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福茗茶是张天福的吗 著名茶叶专家张天福是个虔诚的基督徒

2018-03-31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在中国的茶叶界,张天福有着很高的知名度,在中国农业出版社出版的"中国农业百科全书"中列出的中国现代十大著名茶叶专家①中,有张天福的一席之地;在朱自振②撰写的"茶史初探"中,提到张天福与一批同时代的青年学者③,对中国现代茶叶事业发展的贡献;在九十年代之中,张天福以九十高龄出现在国内多次大型的乌龙茶茶王赛上,担纲主评委;闽粤茶叶界分别举办张天福茶学理论研讨会④;在各类茶叶网络上,有关张天福的文章有着很高的点击率.无论别人如何看待张天福的功过得失,在我

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在中国的茶叶界,张天福有着很高的知名度,在中国农业出版社出版的“中国农业百科全书”中列出的中国现代十大著名茶叶专家①中,有张天福的一席之地;在朱自振②撰写的“茶史初探”中,提到张天福与一批同时代的青年学者③,对中国现代茶叶事业发展的贡献;在九十年代之中,张天福以九十高龄出现在国内多次大型的乌龙茶茶王赛上,担纲主评委;闽粤茶叶界分别举办张天福茶学理论研讨会④;在各类茶叶网络上,有关张天福的文章有着很高的点击率。

无论别人如何看待张天福的功过得失,在我的眼中,今年已九十六高寿的张天福是一个有着传奇色彩的茶人,他毕生事茶,历尽人间苦甘。张天福曾因茶而踌躇满志,也因茶而含冤受屈,又因茶而蜚声业界。

张天福是中国近代杰出的茶学家之一,是老一代茶人中跨世纪的唯一健在者,健康与长寿的因素,使出生于二十世纪初的张天福能够继续活跃在二十一世纪的茶叶舞台上。按中国人传统的人生价值说:张天福是个有福的老人,高寿、健康、子孙满堂。

如今,张天福成为中国茶业界的一个代表性人物,虽然他本人并不在意社会给予的种种名誉,但他却一心系茶:福建茶、中国茶、茶产业与茶名牌,茶是张天福的生命。 虽然张天福幸福地走进了二十一世纪,但是和与他同时代的大多数国内著名茶叶专家们相比,他在二十世纪50年代之后有着更多不幸际遇与坎坷人生,这也曾在相当程度上无情地中断了他茶学研究的学术生命,他成了一个身负政治枷锁的茶农,但又因他在山区长达数十年的劳动实践与技术研究,他因此身怀制茶与评茶的绝艺。

但是,张天福是个虔诚的基督徒,在他的一生中,总是以平常心看待人间世事,但他在心中默默地相信,有一种力量数十年来在引导着他。他相信奇迹的出现,而且在某种程度上影响了他的人生。

因此,张天福在说起他那半个世纪中坎坷多舛的人生故事时,首先谈到他出生时的一个有着奇迹色彩的时刻。 自古以来,浙江省杭州湾钱塘江口的涌潮①是享誉中国的一个自然奇迹。

而张天福认为他与这个自然奇观有天然的缘分。 钱塘江的入海口是一个喇叭形的江口,这个江口的一个特色就在于它的湾口大、江身小,因此,每当起潮时,海水从宽达100公里的杭州湾口涌入钱塘江,这一股接一股澎湃的潮水,受到两旁逐渐狭窄的江岸之约束,它的能量被集中在了一起,奔腾咆哮,后浪推前浪,形成了潮涌。

但这一股股的涌潮,又受到钱塘江口拦门沙坝的阻拦,一股接一股的波涛后推前阻,能量无法消解,因而,顷刻之间便形成壁立江面的一道水岭。

它的潮头最高时达到3-5米,潮差可达8-9米,奔腾澎湃,惊涛拍岸,势无匹敌。钱塘江大潮是世界著名的两大涌潮之一,每年中以农历八月十八日这一天的潮汛最大。清宣统二年(1910年)农历八月十八日午后二时,正当钱塘江高潮时刻,一个男婴在上海呱呱坠地。

