岔巴子田克兢 “岔巴子”田克兢分享“人生之最”:双亲去世当天仍要坚持演出

2017-09-10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长江日报融媒体讯(记者宋磊 余坦坦 罗斌 通讯员卢锦锋)在武汉,"岔巴子"田克兢几乎无人不知,其独具个人风格的"独角戏"将武汉的社会万象.城市巨变演绎得风趣幽默,由他塑造的"岔巴子"形象,将武汉人热情.豪爽.直率的个性表现得淋漓尽致.6月3日,著名喜剧表演艺术家田克兢登上由长江日报与武汉市民之家联合主办的市民大讲堂第167期,讲述自己在武汉"戏码头"上摸爬滚打的"人生之最".长江日报APP和长江日报头条号现

长江日报融媒体讯(记者宋磊 余坦坦 罗斌 通讯员卢锦锋)在武汉,“岔巴子”田克兢几乎无人不知,其独具个人风格的“独角戏”将武汉的社会万象、城市巨变演绎得风趣幽默,由他塑造的“岔巴子”形象,将武汉人热情、豪爽、直率的个性表现得淋漓尽致。

6月3日,著名喜剧表演艺术家田克兢登上由长江日报与武汉市民之家联合主办的市民大讲堂第167期,讲述自己在武汉“戏码头”上摸爬滚打的“人生之最”。长江日报APP和长江日报头条号现场直播了本期市民大讲堂,截至昨晚8时,点击量已达74593人次。

最欣慰:抬桩的观众对本地演员特别厚爱

“我是武汉文艺圈中最幸运的人,因为有一群抬桩的观众。”田克兢说,武汉人淳朴、热情,对本地演员呵护有加,这是他从艺40多年最觉得欣慰的事。

田克兢说,平时经常有市民认出他,热情向他打招呼,但很少叫他名字,叫得最多的是“岔巴子”,还有他的其他角色,如“田太婆”“老馋”“麻厂长”。田克兢不但不介意,而且很高兴。“老百姓认可角色,比认可演员更值得让人欣慰。”

十多年前在汉参演的一次大型演出令田克兢终身难忘。那次演出大腕云集,演出接近尾声,当冯巩、已故歌手高枫把舞台气氛推到高潮时,田克兢在一边犯了愁,“看得心慌,怎么接得上气啊!”

令田克兢没想到的是,当他走上舞台时,武汉观众给他的欢呼声比给前两位大腕的更热烈。演出中,他不断被观众要求返场,演出结束后,还在台下被观众簇拥。“武汉人对曲艺演员特别厚爱,所以,我为武汉人演得‘倒’在台上都愿意。”

最骄傲:“奖杯可以用筐子装”不如在央视为武汉代言

田克兢说,多年来,他把全国曲艺奖项几乎拿了个遍,奖杯可以用筐子装,但这些都不值得他骄傲。

十多年前,央视《见证》栏目制作《找乐》特辑,在全国选定10个城市,以地方艺术家为主角,通过艺术家的成长讲述城市的文化艺术发展。在武汉,节目组锁定了田克兢为主角。“这是档有底蕴和深度的节目,选中我代表武汉是我的荣幸。”

在节目中,田克兢讲述了他从业余演员到专业演员的艺术之路、著名曲艺家夏雨田忘我的创作态度,还将老武汉的风俗人情一一道来。节目在央视播出后反响不俗,那段时间,田克兢的手机经常收到大量观众短信,很多短信称,武汉人因有田克兢而骄傲。“我也一直为上这档节目而骄傲,因为我能为武汉这座城市代言。”

最痛苦:为设计一个笑料苦想半个月

“作为一位喜剧演员,不能让大家笑起来最痛苦。”田克兢说。

在创作方言喜剧《海底捞月》时,田克兢为“扫盲”一段如何产生笑料而冥思苦想。时值盛夏,主创人员都打着赤膊,摇着扇子,伸着舌头,痛苦思考,这样的情形持续了半个多月。“喜剧创作相当辛苦,为了一个笑点,能让人茶不思饭不想,痛苦啊!”

一次,田克兢接到命题创作任务,写一部歌颂女劳模的幽默独角戏,令他很是头疼。“喜剧大多很少塑造正面人物,很难产生幽默效果。”

无奈之下,田克兢到这位女劳模的家中拜访,但只有她婆婆在家。谈起自己的儿媳如何忘我工作、不计较个人得失,婆婆便心生怨气,出言不逊,这启发了田克兢。在最终成形的独角戏中,田克兢扮演这位婆婆,以婆婆埋怨儿媳“傻”,既凸显女劳模的可贵精神,又产生强烈喜剧效果。

最遗憾:双亲去世当天仍要坚持演出

“双亲去世都在我演出的那天,这是我最大的遗憾。”田克兢说,父亲离世的那天,他在排练场接到噩耗,当时,他排练的独角戏《邻里之间》次日就要参加全国比赛,如果放弃,之前所有努力都将化作泡影。当田克兢不知所措时,他母亲对他说:“去演吧,爸爸会原谅你的。”

《邻里之间》开场需要田克兢开怀大笑,这对当时的他来说,表演如同利剑穿心,但他仍忍住悲伤,高水准地演完。《邻里之间》获了奖,田克兢却大哭了整整一个月。

母亲去世那天,已经到达演出现场的田克兢接到姐姐的电话后,忍住悲痛说:回来再说吧。

“当一个喜剧演员就是这样,为了不让观众失望,再大的悲伤也要忍住。”田克兢说。

互动

坚决不改用方言表演

昨日,一位参加市民大讲堂的观众向田克兢提问:用武汉方言表现的曲艺节目如何才能产生全国影响力、让全国观众喜爱?

“方言包含着我对这座城市的爱,我坚决不改。”田克兢透露,1994年,他的《吃不了兜着走》在全国获奖后,央视曾有导演建议他,把这部戏的台词改成普通话,但他拒绝了。多年来,他到国内参加各种演出、比赛,甚至出国表演,一直坚持用武汉方言,“方言代表一个地方的文化,有人情、有底蕴,方言曲艺最有地方特色。”

《吃不了兜着走》中,田克兢说着一口流利的黄陂话,以致让很多人误以为他是黄陂人。田克兢说,这些年,当这部黄陂话独角戏在美国、澳大利亚等国演出时,当地华人不管是不是武汉人,都会非常喜欢,很多华人感觉表演非常亲切,演出结束后,他们纷纷要求与田克兢合影。

田克兢还告诉观众,不久前在新加坡演出时,他一口气演了6个武汉方言段子,几位祖籍武汉的老年华侨深深感染,不禁泪流满面,并握着他的手称,勾起了他们儿时的武汉回忆。“方言有乡音、亲情,带着泥土的芬芳,温暖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