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善友互联网世界观 李善友:你想成就大事业 必须跳出系统 | 互联网世界观

2018-02-01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导读>5月9日全天,中欧商学院教授.中欧创业营发起人李善友来到深圳,走上颠覆式创新研习社的讲台,主讲<新科学与互联网世界观>,以下为精彩实录,分上.下两部分,由颠覆式创新研习社整理而成.演讲:李善友来源:颠覆式创新研习社大家可以看到,我们今天的题目与以前不一样,叫<新科学与互联网世界观>,为什么换成这样一个题目?因为全人类都在从工业时代向互联网时代大移民,在这个移民中,我们最需要改变的是思维.我希望研习社的同学,听了我的课以后,能了解这个社会的底层代码.你想成就大事业

<导读>5月9日全天,中欧商学院教授、中欧创业营发起人李善友来到深圳,走上颠覆式创新研习社的讲台,主讲《新科学与互联网世界观》,以下为精彩实录,分上、下两部分,由颠覆式创新研习社整理而成。

演讲:李善友

来源:颠覆式创新研习社

大家可以看到,我们今天的题目与以前不一样,叫《新科学与互联网世界观》,为什么换成这样一个题目?因为全人类都在从工业时代向互联网时代大移民,在这个移民中,我们最需要改变的是思维。

我希望研习社的同学,听了我的课以后,能了解这个社会的底层代码。

你想成就大事业,必须跳出系统

歌德尔在1931年提出了不完全性定理,指出任何一个系统如果想有效运作,一定是有边界的。突破了这个边界,这个系统就失效了。

而事实上,这个系统有bug,你也能够意识到它的存在,但是你解决不了这个bug,怎么办?只有从原有的系统跳出来,到一个更大的系统。

举一个例子,1400年之前,所有人都认同地心说,到托勒密时,地心说已经有了非常复杂的模型。哥白尼说,不对劲,有一个数据代进去解不了。后来,哥白尼提出了日心说,这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跳出地球来看地球。

就像我的老师王东岳说的,如果你将破绽指出来,你就开始建立你的模型,哥白尼就是这样一个人,他指出了原有模型的破绽。

从这个例子可以看到,跳出原有系统是一件多么重要的事情,但是极少的人能够做到。

假如你想做一番与众不同的事业,像乔布斯一样,假如你想在这个世界里面留下你的印记,你必须跳出系统、跳出理论。

过去两三百年时间,我们生活在工商业时代,这个时代的管理方法叫科学管理,这是迄今为止我们认为的这个时代最重要的,也是唯一正确的管理方式。

如果歌德尔定理正确,科学管理的bug就是创新者的窘境。

为什么上世纪大的企业今天变为0了?不是他们的错,是他们遵循他们原有的体系,这就是创新者的窘境。跳出创新者的窘境我们今天必须进入一个更大的系统,它叫“互联网思维”。

连牛顿和爱因斯坦,都陷入了窘境

谈到科学我是外行,让我讲科学我只会讲管理。讲到科学,我从牛顿到爱因斯坦的例子开始,看他们如何跳出系统?

牛顿是科学史上最重要的人没有之一。亚里士多德说天上物体和规律和地上物体不一样。但是牛顿说no,他发现地上的苹果砸下来和天上日月星辰运转的规律是一样的。牛顿跳出了原有的思维系统。

爱因斯坦是牛顿之后第一个说牛顿错的那个人。他提出了相对论。他是如何跳出牛顿经典力学的理论的?

爱因斯坦在16岁的时候就开始思考,骑着一个光去追另外一束光,会是什么速度?10年之后,突然有一天,一个神器砸到他的脑袋当中,是速度不变,这就是时间相对论,如果运动速度越快,时间相对越慢。时间越快,速度越慢。

但牛顿的世界里面质量和能量是没有关系的,在狭义相对论里面,质量和能量是一回事,而且质量和能量之间居然可以相等,E=MC²。

地球上有60亿人,太阳系有8颗行星,银河里有2000亿颗恒星,宇宙也有1000亿个行系。爱因斯坦居然知道这么大的定律,难道不得不赞叹这是思维的力量吗?从爱因斯坦和牛顿的身上,我们也可以看到他们跳出系统的力量。

各位,伟大的牛顿已经深陷歌德尔窘境,爱因斯坦能否避免重蹈覆辙呢?没有。事实上相对论的bug是量子力学,上个世纪发现,相对论和量子力学根本不能融合在一起。

伟大如牛顿和爱因斯坦,都陷入了创新者的窘境,可见跳出系统何其难!你会陷入到你的惯性思维里面,你认为自己是正确的,而你陷进去你却不知道。

有一家公司从PC互联网跳出来,跳到了手机互联网,它是腾讯。除了腾讯之外,之前PC互联网时代所有伟大的 im 软件都死了。有的在互联网领域屡战屡败,跳出互联网,走向硬软件结合,取得了巨大成功,它是小米。