初生的孩子对这世上的一切是完全无知的,但他的父母,这一对身处他乡为异客的夫妻,却对钱塘潮情有独钟,他们是钱塘江大潮的爱好者,每年都要按时前往观潮,而且特别有趣的是,他们的儿子也偏偏在这一个时刻出生了,这不能不使他们感到诧异,他们自然是基督徒,因此他们认为这是一个奇迹。

在多年后,当他们的独生子长大懂事时,母亲便将这人生的一个巧合告诉了他,为的是让他永远记住自己出生在钱塘潮峰到来之时。

在上海行医多年的福州藉张氏夫妇已人到中年,对于46岁的父亲和36岁的母亲而言,这个婴儿的落地就如他们当年初次见到钱塘潮那样激动人心,他们视此儿子为天赐之福,为他取名“天福”。

然而沉浸在中年得子喜悦中的张家人,没有也不会料想到,在未来的将近一个世纪的时日里,张天福这股生命的潮流,在动荡的社会环境中经受到几度大起大落的冲击,一如钱塘湾的潮起潮落。

也正是他的生命之流,汇入了不同时代的社会洪流之中,才使得他走过了坎坷的人生之路,炼就了他坚强的性格和通达的心智。 张天福的外祖父刘孟湜,祖籍福建省长乐县,他是闽东南沿海地区许多较早接受西方传教士的影响而加入基督教的人士之一,也是闽中基督教协会早期培养的几位本土的著名牧师之一。

清咸丰三年(1853年)“美国公理会国外布道会” ②在福州创办了一所圣经斋,称为“福音精舍” ③,这是一所免费的寄宿学校,这里首批培养出华人传道士有沈守真、郑信灼、宋玉兴、林用敏、刘孟湜等。

同治三年至四年(1864~1865年)间,“美国公理会国外布道会”在福州附近的长乐县与永泰县开辟传教地,并于福州与邻县的铺前顶、太平街、梅花、长邑、永泰与南屿等地,建了6座大基督教堂,由华人担任传教士。

刘孟湜就在这六大基督教堂之一的闽侯县南屿基督堂当牧师,这位慈祥的老人以教堂为家,与妻子常住教堂,默默无闻地为当地教友服务。 张天福的母亲刘贞清,是一位妇产科医生;父亲张绍尧,祖籍福建省闽清县,是一位内科医生。

他们在青年时代就通过教会的介绍,赴上海教会医院跟随外国医生学医,毕业后,夫妻俩便留在上海开诊所行医。 张天福出生的第二年(1911年),是中国社会发生朝代更替的年代。

这一年,是一个革命的年代,满清王朝走向了末日;也是一个动荡的年代,各种政治力量在中国的大都市里进行着激烈的较量。张医生在外乡经历了多年漂泊之后,终于有了一个返回故里的最好理由,虽不是衣锦还乡,却是一个令长辈们更为心动的原因:延续香火。

张绍尧医生一家三口从上海回迁了福州。 福州是中国东南沿海的一座拥有2200多年历史的名城。唐开元十三年设福州都督府始称福州。

五代梁开平二年,闽王王审知扩建城池,将风景秀丽的乌山、于山、屏山圈入城内,从此福州成为有“山在城中,城在山中”的独特景观的城市,“三山”成了福州的一个雅致别名。 福州又称“榕城”,因为北宋治平三年福州太守张伯玉喜欢榕树,他亲自在衙门前种植榕树2棵,并出榜号召百姓在城中遍种榕树,后满城绿荫蔽日,暑不张盖,故有榕城之美称。

宋末北方动乱,端宗皇帝在福州即位,改名福安府,明末唐王朱聿键,也在福州登基,改名天兴府,又称福京,使福州先后两度成为临时京都。

明清两代福建省为福州府治,福州从汉代起即有海外贸易,近代辟为“五口通商”的口岸之一,是中国东南的重要港口。 福建虽地处东南海滨,却三面临山一面濒海,在武夷山脉的环绕下,形成了一个安定而封闭的社会环境,这是一个适合于生息繁衍的好地方,因此千百年来,世世代代的福建人,无论走到哪里都不会忘怀故里,养成了不离故土的传统意识。

