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贻芳简介 中国科学家王贻芳个人资料简历

2017-09-24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王贻芳,男,研究员,博士生导师.1984年毕业于南京大学物理系,现任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所长.2015年11月9日,王贻芳作为大亚湾中微子项目的首席科学家获得"基础物理学突破奖",这也是中国科学家首次获得该奖项.个人简历1984年获南京大学物理系原子核物理专业学士学位,同年为丁肇中教授选中,赴其领导的L3实验深造.王贻芳1992年获意大利佛罗伦萨大学博士学位.1991年9月至1992年6月在意大利国家核物理研究所任Research Staff(研究人员).1992年6月至1996年

王贻芳,男,研究员,博士生导师。1984年毕业于南京大学物理系,现任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所长。2015年11月9日,王贻芳作为大亚湾中微子项目的首席科学家获得“基础物理学突破奖”,这也是中国科学家首次获得该奖项。

个人简历

1984年获南京大学物理系原子核物理专业学士学位,同年为丁肇中教授选中,赴其领导的L3实验深造。

王贻芳1992年获意大利佛罗伦萨大学博士学位。

1991年9月至1992年6月在意大利国家核物理研究所任Research Staff(研究人员)。

1992年6月至1996年3月在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核物理实验室任Research Staff(研究人员)。

1996年4月至2001年2月在美国斯坦福大学物理系任Research Associate(助理研究员)。

2000年入选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2001年2月回国。

2013年入选国家“万人计划”杰出人才。

现任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所长,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国家实验室副主任,核探测与核电子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中国物理学会高能物理分会副理事长,中国核学会核电子学与核探测技术分会理事长,亚洲未来加速器委员会副主席,国际未来加速器委员会委员,全球华人物理学会理事。

主要经历

师承丁肇中

1984年5月,即将从南京大学毕业的王贻芳来到上海。在这里,他将参加丁肇中面向全国招收高能物理研究生的面试。

通过笔试进入面试的王贻芳第一次见到了影响他一生的导师——丁肇中教授。

“他当时问了几个问题,比如‘波在海水中传播,长波传得远还是短波传得远?’,这些问题用大学普通物理的知识就能解决,但考验的是基础牢不牢靠,能否灵活运用。”王贻芳对那次面试记忆犹新。

王贻芳获奖毫无疑问,王贻芳获得了丁肇中的青睐。随后11年,从1985年到1996年,他在丁肇中的指导下研究高能粒子,参与L3实验。这为他以后从事中微子的研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丁肇中的L3实验位于瑞士日内瓦的欧洲核子中心,那里拥有世界最大的粒子加速器。在L3实验组,王贻芳展露了物理天赋:一年时间内发表3篇论文;1990年出任“新粒子寻找组”组长,在所有L3实验物理分析小组组长中,唯有他是一名学生;1991年,在被L3实验组内部认为是不可能的情况下,精确测量出了陶轻子的极化。

缘结中微子

但在欧核中心待了10年,王贻芳感到:L3实验汇聚了14国、30多所科研机构的400多名科学家,年轻人在这样一个大型项目里,起到的作用和影响有限。

同时,美国斯坦福大学一个尚在设计阶段、只有20人、研究中微子的小项目吸引了他。

1996年,他向丁肇中请辞,并成为斯坦福大学项目里的骨干技术人员。

在这个小项目里,王贻芳什么都干,有时候甚至充当电焊工。但正是什么都干,让王贻芳了解了高能物理实验的各个方面。

也正是这个实验,中微子研究正式走进王贻芳的物理世界。尽管当时中微子还并非研究热门,但王贻芳乐在其中。

寻找θ13

随着斯坦福项目的结束,王贻芳不知不觉在美国已待了6年。工作已稳定,买了房子,儿子和女儿也相继出生,家庭也和谐。但他却做了一个决定:回国。

2000年,王贻芳入选中国科学院“引进国外杰出人才”,2001年12月他回到祖国,担任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一名普通的研究员。

