曙光董事长李国杰 跨越 创新 访曙光公司董事长李国杰院士

2018-01-19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记者:在上世纪80年代末和90年代初,科技人员出来办公司的很多,以致形成了中关村电子一条街.但像曙光公司这样以"863"计划的一项科研成果为内容的企业,在中关村的电子一条街上还属首例.当时办这家公司的初衷是什么?李国杰:大家可能还记忆犹新,80年代以前的科研工作基本上是纯粹的科学研究.什么产业化.商品化.市场化,都好像和科研人员没有多大关系.小平同志发出"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的指示后,科研人员重新考虑和认识科研成果的价值这一关键问题.如果高技术研究成果像过去那样

记者:在上世纪80年代末和90年代初,科技人员出来办公司的很多,以致形成了中关村电子一条街。但像曙光公司这样以“863”计划的一项科研成果为内容的企业,在中关村的电子一条街上还属首例。当时办这家公司的初衷是什么?

李国杰:大家可能还记忆犹新,80年代以前的科研工作基本上是纯粹的科学研究。什么产业化、商品化、市场化,都好像和科研人员没有多大关系。小平同志发出“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的指示后,科研人员重新考虑和认识科研成果的价值这一关键问题。

如果高技术研究成果像过去那样只停留在实验室或落实在论文中,科研成果是无法发挥其作用的,更谈不上推动国民经济和生产力的发展。当时科研人员都为成果的转化而苦恼,为科技、经济“两张皮”的问题而焦虑。也就是说,成果转化为产品,形成了产业,在经济发展中发挥了作用,这才是科研成果完整的价值链。

记者:科学家办公司,搞企业,这意味着科学家要走出实验室、摆脱纯科学,自己去促进自己研究成果的转化。这样科学家的身份、角色、任务、责任就都双重化了,他们承受压力应该是很大的。

李国杰:是的,我们在1993年就研发出了曙光一号,但由于软件兼容性等原因难以被广大用户接受,所谓的推广应用,也是用行政手段向政府的个别部门推广。我们花了很大的人力物力研制的高性能计算机,却只有几家最多十几家使用,高性能计算机的价值发挥得如此低微实在令人心酸。

经济的发展借不上高科技的力量,在社会和经济发展的过程中科学家的价值得不到充分体现,科研人员也觉得没有成就感。一种强烈的民族责任感在大家的心中涌动,在科学价值观的转变中,我们决心自己把这一成果推向产业化。于是1995年以曙光一号2000万的知识产权为基础成立了曙光公司,开始了一种新的运作机制。

记者:从科研到办企业,这个跨度是很大的,你们是如何跨越的?

李国杰:开始是很艰难的。公司成立初期,虽然国际上IT业发展非常快,但国人对电脑也只有一些初步认识,对高性能计算机了解得就更少了,使用更是寥寥无几。再加上当时国人都很崇拜外国货,这样推广国产高性能计算机的难度就更大了。

所以大家只有从最基本的做法干起。如到展销会上向人们介绍我们的产品,实际上是普及高性能计算机的知识,到有可能使用高性能计算机的单位去介绍高性能计算机的作用,不厌其烦地向人家介绍高性能计算机怎么提高他们的工作效率,介绍采用国产高性能计算机会给用户带来什么好处等等。

功夫不负苦人心。1996年终于在国家科委和天津市的支持下,在大家的努力下,曙光公司拿到了来自天津信息港的第一份大订单——几百台曙光天演UNIX小型机,曙光终于迈出了科研到市场的第一步。

从此,曙光机的用户群发生了质的变化:从科研、教育领域开始扩展到商用领域。1998年,曙光公司在铁道部TMIS(铁道管理信息系统)项目国际招标中成功中标,负责向10个大型货运站和3个编组站改造项目提供天演GT355E和GT355T两种型号的UNIX小型工作站,成为国产小型机在铁路行业货运系统成功应用的第一例,结束了在国际性招标中“中国人搭台,外国人唱戏”的尴尬状况,打破了外国品牌机长期以来在我国铁路行业中一统天下的局面。

这次中标是绝非偶然的,这是曙光天演机从1996年12月开始在齐齐哈尔分局三间房编组站试用一年多用户信任的结果。

到2000年,曙光公司的架构已基本完成,企业的运作机制也基本形成。所以原来计算所的科研人员又撤回了计算所,把公司交给了这几年自己培养的既懂技术又了解市场的历军。因为企业的研发工作和科学家的科学研究工作是不在一个层面上的。计算所的科研强调战略性、前瞻性、基础性,强调科研成果的辐射面,而不是一般的成果转化。

编者:5年的时间曙光完成了一个大跨越,创造了一个新机制,培养了一批像现任总裁历军这样的既懂市场又懂技术、既会管理又会经营的高级企业人才。形成了科研融入应用,应用又促进创新的互动。使过去经济和科技的脱节在曙光公司变得不仅可以互相兼容,而且可以互动。这不仅是转变,而且是一次再生,促生了新的运行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