社会的变革带来了社会的动荡,当面临社会的巨大变革发生时,传统的读书人总是显的不适应,当他们久已习之的生活环境发生剧烈变化时,往往会使他们想起故乡那一片山清水秀、恬适宁静的生活环境,做出落叶归根的选择。

张医生一家回到福州城后,在市中心三坊七巷④的宫巷租房居住。

三坊七巷是福州市中心南后街两旁从北到南依次排列的十条坊巷。三坊是衣锦坊、文儒坊、光禄坊;七巷是杨桥巷、郎官巷、塔巷、黄巷、安民巷、宫巷和吉庇巷。三坊七巷始建于西晋末年。

在王审知建罗城之前,唐代福州人还使用着晋代建造的子城,南门护城河外的南门大街是繁华之区。“安史之乱”时南迁避难而来的人们选择了在此组建家园。一个以士大夫阶层、文化人为主要居民的街区,便在此出现。张医生入住三坊七巷后,后定居于道山路的一座普通民宅中,并在住地开办“遂生堂西医局”。

张医生十分重视对儿子的文化教育,作为知识分子,他深知只有掌握文化、有一技之长,才能获得良好收入,使一家人衣食无忧,因此在张天福学龄之前,就聘请了家庭教师给予启蒙教育。

张天福的第一位家庭教师是一位名为“百坡”的老人。百坡老先生很乐意给张天福授课,他每天早上准时来张家,教授张天福诵读四书五经。 张医生虽然出自教会学堂,熟习英文,但对学习中华文化也十分重视,他不但要张天福从小学习古文,自己也在人到中年时,抓紧时间补习古文,因此,他也师从一位前清的进士做老师,这位留着长辫、身着长袍马褂的老人,常来张家指导张医生的学习,每当这位老人来时,张天福是要上前毕恭毕敬地喊一声“太老师”后才可以到堂外去玩耍的。

张天福五岁那一年外公病危,为了照顾老人,母亲带着他到南屿礼拜堂小住,陪伴在老人的病床边,几天后,老牧师溘然辞世。 清光绪七年(1881年),为了纪念这位老牧师,张天福的舅舅刘谦安将当年在经营盐务时挣的钱,在福州城内的观巷为其父盖了一座礼拜堂:刘孟湜牧师纪念堂,现为“福州观巷堂”,并为这座礼拜堂购买了当时最大型的管风琴,延请了一位牧师驻堂。

观巷位于福州市内法海路上,刘孟湜牧师纪念堂是一座颇为气派的教堂,占地数亩,一带白墙相围,院落中树阴掩映,砖木结构的主楼里有一个面积1888平方米的大厅,可容纳1000人在此做礼拜,以后刘孟湜牧师纪念堂成为中华基督教闽中协会总堂,举凡重要会议及节日大型音乐会均在此召开。

1918年,张天福8岁时,就读于三坊七巷内的宫巷私立敦本小学。敦本小学是福州商贾大家刘氏家族创办的完全小学。

这所学校的学生中有许多福州城名门望族的子女,在此校读书使张天福结识了不少大家族的子弟,其中的一些人后来成了张天福毕生的朋友。张天福在小学期间,他的表姐陈维华由美国留学毕业返回榕城,创办一家幼稚园并任园长,重视西学的张医生就请这位表姐每个周末都来家中,为张天福教授英文,幼年的学习为他打下了良好的英文基础。

1923年,张天福14岁,他进入格致中学读书。格致中学位于观巷刘孟湜牧师纪念堂后侧,仅一墙之隔,是教会办的学校,始建于1848年,是西方教会在福建最早创办的中学之一,它的前身是当时著名的格致书院。

格致中学十分重视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它的校名就取自古代经典“大学”中名句:格物致知①。 格致中学将此句警言作为校训,在培养学生时身体力行。

