,因为他完全把这看作是一种责任。吴老表示,在现代的科学研究中,就算非常杰出的科学家也很难单枪匹马获得成功,因此能否领导一个科研团队尤其重要。作为领军人物,带领整个团队一起发展也是院士的责任。

据介绍,吴老带领他的科研团队,在肝胆肿瘤诊治与基础研究方面,获得了42项高等级的成果。其中,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1项,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2项,军队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2项,上海市医疗成果一等奖2项。而吴老的学生们也已经遍布全国,大部分已成为本单位的学科带头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