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有膜性肾病能活多久呢 生活中如何预防膜性肾炎

2018-10-01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膜性肾炎是膜性肾小球肾炎的简称,通常又叫做膜性肾病.膜,指的是动植物体内像薄皮的组织,运用在肾脏病里面,就可以理解为,大量免疫复合物在肾脏脏层上皮细胞下弥漫下沉积下来,而形成的一层脂膜,把肾小球包绕起来,而造成肾脏固有功能细胞病变,故称为膜性肾病.就相当于把人从头到脚都用塑料薄膜给包起来,人就会因为缺氧无法正常呼吸而死亡,同样肾小球也一样,被脂膜包绕后,肾小球由于缺血缺氧而发生细胞凋亡,进而出现病变,其功能下降. 症状 患者出现蛋白尿,水肿等这些临床症状,临床医生一般直接就诊断为肾病综合症或者是

膜性肾炎是膜性肾小球肾炎的简称,通常又叫做膜性肾病。膜,指的是动植物体内像薄皮的组织,运用在肾脏病里面,就可以理解为,大量免疫复合物在肾脏脏层上皮细胞下弥漫下沉积下来,而形成的一层脂膜,把肾小球包绕起来,而造成肾脏固有功能细胞病变,故称为膜性肾病。就相当于把人从头到脚都用塑料薄膜给包起来,人就会因为缺氧无法正常呼吸而死亡,同样肾小球也一样,被脂膜包绕后,肾小球由于缺血缺氧而发生细胞凋亡,进而出现病变,其功能下降。

症状

患者出现蛋白尿,水肿等这些临床症状,临床医生一般直接就诊断为肾病综合症或者是膜性肾病(经过肾穿刺)。这个说法对的,但只是个传统的说法,是从组织学的角度依据传统的诊断方法获得的诊断结果。但是从现行的细胞学角度分析,膜性肾病则是----肾小球脏层上皮细胞病。

发病原因

前期的各种感染(感冒等),大量炎症介质的释放,诱使患者的血液中产生大量抗原抗体结合的免疫复合物沉积在患者的上皮细胞下,基底膜增厚,伴钉突形成,引起毛细血管壁弥漫性增厚,不伴有细胞增生。大量的免疫垃圾造成患者肾小球的上皮细胞受损,从而导致上皮细胞原有的合成富含阴电荷屏障的功能被损害。以至于血液中带有阴电荷的蛋白质就失去制约而无阻拦的跑到尿液当中,并随着尿液排出体外,这也就是患者所表现出来的蛋白尿的症状。

据此不难看出,患者的这个“病”临床诊断是膜性肾病(原发性肾病综合症),也就是从最新的细胞学所说的---肾小球脏层上皮细胞病。这个“病”的“症”就是患者所出现的一系列临床症状,如蛋白尿等。

平日中膜性肾炎如何预防呢

导读:随着现在人们对健康的重视越来越大,很多人对自己染上疾病之后都抱有一种想早点治好的欲望,我想大家对于膜性肾炎应该都有所了解吧,这种病治疗起来非常的麻烦,所以为了不让大家感染上这种疾病,我们特地请了专家来为我们介绍:在平日中膜性肾炎如何预防呢?

专家讲解:平日中膜性肾炎如何去预防呢:

1.注意休息,避免劳累,预防感染,饮食以低蛋白为主,注意补充维生素。避免应用损害肾脏的药物。

2.在药物治疗期间,每1~2周门诊复诊,观察尿常规,肝、肾功能,儿童患者应注意生长发育情况,以指导疗程的完成。

3.对于治疗膜性肾炎治疗之后,应该重复进行肾活检,并观察肾组织还有病理的一些改变的情况,来确定是否存在慢性化的倾向。

4.注意保护残存肾功能,纠正使肾血流量减少的各种因素以及预防感染,都是预防中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对于影响病人疗效和长期预后的并发症,应积极给予治疗。

温馨提醒:通过了上文的专家来给我们讲解的在平日中膜性肾炎如何预防呢的一些防护措施,大家是不是都了解了怎么在平日里去预防这种疾病了呢?所以为了大家的健康,大家应该没事多出去呼吸呼吸新鲜空气,跑跑步,爬爬山什么的,让自己的身体免疫力提高上去,这样才能避免疾病的发生。

膜性肾病具有病程漫长、病情反复的特点,因此除了要规范治疗外,饮食等的护理也是不可忽视,以避免因为饮食不当等引起的病情复发或者加重。那么,膜性肾病患者饮食中有哪些该吃哪些是不可以吃的呢?