格致中学实行住读制,这对年青的张天福是一个独立生活的训练。从此,张天福离开了家庭的照顾,住进学生宿舍,每天早晨起床后,他要自己整理床铺,傍晚课后到洗衣房洗涤衣服,他安排好每天的学习生活,每周只有礼拜天才能回家一趟,住校生活培养了张天福独立生活的能力与克服困难的坚强毅力。

格致中学与英华中学、三一中学齐名,是当时福州为数不多的名校之一,拥有一批优秀的教师,而给张天福终身留下深刻印象的是英文教师倪耿光先生,倪耿光兼通古代汉语与现代汉语,能说一口流利的普通话,与此同时他还精通英文,又自修了德文、法文、日文和希腊文,他的英文“总是和字典一样正确”,被誉为当时福州的三大翻译家之一,尤擅口语。

每次省政府请来外国学术权威人士,如著名的科学家杜威来榕城演讲,一律由倪耿光即席翻译,当时格致中学学生的英语基础好,这个基础就是由倪耿光打下的。倪老师崇尚严师出高徒的理念,对学生的要求近乎苛刻,他不像一些老师上课时沉浸在课文中,而是在教室中巡视着,一把作为教鞭的鸡毛拂从不离手,他要求学生大声朗读英文课文,发现谁的发音不准,那把鸡毛拂就会毫不客气地打在你的头上,而不问你是谁家的公子。

格致中学的教育非常严格,开设的生物、代数、几何等课程均使用英文教材,由于张天福从小学习英文,很快就适应了格致中学的学习。学校管理十分严格,学生们都努力学习,遵守校规。但有一年,个别学生在生物考试中舞弊被校方发现,马上便被开除了学藉,这对全校学生是一个警示。

由于从小接受这种严格管理的训练,养成了张天福伴随一生的严谨的生活习惯与工作作风。 由于是教会办的学校,因此学校中宗教气息浓厚,宗教课为必修课程,同时由于家庭的影响与带动,张天福在中学二年级时接受洗礼,成为一名基督教徒。

学生时代的张天福还着迷于体育运动,为了锻炼身体,张天福自发组织了十多位同学,一同聘请著名武师王鼎教习飞鹤拳与梅花拳。

每天早晨,张天福总是头一个起床,早早地来到操场上,摆开架势,练一通拳术,然后开始早读,每天晚上宿舍关灯后,他就带上课本到宿舍外的路灯下读书。张天福练拳入了迷,武艺精进,这既锻炼了身体,也磨练出了勇敢冷静的意志,能够从容应对突发事件。

民国十二年(1923),国内掀起了一股反对基督教的风潮②,波及到福州,协和大学被迫撒回美国人校长,改由中国人林景润教授③担任校长。民国十二年的这场风潮也影响到了教会中学。

格致中学有一座二层楼的礼堂叫思维堂,在思维堂二楼有一个数百座位的会场,全校学生的集会都在此进行。有一次正当全校师生在此集会时,社会上的反基督教人士潜入该楼,在主席台下安置了一枚炸弹,并将其引爆,当时在场的学生惊慌失措,四处夺路奔逃,有不少学生惊恐之中从窗口跃出,因此摔伤。

而坐在后排的张天福却在席位中不动,虽然他无法劝说周围的同学平静下来,但他自己却冷静地躲过了一场虚惊。反对基督教的风潮持续了一段时间,1926年的假期,格致中学的校舍在一个夜晚被人纵火焚毁,由于没有调查出结果,这场校园火灾成了一桩无头案。

校园失火后,教学中断,格致中学的不少学生为了不中断学业纷纷转学。虽然福州当时还有其它几所中学,但有的同学决定转学去上海,张天福知道这个消息后也动了去上海读书的念头,因为上海是他的出生地,同对有一位近亲在上海郊区经营一家牛奶公司,可以照顾他。

