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雪松证监会 用责任和担当书写无悔人生——记连云港监狱一监区监区长王雪松

2017-09-05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王雪松,男,1990年7月参加工作,历任社区副主任.监区教导员.监区长,现任连云港监狱一监区监区长.2010年底,该同志由教导员岗位调整为监区长兼党支部书记,能迅速投身新的岗位,加强管理创新,各项工作在较短时间内有了显著发展,监区秩序稳定,罪犯改好率逐步上升,监区外协劳务稳居全监前列.认真落实安全管理,近三年排除重大安全隐患20余个(处),对民警提醒谈话100余次.强化执法管理,近三年组织办理减刑假释案件240余件,均实现"零举报"."零投诉".深化教育改造,参与转

王雪松,男,1990年7月参加工作,历任社区副主任、监区教导员、监区长,现任连云港监狱一监区监区长。2010年底,该同志由教导员岗位调整为监区长兼党支部书记,能迅速投身新的岗位,加强管理创新,各项工作在较短时间内有了显著发展,监区秩序稳定,罪犯改好率逐步上升,监区外协劳务稳居全监前列。

认真落实安全管理,近三年排除重大安全隐患20余个(处),对民警提醒谈话100余次。强化执法管理,近三年组织办理减刑假释案件240余件,均实现“零举报”、“零投诉”。

深化教育改造,参与转化监狱挂牌顽危犯9人,直接转化4人,罪犯遵纪守法率达到99%,2014年8月刑满释放人员刘XX专门写来感谢信,近3年有100余名罪犯获得国家及连云港市认证的初(中)级技能证书。

抓班子带队伍,班子团结协作富有战斗力,队伍建设成效显著。近年来累计有3人被提拔为科监区领导,13人受到省局和监狱表彰,2人被省局授予三等功,无1人因违规违纪被处理。以身作则,旗帜和引领作用得以发挥,先后拒吃请5次,拒收礼3次,2014年放弃节假日20余天。先后被省监狱管理局评为“十一五”期间“平安监狱建设”先进个人,监狱好警察标兵,荣记个人三等功。

有一种坚守叫责任,有一种品质叫担当。他,现年44岁,1.68的身高,长长的眉,明亮的眼眸,脸上挂着丝丝笑意。走近他,儒雅的气息扑面而来。

他,曾是一名人民教师,现是一名监狱人民警察,自1990年参加工作至今,经历了办事员、教导员、监区长等多个工作岗位。

他所带领的监区先后获得集体三等功、省局5S管理示范车间等荣誉;所在党支部连续2年被评为厅直系统先进基层党支部;本人荣立个人三等功2次,被评为省厅直系统优秀党务工作者、优秀共产党员等。

面对成绩,他从未驻足,且明白未来更需砥励前行。人生是海,事业如潮,他愿当一名弄潮儿演绎精彩。他就是连云港监狱一监区监区长王雪松。

坚守工作底线

监狱行刑是捍卫刑事司法公正的最后一道防线,监区执法工作是监狱行刑最基础最关键的一道“关口”。作为监区长——一个对200余名罪犯的减刑、假释、暂予监处执行等有重要责任的监区领导,他深知把这道防线守好,使其固若金汤,最大程度折射公平正义法治的光辉,是他义不容辞的责任,也是工作底线。

2010年春节前夕,王雪松一如既往骑着陪伴他24年风雨的“凤凰”二八大杠自行车上班。当行至场区西大门时,路边一对老夫妻带着一个孩子拦住了他,操着山东方言问他是不是王雪松监区长。在得到肯定答复后,老人迅速用那黝黑干瘦的手拽住王雪松的自行车,激动地说:“我们可找到您了,我们昨天就来了,到处打听,听说在这能等到您,听说骑最破自行车的人就是您……我儿子在这里坐牢,他都来3年多了,老婆早跟人跑了,还留下这个娃。