回到我们的主题科学管理上,它是我们今天这个时代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唯一方式?错。

我们想寻找这个时代的底层代码、这个时代的操作系统。如果从时代的底层代码和操作系统来看,我们今天的题目远远达不到互联网思维。

认知——从决定论到概率论

下面,开始互联网世界观三个部分的第一部分——认知。

先讲一个有趣的事情,光是粒子还是波?1704年,牛顿做了实验提出“光是微粒”。1856年麦克斯韦提出“光是电磁波”。1905年,爱因斯坦提出光量子的假设——“光是量子”。量子是什么意思呢?其实是波粒二象性。

人们之后明白,波和粒子在同一维度上是根本不可能是一回事的东西。但是,在更高维度上是一回事。

这里面提出一个方程,叫做薛定谔方程。薛定谔和爱因斯坦等科学家认为,这个波是一个实实在在的物质波,就像电磁波。爱因斯坦根本不可能接受说这个粒子有可能在这儿、有可能在那儿的不确定性。

这让爱因斯坦很恼怒。而无数的证据证明,爱因斯坦错了,量子理论对了,这个世界的确是不确定的。

海森堡26岁的时候提出今天赫赫有名的不确定性原理,P×Q>h/4。这个意思是说,你对位置测量得越准确,对它的速度就越不准确。换一句话说,对物品的状态是没有办法准确测量的。

客观测量突然坍塌了,海森堡告诉你这根本测量不了。那么这个定义最早的时候叫测不准原理,说这是测量工具的关系。但这是根本意义上的不确定性,跟测量工具没关系,根本状态是不能测量。

我们在使用旧的思想底座而浑然不知,经典科学的根基是测量,而新科学告诉我们,客观测量不存在。换一句话说,我们的科学底座已然不存在了,当然建立在科学底座上的世界观发生了变化。

如果我今天假设,牛顿科学是工业时代的底座,而量子科学是互联网时代的底座,那么我们就会得出结论:工业时代可以客观准确测量,互联网时代不可客观测量。工业时代底层代码是确定性,互联网时代的代码竟然是不确定性。

讲到这个时候,在座1600多名同学应该松了一口气,李教授你不就是要讲不确定性嘛,我早知道了嘛。有必定这么装逼、故弄玄虚吗?

我并不是讲现象层面和口语层面的不确定性,而是讲哲学和科学层面的不确定性。

请各位再深思一下,到现在为止我讲了底层代码对我们直接的体现是:基于牛顿经典科学的管理可能已经有了边界。牛顿科学底层代码是确定性的,科学管理的底层代码也是确定性的。

商业计划书有效吗?

我举个例子,“商业计划书”今天还有效吗?10年计划、8年战略今天还有效吗?确定性是工业时代的纽带,工业时代有相对稳定的环境、有足够多的数据、可以对未来进行准确的预测和分析。

用户需求是什么、我们的解决方案是什么?然后从A到B做一个计划出来,计划、执行、评估,然后A到B走,这是我们经典时代科学管理最简洁的一张路径图。确定的时代、在数据已知的时代,这是最有效率的一个办法。

BUT,互联网时代底层代码已经是不确定性的了。互联网时代破坏性创新有几个方面:一是市场是“不可知”的。每当我看到一个完美的商业计划书,完美到5年以后的销售数字、6年以后的销售数字,怎么可能?对于一个创业企业唯一把握的是现在的产品,你把握不了未来的。

创业有两个角度:第一是用户的需求或者是问题是什么?第二你的解决方案或者你的产品是什么?我们以为我们对这两个都知道,而大部分情况之下我们只是自以为知道而已。

我们今天创业过程是这样的,你从A做了一个复杂路线到B,遇到了一个坑,大部分企业倒掉了,少数企业发现错了,发现错了不但回到B,居然重新换了一个方向到C,连方向目标都改了。它怎么走呢?又遇到一个坑,大部分企业死掉了,它居然不回到C,又走到B。各位想想看,这是你们今天真实的创业情况吧?

