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保汉:岩土工程领域的“司马迁”

2018-10-23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司马迁<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是名符其实的史学专业.全书130篇,包括12本纪.8书.10表.30世家.70列传五个部分,共52万字

司马迁《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是名符其实的史学专业。全书130篇,包括12本纪、8书、10表、30世家、70列传五个部分,共52万字,记载了从黄帝到汉武帝年间长达3000年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历史,从史学角度全面而深刻地反映了我国古代社会的面貌。

沈保汉从2000年起,在《高层建筑施工手册》第2版第6章,《施工技术》“桩基础施工技术讲座”及2010年起在《工程机械与维修》“桩基础施工新技术讲座”详细而全面地介绍了我国50余种桩基工法。每种桩基工法均包含工艺原理、优缺点、适用范围、技术特点、施工机械与设备、施工工艺流程、施工特点、施工要点、施工注意事项及效益分析等。

每种桩基工法不仅读者反映内容全面、文笔流畅、实用性和操作性强,就连桩基工法的提出者也十分满意。

河海大学刘汉龙教授说沈保汉撰写的“现浇混凝土大直径管桩(PCC桩)”比我们写得还有新意。海南卓典集团彭桂皎总经理说沈保汉撰写的“旋转挤压灌注桩”,把我公司最近十多年来开发出来的新桩型介绍得简明扼要、概念清晰,十分有利于施工应用。

北京聚力挤扩科技开发有限公司张宝成副总经理说,沈保汉撰写的“钻扩清一体化施工机械及其多节钻扩灌注桩施工工法”条理清楚、层次分明、实用性强,使我们明确了今后施工开发的方向,对公司发展十分有利。徐州盾安重工机械制造有限公司把沈保汉撰写的“盾安DTR全套管全回转钻机喀斯特地层大直径灌注桩施工工法”作为公司技术开发的有力推荐资料。

近三年来,年逾古稀的沈保汉作为“中国国际桩与深基础峰会”的主席,成功地举办了三届峰会,汇聚岩土工程界各路英才,共计1100余名代表参会,每届峰会均有10余个国家代表参会。三届峰会总共有120余名国内外专家作高水平报告,深受与会者欢迎,并给与会者极大鼓舞。

峰会的主题是桩基础创新技术与高效施工。会议主要讨论国内外桩基础领域前沿科学技术和各种桩基工程难题的解决,活跃行业学术气氛,进而推动桩基础施工技术的发展,为实现桩基础行业持续和谐发展提供高水平的国际化学术交流平台。

在沈保汉2006年出版的《桩基与深基坑支护技术进展》专著中,已故工程院院士张在明对他的评价是:“他严谨的治学精神,更是为人所称道。”张院士说:“注重理论、面向实践、重视数据、身体力行,推广先进技术;感受到沈保汉同志甘于寂寞,老骥伏枥的精神”。这几个方面的特点反映出沈保汉的治学精神,从而也构成了该书的特色。

综上可见,司马迁是古代纪传体史学的开创者,而沈保汉作为桩基界卓越的开拓者,代表了该领域和专业的最高水平,是当代岩土工程最具贡献的人物之一。两者各自展示的专业与特点各有千秋。

沈保汉非凡的成就,业界赞誉有加,有人赞他是岩土工程领域的“伯乐”;有人誉他是桩基界的“第一人”;有人称他是“国宝”等等,如此杰出的大师,对推进我国岩土和桩基工程以及建筑事业发展作出巨大贡献的顶级专家,称他为岩土工程领域的“司马迁”,就是想歌其功绩,颂其精神,从而激励行业走向世界一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