”老人指指身后六七岁的小女孩继续说:“我们家穷,儿子偷东西被抓了进来,您能不能早点放他出去,这是我们的一点心意,请您一定要收下。”说话间,老人从兜里掏出一个用报纸包好的纸包,塞在他的车篮里。看着两老一少,王雪松心里很不是滋味——他想起了自已的父母和女儿。

王雪松语重心长地说:“老人家,你送的东西我真的不能收,单位有规定,要是收下你的东西,我自已要被处理,你儿子更要受影响。不过你放心,我父母的年纪也像你们一样大了,我理解你们的心情。

我会教育好你们儿子,让他知道外面有人盼着他早点回去,只要他表现好,就能减刑早日回家……”未等他说完,老人就搀着小孩快步离开了,任怎么喊也不回头。看着身旁人来人往,王雪松只好带着纸包去单位。

回到办公室后,王雪松清点了纸包里的现金,是5000元钱。他拨通了杜犯弟弟的电话询问得知,这5000元钱是杜犯父母卖了2头猪和一些粮食才凑齐的。王雪松直接找来杜犯,把这个情况告诉了他,并对他真诚地说:“你在这里改造已经3年多了,总体表现都还不错,又拿到了监狱改造积极分子,应该说减刑希望很大。

你父母真的不容易,他们的心情都在这5000元钱里了,现在我直接给你上大账,希望你不要辜负父母的心意。改造没有任何捷径可走,你要踏踏实实改造,早日回到家人身边。”听完王雪松的话,杜犯早已泪流满面,从此改造更加积极,2010年底被依法减刑1年4个月。

春风化雨总关情

罪犯非天生犯罪人,多是因为各种原因、际遇走上歧途。把这些人的“善”性充分激活,抹去“恶”的因子,让他们迷途知返、改过自新,重新找回做人的尊严,是王雪松孜孜以求的目标。多年来,王雪松用春风化雨般的真情,使一个个迷途浪子走向新生。

2009年4月,时任教导员的王雪松在监区接收新分流罪犯时,发现有一名罪犯行走困难且驼背。他把这名罪犯喊到身边,仔细询问了身体和家庭情况,得知这名罪犯姓姚,26岁,因患有强直性脊柱炎导致行走困难,家人嫌弃他,对其不管不问,他如今入狱,更是无依无靠。

此后,王雪松对该犯格外关注、关心。5月初,他在清监时发现姚犯在日记中写道:家人不要我了,病痛又折磨着我,我这样的人,活着还有什么意义,不如死了算了。王雪松看在眼里,急在心里,经常找该犯谈心教育、带他就医。

考虑到姚犯睡觉腰不能伸直,还专门为其订做了一个枕头。中秋节那天,王雪松给姚犯带来一盒月饼。姚犯接过月饼,听着王教导员祝福、鼓励的话语,热泪夺眶而出,哽咽着说:“谢谢教导员,您对我这么好,我拿什么报答您呢?”王雪松说:“只要你安心改造,重新做人,我就放心了。

”从此,姚犯再也没有流露出轻生的念头。鉴于姚犯病情严重,2010年底监狱将其调至老病残监区服刑,但是王雪松始终没有忘记他,隔三差五去看望他,有时还带上生活日用品,时间一长,到底去了多少次,连王雪松自己也记不清了,就这样一直到2011年6月姚犯刑满出狱……

2014年5月的一天下午,王雪松(已任监区长)下班后骑上“凤凰”自行车准备回家,多远就听到有人喊:“王教导员!王教导员!”王雪松远远望去,发现曾经服刑的姚某正西装革履地站在监狱大门口喊他。经谈话得知,原来姚某刑满释放后,经多方治疗病情得到好转,并通过自身努力开了一间网吧,如今成了家,有了一个可爱的女儿,日子过得挺美满。

但几年来,他一直惦记着当年的王教导员。姚某说:“没有您在病床旁陪伴我度过最痛苦的17个星期,没有您的教育和挽救,就没有我的今天,是您给了我第二次生命。如今,我是专程来说一声‘谢谢’的……”