阿里巴巴今天多了不起啊!几乎成为国民创业家代表。但是最初阿里巴巴什么都没做成,烧掉了几千万,直到2003年SARS火了之后电子商务乘势推出淘宝。

所以罗辑思维CEO脱不花讲了一段话,“今天占主流地位的传统管理理论,都是基于高度确定性的控制假设,未来是不确定性的,你必须学习用不确定性的方式来解决不确定性的问题,所有试图用确定性的方法去解决不确定性问题的尝试都是失败的”。

话很绕,想表达的意思是说,传统管理办法不灵了。

底层代码错了,一切就错了

我可以举两个例子,一个是畅游的管理,这曾经是中国第三大路由器公司,2012年引入卓越体系建设,尝试用工业化管控方式来管理网游公司。

举个例子,卓越运作体系的主要职责是帮助业务部门规范流程,将所有业务变成一种流水线式的业务。所以新游戏从提交到正式立项的过程也十分繁杂,制作人须提供的100多页PPT,同时根据用户研究中心制定的公司预估游戏上线的月收入。公司根据结果对团队和个人进行考评。结果公司亏损、股价大跌、CEO离职。

再看诺基亚,2007年的诺基亚市值1500亿美元,收入510亿欧元,净利润72亿欧元,手机出货量4亿部,全球市场占有率40%,是整个手机历史的顶峰期。But,2013年的时候以区区72亿美元卖给微软,2014年的时候微软甚至把诺基亚品牌都给丢掉了。

诺基亚为什么失败?有人会说诺基亚输给了苹果,有人说功能机输给了智能机,我认为是电信网输给了苹果所在的互联网。

诺基亚的所作所为全部拿出来分析,都是跟教科书上一模一样的。诺基亚时任CEO讲了一句话“我们并没有做错什么,但不知为什么我们输了。说完这句话,他掉泪了,所有高管都掉泪了。

诺基亚的失败,归根结底是在互联网时代依然使用工业时代的管理。底层代码错了,思想底座错了。

诺基亚以人为本,在这样一个思想底座变换的时代输掉了,难道你的公司比诺基亚管理更好?后人哀之不鉴之,亦使后人复哀后人也。

今天这个不确定时代唯一确定的思维方式,叫“不可知论”。不可知论是最高境界。不可知论是不是消极?不是。

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科斯提出,市场经济建立在两个深厚的认知基础上,第一承认无知,第二包容不确定性。

我们对世界的看法永远和真实的世界不一致,因为我们本身就是这世界的一部分。

所以在旧的时代可以作计划,在新的时代不能做计划,只能寻求认知。你所能凭借的已经不是现实,而是对现实的认知。

我今天要讲基于认知的创业方法论。你首先假设你所有的预测都是错的基础之上看。当你面对新的世界的时候,你首先要制定学习计划,而不是制定实施计划。

精益创业适合所有公司

我们再看精益创业,里面有一个假设验证,价值假设和增长假设,用的是“假设”。只有体验精益创业才明白为什么要做精益创业,因为未来只能假设,你去验证这个假设。

精益创业最重要的一个贡献是什么?就是MVP,即最小可实行产品。因为我不能对未来进行预测,我只能用最小化、可行产品行动起来。

在一个未知的世界里面,你要动起来,以最小步伐行动起来,对行动获得认知,获得更大的行动,再认知,再向前走。先把简单的事情做好、做顺,然后再做更复杂的事情。

我希望各位明白,精益创业并不仅仅是一个技巧,它实际上是那个时代的方法论。底层代码不断变化,你跟着变就可以了。

我们经常会看到这样几种现象,有些人一上来就把摊子铺得很大,恨不得面面俱到地布好局,有些人习惯于追求完美,总要把产品反复打磨到自认为尽善尽美才推出来。这些作法在实践中经常没有太好的结果,因为市场从来不是一个耐心的等待者,在市场竞争中一个好的产品往往是从不完美开始出来的。你怎么知道用户需要什么呢?你怎么确保知道用户需要什么呢?

我的建议是“小步快跑,快速迭代”,也许每一次产品的更新都不是完美的,但是如果坚持每天发现修正一两个小问题,不到一年基本就把作品打磨出来了。

硅谷这两年有一个重大的变化,就是从火箭发射式到精益创业式。火箭发射式是什么意思?发射之前必须什么都放好。你要想想看,假如螺丝没紧会怎么样?这就像我们开车,一开始走错了,怎么办?

传统创业心态“不成功,便成仁”,太可怕了。精益创业未必让你更成功,但是肯定可以大大降低让你成仁的概率。

有三个要点:

一是小公司不是缩小版的大公司,要探索与执行。

二是如果不接触真实客户,完美的商业计划书往往是没有用的。

三是没人能用五年计划预知未来。

讽刺不讽刺?如果在座的各位做十年计划或者五年计划甚至三年计划,痴人说梦啊!

