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魁智梁以薇:我们是老生与港姐的幸福

2017-09-11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2003年11月,于魁智在上海参加"京剧名家名段演唱会".此前几个月,他下煤矿,上东北,没有好好休息过,来到上海就病倒了,嗓音沙哑.于魁智常说,演员没有得病的权利.梁以薇急忙送他到医院打点滴,打完后又送他到后台化妆.演出开始前,于魁智练了一遍唱段,嗓子明显干涩.梁以薇心里焦急,赶紧买来一大袋苹果,小心翼翼地削好皮,再捧给于魁智,让他吃个苹果润一润嗓子,这是治疗嗓子的秘方.于魁智吃完苹果再上台,他的<空城计>.<三家店>仍然唱得台下喝彩声连连,尽管高音处不及往日嘹

2003年11月,于魁智在上海参加“京剧名家名段演唱会”。此前几个月,他下煤矿,上东北,没有好好休息过,来到上海就病倒了,嗓音沙哑。于魁智常说,演员没有得病的权利。梁以薇急忙送他到医院打点滴,打完后又送他到后台化妆。演出开始前,于魁智练了一遍唱段,嗓子明显干涩。梁以薇心里焦急,赶紧买来一大袋苹果,小心翼翼地削好皮,再捧给于魁智,让他吃个苹果润一润嗓子,这是治疗嗓子的秘方。于魁智吃完苹果再上台,他的《空城计》、《三家店》仍然唱得台下喝彩声连连,尽管高音处不及往日嘹亮,但依然韵味十足。他满头大汗地下得台来,梁以薇又把削好的苹果送到丈夫嘴里。那晚一共四段唱,于魁智在后台吃了四个苹果。演出结束时,听到戏迷的满堂喝彩声,于魁智和梁以薇的神态才轻松了许多。

作为一名京剧演员,要想“成派”,必须要有自己独有的、叫得响的剧目。于魁智也渴望有属于自己的新剧目、新形象。2004年,于魁智在大型京剧交响剧诗《梅兰芳》中,成功地扮演了梅兰芳大师,成为演艺界关注的焦点。扮演梅兰芳是他的一次突破。刚开始接这出戏时,一些观众觉得梅兰芳是唱旦角的,他温文尔雅的气质和于魁智的性格有一定的反差,但是梁以薇告诉丈夫,不要追求形似,而要追求神似,追求和大师心灵的沟通。于魁智看了梅兰芳生前的大量照片,揣摩他当年塑造的人物,的确令人叹服,便力求从神韵方面去着力刻画,终于获得了成功。
不久,于魁智的新编历史京剧《袁崇焕》成为他跃上新高峰的又一个起点。

“一生事业总成空,半世功名在梦中;死后何愁无勇将,忠魂依旧守辽东。”这段深沉有力的经典唱腔感动了北京、上海等地的广大观众。
2005年年初,于魁智看到央视《感动中国》讲述佘家十七代为袁崇焕守墓至今的故事,有了创作欲望,他要在舞台上塑造这位英雄。梁以薇给丈夫提出建议:人物不同,情绪不同,老腔做些巧妙的改变,照样能唱出新意。为了剧中的唱腔,于魁智费尽心机,花了20天时间逐字逐句琢磨,终于为袁崇焕设计了一段高拨子慢板,这种板式唱腔在新编京剧中还是第一次运用。
梁以薇在和丈夫研究京剧唱腔的同时,还注意收集他的音像资料,筹资为他出唱片。他们没有多少积蓄,为出专辑,梁以薇特意跑到香港,从娘家借来了数万元递到丈夫手中。


2006年3月,经过两年多的精心研磨,《于魁智老生唱腔专辑》套装隆重推出了。这套专辑包含他演唱的传统及新编剧目共39出85个唱段,记录了他20多年完整的艺术生涯。于魁智和梁以薇亲手挑选制作,一定要做到十全十美。梁以薇负责这套专辑的策划、发行,以及新闻发布会的操办,全身心协助丈夫工作。她还为他建立艺术档案,从文字到声音,从图片到影像,都仔细地搜集、整理并编印成册。在发布会上,于魁智满怀感激地对妻子说:“谢谢你!没有你做坚强的后盾,我不可能有今天的成就。”梁以薇嗔怪道:“夫妻之间谢什么!你唱好戏,令观众满意,我就心满意足了。”
近年来,于魁智不仅年年出现在春节京剧晚会上,还拍摄了戏曲电视剧《将相和》,排演了广受好评的《梅兰芳》、《袁崇焕》。他的演出足迹遍及亚洲、欧洲及美洲,还开历史先河,在音乐之都维也纳金色大厅唱响了华夏之声。他希望国粹京剧能够向莎剧看齐,像莎剧一样走向世界。
采访结束时,于魁智深情地说:“我能全身心投入京剧事业,与幸福的家庭、贤惠的太太是分不开的。感谢上苍赐给我这样一位善良、聪慧、能干的好太太,是她营造了我们幸福的家,让我踏实安心地从事自己酷爱的京剧艺术。我要真诚地道一声‘太太,您辛苦了’!”
编辑 / 孙鲁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