甘做指路明灯

青年是事业的未来。作为监区领导,王雪松深知“带队伍、育人才、促发展”的责任与压力。监狱工作要求高、标准严、压力大,不少“80”、“90”后民警初次走上工作岗位很不适应,有的甚至因为工作出了点小问题而产生畏惧和逃避心理。王雪松愿做一盏指路明灯,积极对青年民警进行传帮带,让他们尽快适应工作环境、茁壮成长。

2013年12月的一天,罪犯张某在车间未经民警同意打开中央空调吹鞋子,被工作一年不到的民警小吴发现。小吴对其教育和批评,并根据计考规定作出扣分处理。张犯认为处理偏重,同小吴争论起来,理由是“连续阴雨天,鞋刷了以后不干,穿着脚丫都烂了,开空调吹干也是迫不得已”。

小吴不顾张犯辩解,责令其次日在监区罪犯大会上作检查。张犯感到非常委屈,眼泪在眼眶里不住打转。王雪松得知此事后,与小吴进行了一次深入交谈。他告诉小吴,做罪犯教育改造工作不能简单生硬,让罪犯真正服你、尊重你,要讲究方法艺术,张犯违规使用空调,不能对其一处罚了之。

民警小吴听后若有所思。王雪松安排小吴通知监区所有罪犯等天气好时集中将鞋子、被子拿到操场上去晒,并观察张犯的反应,视情做好跟踪教育工作。

第二天,天气放晴,监区罪犯欢欢喜喜忙着晒鞋子、被子,张犯也满脸笑容。当天晚上,王雪松又指导小吴对罪犯开展讲评教育,重点点评了张犯的改造表现,给予适当鼓励,并重申监规纪律,罪犯对小吴的讲评报以热烈的掌声。

青年民警工作起来风风火火、有冲劲,但有时忙于工作,也会忽视小节,办公桌的卫生个把星期都不打扫,桌子上蒙着一层灰尘,一些办公资料也随处乱放,既影响办公室美观,又不安全。王雪松发现后,决定改变他们的这些粗枝大叶的不良习惯。

他以后上班每天必做的一件事就是查看民警办公区,看到哪个办公桌乱了,就亲自整理,值班室的地面脏了,亲自打扫。“一把手”不声不响地干活,让一旁的青年民警坐不住了,他们纷纷上前抢着干。王雪松的身先示范,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周围的青年民警。如今,青年民警经常说起一句话就是:“做人做事要学王监区长。”

对家人有些愧疚

多年来,王雪松一直默默奉献、无怨无悔,但对家人却有太多的遗憾和深深的愧疚。

2014年春节前,王雪松妻子因子宫肌瘤需要手术。手术前,主刀医生专门打来电话:“手术的情况比手术前预料的复杂,希望你对我们的方案作出选择和决定。”王雪松正忙于处理一项紧急任务,实在抽不出时间去医院,无奈地对医生说:“拜托你们了,请按你们最优的方案来吧,我都同意和认可。”医生当时就在电话里责备他,可是有谁知道他内心的纠结和牵挂……

一个星期后,妻子出院,王雪松去接她,望着憔悴的妻子,他说:“对不起,让你受委屈了。”温柔贤惠的妻子忍着眼泪,说了一句:“我能理解你。”听了妻子的话,王雪松的泪水再也忍不住掉了下来。王雪松深深知道“理解”二字的分量,不过他更明白,既然选择了监狱人民警察这个岗位,就要承受更多的担当和付出,而家庭和工作有时真是不能兼顾的平行线。

有一种潇洒叫坚守,有一种执着叫无悔,有一种风采叫从容。如今的王雪松虽然已两鬓斑白,但依然保持着高昂的工作热情,在通往监区的道路上,几乎每天都能见他骑着那辆近30年未换的二八大杠自行车来回穿梭,用对监狱事业的责任和担当书写着无悔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