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岳对粟裕的评价是什么 粟裕个人简历家庭背景 粟裕的子女是谁?

2018-03-31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粟裕(1907-1984),原名粟多珍,曾用名粟志裕,侗族,生于湖南会同.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1] ,中国人民解放军的主要领导人,中华人民共和国十大大将之首.192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参加南昌起义,后进入井冈山,参加历次反“会剿”和全部五次反“围剿”战争.长征时留在南方组织游击战争.抗日战争期间,任新四军第二支队副司令员.江南指挥部和苏北指挥部副指挥,1941年任新四军第一师师长,后兼第六师师长.第二次国共内战期间,任华中野战军司令.华东野战军副司令.代司令员兼代政委等职,主要指挥高邮战

粟裕(1907-1984),原名粟多珍,曾用名粟志裕,侗族,生于湖南会同。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1] ,中国人民解放军的主要领导人,中华人民共和国十大大将之首。

192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参加南昌起义,后进入井冈山,参加历次反“会剿”和全部五次反“围剿”战争。长征时留在南方组织游击战争。抗日战争期间,任新四军第二支队副司令员、江南指挥部和苏北指挥部副指挥,1941年任新四军第一师师长,后兼第六师师长。

第二次国共内战期间,任华中野战军司令、华东野战军副司令、代司令员兼代政委等职,主要指挥高邮战役、陇海线徐(州)海(州)段战役、苏中战役、孟良崮战役、济南战役、淮海战役、渡江战役、上海战役等。建国后历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长、中国共产党中央军事委员会常委、第五届全国人大副委员长等职。

1955年9月27日,被授予大将军衔,并授予一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和一级解放勋章。

粟裕先后创建了浙南、苏南、苏中、海上和苏浙皖边根据地,而苏中抗日根据地的建立,使新四军在长江以北站稳了脚跟,改善了新四军在华中地区的战略态势,提高了根据地军民坚持敌后斗争的信心。

粟裕组建了苏浙公学并亲兼任校长,开办了各种短期训练队,培养适应现代战争要求的军政干部和参谋人才。

粟裕组建的华中军区和华中野战军,实现了由游击兵团向正规军、由游击战向运动战的战略转变,在粟裕的指挥下,依托苏中解放区连续作战七次,并且“七战七捷”,鼓舞了解放区军民敢打必胜的信心,为解放战争初期的作战指导提供了实践经验。

1945年12月25日,粟裕所指挥的高邮邵伯战役,创造了抗日战争期间一次战役歼灭日军人数的最高纪录(歼灭日军1100多人,歼灭伪军5000多人),打破了蒋军:“开锁进门,长驱直入,直捣两淮”的企图,改善了华中南线战略态势,为后来的苏中战役创造了良好的战场条件。

1948年11月6日,粟裕发起并指挥的淮海战役,彻底粉碎了蒋介石在长江以北建立“重点防御”的计划,消灭了国民党在华东、中原战场上的精锐主力。

1958年2月,粟裕参加以周恩来总理为首的政府代表团访问朝鲜,粟此行主要与朝方协商部署志愿军回国事宜。6月30日晚上,他主持总参谋部第四次部务会议,讨论军委扩大会议提出的有关总参工作和军队建设方面的重大问题。9月19日,正式到军事科学院任副院长、党委第一副书记,负责院的常务工作。12月30日,国防部命令:粟裕以国防部副部长职务兼任军事科学院副院长。 

1970年6月,粟裕率中国军事代表团访问刚果,途经法国考察了诺曼底。

1973年8月24日,粟裕出席中共十大,在再次被选为中央委员。

1975年1月13日,粟裕出席第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任解放军代表团团长,被选为人大常务委员会委员。中共中央决定成立中共中央军事委员会常务委员会,他被任命为常务委员会委员。

1977年8月,粟裕出席中共十一大被选为中央委员。 1982年5月7日 应《淮海千秋》摄制组要求,他参加有关淮海战役的座谈会。被任命为中央顾问委员会常委。

1984年2月5日16时33分,粟裕在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逝世。

粟裕的子女是谁?

妻子 楚青,原名詹永珠,出生于1923年3月,祖籍江苏省扬州市。1938年在皖南参加新四军。进入新四军教导总队第八队、新四军军部速记训练班学习,1939年3月就加入了中国共产党。1941年,18岁的楚青与34岁的粟裕在新四军司令部结为终身伴侣。

岳父 詹克明,是一位银行家。

长子 粟戎生,中将军衔,1942年生于江苏扬州。1961年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入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导弹系学习。196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原北京军区副司令员,1967年击落美侦察机作战中荣立三等功。

次子 粟寒生,1947年出生。中国远洋公司副经理,曾任南方远洋总公司党委书记。

女儿 粟惠宁,大校,原二炮研究院主任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