举一个例子,微软。微软是典型的火箭发射式,微软每一年或每两年发布新的软件是不是也是这个浪潮?你看他的工程师,成千上万的工程师特别努力开发,问题是开发出来之后大家未必会喜欢。

我们看Facebook,大家还记得Facebook诞生前发生过什么事?扎克伯格很郁闷,喝醉了,想报复一下,自己进入到了哈佛宿舍系统后台,发起最漂亮女生的评选,可不是上市那一天宣扬的“Facebook要改变世界”。

我们现在说苹果,说它是火箭发射式,依靠天才人物的天才设计,万丈光芒。有谁看过2007年乔布斯iphone1发布的事情?当天,苹果只有5台,而且是龟速网速,也没有APP。但是,你看每年一款,苹果到了第六代,越来越好,你不觉得自己仅仅是换了个手机,你觉得苹果长大了。

软弱无知不是障碍,傲慢才是

总结:

第一个:精益创业可以省钱,但是最重要的是为了加快速度。

第二:是不是只适合互联网公司?错。它适合任何公司,只要它处于不确定性的状态。实际上今天美国一些大公司已经在全面引入精益创业思维。正是因为你要做一些大事,所以更要精益创业。

今夜酒店特价的任鑫说:“今天创业最大的浪费不是上班时间刷微博,不是花了广告费没效果,不是办公室租大了空在那里,而是我们辛辛苦苦组织团队、组织力量在开发这个东西没人用”。所以速度是创业公司最最重要的。

我们过去习惯隐形开打模式,自己关门开发出来,不让别人知道,出来之后一举天下之名,这种开发越来越不被看好。如果你的idea不被人知道,还能叫idea吗?而且你6个月前的idea和出来的一样吗?不一样。

《三体》说:“软弱无知不是生存的障碍,傲慢才是”。不要以为你的方案一定能解决用户的需求,你只是假装知道用户需求而已。有两方面:一是承认无知、二是不确定性,承认无知不是丢脸的,傲慢才是,现在往往是死于傲慢而不是无知。

游戏《刀塔传奇》的CEO王信文从腾讯出来后创业一年多,他讲了一句话让我印象太深了,员工说他老变,今天跟昨天说的不一样,他立即说:“对不起,我昨天错了”。一个80后近90后的小孩能够有这样的心胸多难得,你想想看,“对不起,我昨天错了”,因为不确定性。

我们说张小龙是中国今天最棒的产品经理,他对我们的改变还在我们的认知之上。他说,微信两个月以后什么样,我也不知道。他说,产品是演化出来的,而非规划出来的。微信的每个版本该做什么?都是等上个版本发布后才确定。我们不可能知道半年以后的产品形态,规划是骗人的。

我跟小米的人聊的时候,问你们在开发1的时候是不是开发2?他们说,哪里啊,我们全心做好1.这大大改变我的世界观。而微软,就是刚才的做法,同时开发。可是产品不是规划出来的,是演变出来的。

我看过郁亮的采访,他说:做战略框架是有用,而思考具体做什么东西是没有用的,我们很多人还停留在互联网之前的工业思维上。如果你一定要问我,你想做什么、有什么部署、今年要什么、明年要什么、后年怎么实现、十年的结构是怎么样的?我永远都不知道。

比如做教育的,原来是线下教育,规划可以到5年之后我有多少个教室。今天你会发现,原来的规划在今天变了。所以你最多有一个方向感,而不能有长期计划。为什么长期计划失败?可以看一下《失控》的这句话:“所有长期预测都是错误的”。

我们需要有正面意义的短视,在变化时代看得太远没什么,你不要忽视对短期、对眼前的预测。

我最近看到一篇文章,有一个媒体人采访深圳Uber的市场经理,采访最后一个问题是说,为什么Uber的逼格比其他打车软件似乎要高呢,你觉得要点是什么?

他说Uber没有任何长期计划,它只会去忙这一周的计划或者下一周的计划。很多活动从筹划到执行,基本只有一周的时间。只有这种灵活性能,所以人无法预测,并且有很多惊喜感,这个对品牌形象是有很大的提升。

很多人在商学院上课,开学第一天就知道接下来几年上什么课。但是我在中欧创业营,很多课都是提前一周确定。为什么?我要根据这一个月发生了什么样的事来决定。灵活性才能带来创新、带来创意。

创业营办到第四期,俞敏洪、王小川等七八个上市公司老总来创业营,。这哪叫创业营?是成功营。有人问你办第一期是不是想到了?我怎么想到呢?办第一期的时候踏踏实实办完就行了。理解这句话:“把眼前的事情做到极致,下一步的美好自然就会呈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