首先,膜性肾病饮食宜清淡,低盐饮食:

为了不给肾病患者的肾脏造成更加沉重的负担,患者的饮食要吃得清淡一些,要低盐饮食,酒及辛辣性食物是肾病饮食的禁忌,同时也应少食油腻及含动物蛋白多的荤腥食物(如肥肉、虾、蟹等)。

其次,有水肿、高血压、心力衰竭的膜性肾病患者,应进食少盐或无盐饮食。

有些食物是很容易引肾脏疾病复发的,如:公鸡、鲤鱼、老猪肉、鹅等都属于发物,肾病患者应禁食。

最后,若膜性肾病恶化成肾功能不全、尿毒症患者更要特别注意每日进食的高蛋白(如瘦肉类、牛奶、鸡蛋等)应控制量。根据患者各人病情,一般成年人每日2-3两左右,并且分3-5次食用;为了使肌酐、尿素氮能增加排出,就必须使大小便通畅,冬瓜、西瓜、葫芦能利尿, 赤豆汤、黑豆汤、绿豆汤、放糖喝,清热利尿。

膜性肾病患者对饮食的具体要求

膜性肾病患者的饮食需要患者特别留心,需要遵循以下几个方面的要求:

首先要摄入适量的蛋白质,很多患者误认为尿中蛋白的流失会导致低蛋白血症,实际这是错误的。实际上由于病情尚未缓解,高蛋白饮食引起肾小球的高滤过,低蛋白血症不能得到有效纠正,尿蛋白反而增加,使肾功能进一步恶化。因此,在热能供给充足的情况下适量减少蛋白质摄入量,同时要注意选用富含优质蛋白的食物。 例如蛋、鱼、鸡、肉、奶制品,而禁食豆腐,豆奶,豆皮等各种豆制品。 另出现氮质潴留, 肾功能不全时, 蛋白质则应进一步减少摄入。

其次是限制钠盐的摄入。目前公认为高血压和肾病患者应控制盐的摄入。国际上推荐每天饮食钠摄入2000毫克,即6克盐,一般正常的饮食中即使不加含钠的调味品食物中的盐大约有3克,也就是说您每天饮食中只需加入3克的含钠调味品就可以了。

另外还应根据病人水肿的情况、血清蛋白和血钠水平调整钠盐的摄入量。 浮肿明显时,要禁食含钠丰富的食品:如咸菜、咸鱼等腌制品,含盐的调味品像酱油、烧烤酱、味精、许多罐头食品和冷藏食品加工的肉类如火腿、腊肉、熏肠及冷切食品,像烤土豆片等含钠高的零食、餐馆和外卖的食物、罐装鸡、肉汤,含碱主食(发面馒头等),含钠高的蔬菜,如白萝卜、菠菜、小白菜、油菜等。

再次要适当限制脂肪供给。大多数病人血脂增加,主要继发于血清白蛋白降低,在低蛋白血症纠正后血脂可恢复至正常。

患者应适当限制脂肪的摄入:炒菜时可使用植物油,不要食用动物油和富含胆固醇的动物内脏、鱿鱼、蛋黄和肥肉等。

增加膳食纤维的摄入也能够降低血脂。粗粮和蔬菜水果中均含有较多的膳食纤维。

控制水的摄入。有明显水肿者,应限制进水量。进水量一般在前一日尿量的基础上加500~800毫升。 注意:这里的水是指食物、水果、饮料、输液等所有进入身体中的液体。

盐的摄取量与水的摄取量是相伴随的,要想控制水的摄入量必需少吃盐。

增加或限制钾摄入。根据血钾水平、尿量及时补充钾制剂和富钾食物。

由于采用利尿剂,随着尿液的大量排出,钾的排出也增加,容易导致低钾血症。因此,应适当补充含钾丰富的食物,如蔬菜和水果,柑橘、香蕉、大枣等。若尿量较少或血钾较高则应限制富含钾食物的摄入。如海产品,蘑菇,火腿,木耳,干果类,杏,玉米片,香蕉,柑橘,土豆,果汁、菜汁、菠菜、苋菜、西红柿、萝-15-卜干,茶叶,酱油,味精等,青菜炒制前可先用开水烫一下(去钾)。

适当增加碳水化合物,保证充足的能量。每天摄入足够量的热量对于维持您的良好营养和健康是非常重要的。如果热量摄入不足,就会消耗身体脂肪甚至肌肉组织,导致营养不良。摄入过多就会导致人体肥胖、血脂增高等问题。

患有肾病的时候一般会限制蛋白质的摄入量,因此热量也相应减少,而热量不足部分需用富含碳水化合物的食物来补充,如土豆、红薯、山药、粉皮、藕粉、小麦淀粉等,这些食物几乎不含植物蛋白质,但含热量很高几乎和同等数量的面粉中热量相同。

总之,膜性肾病患者在饮食上要严格要求自己,能够在遵循医生医嘱的情况下合理进食,争取早日恢复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