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时轮娶姊妹 艳福不浅:开国上将宋时轮为何能娶到两姊妹为妻?

2018-02-13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开国上将宋时轮,一生有过三位妻子.其中最为人津津乐道的是他先后娶了两姊妹为妻,可谓是"艳福不浅".宋时轮与原配邹氏,两人1925年结婚,1927年离婚,婚后生有一女宋兰英.宋时轮第二任妻子郑继斯历来是个好内助.宋时轮去抗美援朝时,劝刚回到自己身边的女儿宋兰英姐去参军,于是宋兰英姐改名宋志先,报名参军去朝鲜.但是走到东北出车祸,宋志先的腰摔坏了,住了几个月的医院,去不成朝鲜了,只得回来找后母郑继斯.郑继斯无微不至地关心她,找保姆给她带孩子,安排她上学学文化,不断给她讲革命道理,提高她的认

开国上将宋时轮,一生有过三位妻子。其中最为人津津乐道的是他先后娶了两姊妹为妻,可谓是“艳福不浅”。

宋时轮与原配邹氏,两人1925年结婚,1927年离婚,婚后生有一女宋兰英。宋时轮第二任妻子郑继斯历来是个好内助。

宋时轮去抗美援朝时,劝刚回到自己身边的女儿宋兰英姐去参军,于是宋兰英姐改名宋志先,报名参军去朝鲜。但是走到东北出车祸,宋志先的腰摔坏了,住了几个月的医院,去不成朝鲜了,只得回来找后母郑继斯。

郑继斯无微不至地关心她,找保姆给她带孩子,安排她上学学文化,不断给她讲革命道理,提高她的认识,鼓励她入党。宋志先很快具有了中学文化程度,并入了党,成为国家干部。

宋时轮后来又娶了郑继斯的亲妹妹郑晓存做自己的第三任妻子。当时宋时轮已经62岁了,郑晓存还只有29岁。不过两人婚后生活十分和谐,后来还育有一子,名叫宋百一,源于两人得子是年龄加起来110。

阻止粟裕写回忆录内情

王希先曾任人民解放军定海守备区参谋长,后调任军事科学院战史研究部一处研究员、副处长,专门研究土地革命战争史。

1977年7月,被借调到军事科学院第一政委粟裕处帮助其撰写回忆录近五年时间,直到1982年1月因粟裕病重和其他原因才离开。此后,继续研究粟裕,后来写了《在粟总身边》、《我写名将粟裕》等文章,披露了一些鲜为人知的事情。

(一)萧克、粟裕互相尊重

1979年1月11日,粟裕应军事学院(即后来的国防大学)院长萧克的邀请到该院高级系讲课,内容是著名的《对未来反侵略战争初期作战方法几个问题的探讨》。院方领导很重视,学院的领导和有关部门的领导都参加了,萧克院长亲自陪粟裕登上讲台,并讲了话。

他说,这次请粟裕同志讲课意义重大。还说,粟裕同志是位老兵,军事理论和实践都很丰富,希望大家都要认真学习。粟裕在萧克讲话时插话说,你也是个老兵,你当支队长,我当政委。

(二)粟裕说:华野有6个头等纵队

粟裕回忆华东野战军有6个头等主力纵队。他说:“华东野战军有六个头等主力纵队,即第1、第3、第4、第8、第9、第10纵队(后来分别改编为第20、第22、第23、第26、第27、第28军),其中第10纵队稍弱一些,但仍可算作是头等主力。

另五个头等主力纵队的战斗力不相上下。这六个纵队都能攻善守,但又各有所长。第1、第4纵队善长野战,第3、第8、第9纵队善长攻坚,第10纵队善长防御。”

(三)宋时轮试图阻止粟裕撰写回忆录

1981年10月,因粟裕病情未好转,整理回忆录的工作基本停止。王希先想调动工作,试探着向楚青说,请求调回南京军区或武汉军区(其时张才千任司令员,他希望王希先去那工作)。楚青向粟裕反映后,粟裕表示可以考虑。

王希先便向军事科学院政治部干部部反映,但时任院长的宋时轮不同意调动,并指派政治部副主任找他谈话,内容为:

一是不能离开军科,可以回到本院另外安排工作;二是党委首长对他很关心,可担负更重要一些的工作,但要离开粟裕那里,回来给我们作事才行;三是要回到院里来工作,他们不好提这个意见,要王希先自己向粟裕提出来。

王希先听了政治部副主任的话很生气。他要求下部队去,是想离开这个是非之地,不是为了那一官半职。如果他离开粟裕那里回军事科学院来,这不是他的本意,这样做也对不起粟裕老首长,所以他仍坚持回南京军区或去武汉军区,并反驳了政治部副主任关于“回院来为我们做事”的话。

王希先问他:粟政委为国防建设呕心沥血地总结历次革命战争的经验和研究未来战争的作战方法,恐怕不能说不是院的工作吧,粟政委与院里还能分开吗?政治部副主任无言以对,但仍拖着不办。

无奈之下,王希先又请求粟裕给党委写封信,粟裕答应了,但宋时轮接信后还是不表态。因此,王希先只好直接给宋时轮写信,开门见山地请求调走,并询问他对粟裕政委的信是同意还是不同意,也应表个态。

在此情况下,宋时轮才交代政治部让王希先走。这件事翻来覆去拖了很久,光政治部管干部工作的副主任和干部部长找王希先谈话就不下十几次。直到1981年12月下旬,王希先才获准离开,被分配到南京军区司令部研究室。

(四)华野外线出击一线部队指挥存在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