2003年冬天,王贻芳留意到:关于利用反应堆中微子来测θ13已成为国际热点,多个外国团队正打算进行同类实验。一场竞争激烈的赛跑悄然展开。王贻芳开始参与其中,设计了一个自己的实验,并多方奔走,呼吁国内也开展同类研究。

2006年底,在许多人的努力下,由中国主导、中美两国合作、100多位科学家参与的大亚湾中微子国际项目正式启动,这是美国能源部在基础研究领域对外投资第二大的国际合作。2007年10月,大亚湾核反应堆300米外中微子实验室建设启动。

王贻芳经过3年的建设、1年的安装,2011年12月24日,大亚湾的探测器准备就绪。但此时,中国已在这场寻找中微子的赛跑中落后许多:

早在2011年6月15日,日本T2K中微子实验就发表了θ13的测量结果,但置信度只有2.5个标准偏差(按国际惯例,置信度在3个标准差以下的测量结果叫迹象,处于3—5个标准差之间的结果叫证据,超过5个标准差的实验结果才叫发现)。尽管T2K的这个结果最多只能被称作“迹象”,但这一研究仍被欧洲的《物理世界》列为当年十大物理突破的第7位。随后美国和法国的实验也相继宣布发现了1.7个标准偏差的迹象。韩国的实验也在2011年8月开始运行。

但55天之后,王贻芳却领先一步。2012年3月8日,大亚湾国际实验测得新的中微子振荡模式,即θ13,其数值为8.8度,置信度有5.2个标准差,也就是可以被明确称作“发现”。

“这是中国本土迄今为止最重要的物理学成果”,大亚湾中微子实验国际合作组成员、美国杰佛逊国家实验室副主任罗伯特·麦克欧文这样评价。

开始新征程

中微子的项目成果发布后,不少媒体直接将其同诺贝尔奖联系在一起,理由是此前发现大气中微子振荡、太阳中微子振荡的美国和日本科学家都获得了这一殊荣。

2012年年末,美国《科学》评选的2012年十大科学进展准时出炉。大亚湾中微子实验成功入选。

面对赞扬,王贻芳很平静:“过誉了。2002年中微子振荡获奖,是原创性的,证实了中微子振荡的存在,我们只是在继续推进而已。”

2013年,大亚湾中微子实验二期项目即将启动,王贻芳开始了新征程,继续研究中微子,这种生活方式,一成不变。

个人荣誉

2012年12月14日,“十佳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

2013年5月25日,周光召基金会第六届科技奖“基础科学奖”。

2015年7月31日,入选中国科学院院士增选初步候选人名单。

2015年11月9日,获得基础物理学突破奖(中国科学家首次获得该奖项)。

个人成就

曾参加L3,AMS,Palo Verde和KamLand等实验,在中微子物理、e e- 对撞物理、宇宙线与天体物理、探测器设计与建造、数据分析方法等方面发表了二百多篇文章。首次提出“Swap Method” 以解决时间不对称信号中的时间对称本底问题,对低本底中微子实验具有重要意义;首次完整地计算出宇宙线引致的中子产额及能谱,扫除了国际上围绕这一问题二十多年的混乱,对低本底中微子实验、质子衰变、双b衰变、暗物质寻找等均有重要意义。在国外领导完成了多项实验工作,如负责Palo Verde 中微子实验的电子学、触发、数据获取、离线软件以及物理分析;AMS 与 KamLAND 实验的蒙特卡罗模拟与设计等。曾先后担任 L3 实验的新粒子寻找组组长与多光子态物理分析组组长,在新粒子寻找,tau物理,QCD等方面有多篇以L3合作组名义发表的文章。

自加入高能所以来,主要从事了两方面的工作:一是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重大改造工程,担任了北京谱仪总体(BESIII)主任,成功领导了新北京谱仪的设计、建造,现任BESIII国际合作组发言人,领导BESIII的科学研究。另一个是中微子物理与探测器的研制。提出了在大亚湾核电站用反应堆中微子测量中微子混合角sin22q13的完整实验计划,包括探测器的设计,本底的估计,误差分析和解决办法,最佳实验点的选取等。现任大亚湾实验国际合作组发言人和工程经理,领导了实验的设计、建设和科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