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姓系姜子牙后代藏身即墨

2018-02-25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对于国姓到底是从哪里来有很多种说法,其中有一种说法比较受肯定."国世晓是平度张家湾的一名高级教师,2004年国氏族谱续修时,他作为主编带领族人们完成了续修工作 .他告诉记者,1924年第一次续修完毕的族谱中记载,国氏其实是姜子牙后代当中的一个分支.据介绍,姜子牙的后代中,有一位名为姜治国的后辈,当时姜治国被称为"公子",其儿子被称为"公孙",而到了孙子辈由于称呼麻烦,便取了自己名字中的"国"字作为孙子的姓氏,因而国姓便产生了

“对于国姓到底是从哪里来有很多种说法,其中有一种说法比较受肯定。”国世晓是平度张家湾的一名高级教师,2004年国氏族谱续修时,他作为主编带领族人们完成了续修工作 。他告诉记者,1924年第一次续修完毕的族谱中记载,国氏其实是姜子牙后代当中的一个分支。据介绍,姜子牙的后代中,有一位名为姜治国的后辈,当时姜治国被称为“公子”,其儿子被称为“公孙”,而到了孙子辈由于称呼麻烦,便取了自己名字中的“国”字作为孙子的姓氏,因而国姓便产生了。

国世晓说,根据族谱记载,明永乐年间,岛城国氏第一世族人迁徙到了即墨的太祉庄扎根,最初来到即墨地区的只有三兄弟。他们在当地扎根后,国氏族人便在这里繁衍生息。如今即墨的国家泊子村,常住人口为1920人,有一半的人口都是国氏后人。周边的即墨大稻池村、马山等地也都有国姓族人分布。

据了解,国氏族谱第一次整修是在1924年,由十九世当中一位名叫国常政的老文化人负责续修。根据记载,当时的族谱已经十分破烂,资料也非常零散,国常政老人将这些资料收集在一起,重新进行了修订。第二次整修是在2004年。如今收录到族谱中的族人已达4000余人 。

“我们十多个人耗费了一年多时间,才将族谱修订完毕。”作为重修族谱编纂委员会成员之一的国立照告诉记者,当初打算重修族谱时,他们几个人一起到有国姓的村庄里寻找年龄辈分较长的愿意修族谱的老人 ,同时在国氏家族进行宣传并征求大家意见。最终经过挑选,在几位德高望重的老前辈的带领下成立了重修族谱编纂委员会,委员会又下设了几个小组,到每个有国字的家庭当中进行落实,从家里的长辈到孩子的基本信息进行收集,最后交给编纂委员会。

“俗话说‘有家就有族,有族就有谱’,在我们这些老一辈看来,族谱是一种文化传统,应该每隔两三代就增补修订,继续传承下去。”国立照告诉记者,族谱可以让村里的每个国姓人找到自己的祖宗辈分。而族谱续修完毕之后,不少在外地的族人也通过查询族谱找到了自己的“根”,有的干脆从外地回来定居,有的则逢年过节都要对老祖宗进行祭拜。

国立照说,去年他接到了一个电话,对方是一位60岁的国姓老人 ,老人说,从爷爷辈开始他们家族便从山东背井离乡到了吉林“闯关东”,之后便定居在了当地。父亲和爷爷去世后,老人年事已高,想要找到故乡以寄托哀思,但却已经无法从亲人口中得知自己的祖辈信息了。经过多方打听,老人联系到了国立照,最终通过族谱找到了“根”。

记者在国家泊子村采访时,不少老一辈的村民告诉记者,改革开放前,国家泊子村的木器业十分兴旺。当时村里有120多户人家,家家户户都做家庭式手工作坊,做出来的家具因为精美细致,在当时的即墨市十分出名。

国立照告诉记者,村里红红火火的木器加工业与村里流传的老祖宗的传说密不可分。

他告诉记者,当时流传说,老祖宗去世之后,族人在太祉庄搭起了宗庙 ,每逢春节祭祖时,族人们都要从各地赶来祭拜。如果来得太早,宗庙不开门,来得晚了又要罚跪。不少后人想要将老祖宗的塑像带到自己村里祭拜,为此发生了争执。在争抢过程中,国家泊子村的族人们拿到了塑像的身体,为了能有一个完整的老祖宗塑像,特意用木头雕刻出了其他器官。而在雕刻过程中,后人们慢慢学会了制作木器,最终在村里形成了一条产业。

国立照告诉记者,改革开放前,由于村里家家户户都会做木器,村里专门成立了一个木器厂。后来,随着机械化工艺的引进,传统的手工制作木器已经不能适应时代发展。有的族人转而经商,而村里一些有想法的族人们开始琢磨着,要继续将木器加工做下去,因而开始投资引进设备和工人,开设加工厂进行集中化机械化的木器加工。如今村头一排排整齐的小楼房,都是当年靠木器加工发家的族人们建起来的。

“像族里世字辈的国世帅,有自己的加工厂和销售店,规模也越做越大,现在不仅仅做木器,还做沙发、席梦思床。”国立照告诉记者,除了这种规模化加工方式,村里还保留着传统手工式的木器加工,今年75岁的族人国常军,带着儿子、女儿、女婿一起做手工加工,为一些企业和个体商户们做办公桌椅等,现在也在即墨市家具商场里有专卖店,生意也不错。(记者 陈界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