张天福向父亲提出去上海读书的要求,但父亲不同意。

将近花甲之年的张医生就这么一个宝贝儿子,想让他留在福州,一家人能时常团聚是父亲的心愿。但少年张天福并不能体会长辈的心情,他怀着好奇之心,热切希望能独自到大都市去看看,了解外面的世界,因此,他坚持要离开福州,去上海读书。

当然,年青时代就闯上海滩的张医生还是理解了儿子的心情,毕竟他也有过这样一种出游的经历,上海成就了他的事业,在经过反复考虑之后,最终同意了张天福的要求。1927年,张天福转学进入上海持志中学,修读中学的最后一年。

上海持志中学是持志大学的附属中学,地处上海市江湾区。 张天福的中学时代,正是中华民族一段非常动乱的时代。而1927年在中国的近代史中又是这个动乱时代的转折点,在这一年中国爆发了北伐战争,上海又一次陷入社会动乱之中。

为了反对国民政府对孙中山革命思想的叛变与对人民大众的暴政,革命党人组织了强大的北伐军,挥戈北上要推翻北平政府,为了配合北伐军,中国共产党组织了3次工人起义。

在周恩来亲自领导的第三次起义中,工人自卫队控制了上海,蒋介石被北伐军的胜利吓破了胆,决定用武力制止共产党在工人和农民中迅速扩大的影响。4月12日,他突然破坏了国民党和共产党的联合,开始了一场血腥屠杀,上海和其他一些地方笼罩在一片白色恐怖中。

也是在这一年,17岁的张天福在持志中学渡过了他中学时代的最后一年。 张天福生活在上海,他不能不感受到这个社会环境的动荡,当这个青年学生要步入社会时,上海这座贫富悬殊的城市给他上了严峻的一课。

在上海生活的这一年,他常在周末去亲戚经营的牛奶公司,只要是离开那几条主要的马路及其沿途高大豪华的建筑,便进入了那迷宫般纵横的狭窄、拥挤、臭气薰人的里弄,贫困市民一家几代人挤在小小的棚屋里,生活十分艰难。

除了外国租界里的人过着富裕的生活,这座城市里充斥着乞丐和流民,贫穷与疾病。张天福看到了与教会学校那整洁健康完全不同的平民生活,触目惊心的社会现实促使张天福从小就关注社会、关心大众,上海使他学会了思考。

张天福在持志中学遇到了另一位从福州去读书的同学陈某,陈同学原是福州一位富商的孙子,他的祖父当年在福州开办钱庄、当铺与京果店,陈老先生去世后,家产留给了独生子、陈同学的父亲,但这个富家子却不理家业,迷上了吸鸦片,每天泡澡堂,洗过温泉就吸鸦片,一个偌大的家业被他折腾的破了产,到陈同学这一代只能维持着拮据的生活。

这一段经历使张天福认识到人生奋斗的重要性,坚定了追求事业的信心。

中学毕业后,年轻的张天福面临人生、学业与未来职业选择的岔道口。父母希望他能够承继祖业,成为医生,因此建议他去读医学院,但张天福却有别的思考与选择。 这些年里,从福州到上海,他看到一个落后贫困的国家和大批衣食无着的城市贫民与在艰难挣扎的乡下农民,为什么中国这样落后,为什么中国人民的生活这样苦,这些问题自然出现在张天福的脑海中。

作为一个中学生,张天福对当时国家政治腐败缺乏了解,但他已经认识到国家落后的原因之一是农业的落后,因此造成了民生的匮乏,因此在选择大学专业时,他首先想到的是祖国前途在于以农立国。

当时在格致中学,张天福就有几个知心的同学,如王世浩(曾任福建省农业厅高级畜医师)、林传光(曾任北京农业大学植物病理学教授,中科院研究员),他们在学习之余经常聚集在一起评述时事,谈论理想,他们有一亇共同的梦想,希望今后都成为中国顶尖的农学家,服务农业,为国人提供更多的粮食,使国家富裕强大,因此这几位忧国忧民的热血青年在谈论升学志向时一拍即合,坚决要报考农业院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