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南宁的儿子 西安交大校长郑南宁:重新思考大学人才培养的使命

2018-02-28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现代高等教育演变到今天,大学在恪守人才培养这一基本价值的同时,面临着创新成为大学发展的内在驱动.企业成为研发主体的必然趋势这一全球性的学术挑

现代高等教育演变到今天,大学在恪守人才培养这一基本价值的同时,面临着创新成为大学发展的内在驱动、企业成为研发主体的必然趋势这一全球性的学术挑战,作为大学需要适时适度地转型,同时要保持清醒的认识,处理好人才培养、学术追求和面向社会服务三者之间的关系。

在现代大学的转型期,通常把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看作大学的三大基本任务。从大学的本质来看,这三者不是并列等同的目标,大学的科学研究与社会服务的实践不能偏离"人才培养"这一根本任务,因为大学不是纯粹的科研机构,也不是企业和社会的其他组织。

1809年,德国思想家、教育家洪堡在筹建洪堡大学时,提出"教学与研究相统一"和"学术自由"的原则,并指出大学的主要职能是追求真理,学术研究在大学应当具有第一位的重要性。洪堡的教育思想对世界现代高等教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例如,在诺贝尔奖设立的最初40年间,洪堡大学出现了普朗克、劳厄、哈恩等16位诺贝尔奖获得者。

到了上世纪初,美国威斯康辛大学校长查尔斯·范海斯针对当地发展畜牧业和乳制品业对专门人才的迫切需求,提出"大学必须为社会发展服务"的办学理念,著名的"威斯康辛思想"成为美国大学延续至今的办学基本宗旨。

百余年来的大学发展历程,已经诠释了大学的科学研究活动与社会服务不能偏离人才培养这一根本目标。但是,育人为本,知易行难。很多大学片面地把大学的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两大功能与人才培养这一根本目标并列等同起来看,混淆了三者之间的区别。

表现出的现象是片面强调"以学科建设为龙头",突出学科建设甚于改善学生学习和教学的环境与条件;一些大学的发展规划对"学科建设、人才强校、国际化、服务地方"都施以重笔浓墨,提出创一流的目标,唯独缺少对本科生的教育教学改革的具体规划和思路;盲目扩张社会服务功能,使大学校园也出现了不同体制并存的局面(现在已经为许多大学的内部管理和发展带来烦恼和问题),有的大学将触角伸到社会力量办学的领域;一些教授不上讲台,不接触学生,忙于学科建设、争取项目做课题;个别大学教师在师德教风方面偏离了大学教书育人的基本方向。

这些问题削弱了大学人才培养的基础性工作,使本科的教育教学工作出现了一定程度的边缘化现象。

尽管近几年来,教育部已出台提高高等教育质量一系列文件和计划,大学的领导也在反思过去发展中出现的种种问题,但对大学本质认识上的偏差和存在的这些问题,所产生的负面影响还在不同层面上影响着高校的发展。要使这些乱象得到扭转,大学的主要领导要认真思考大学的使命,把目光和主要精力多投向教育教学工作,像推动学科建设和争取大项目那样,来搞好教育教学改革工作,真正地把人才培养工作放在学校工作的中心位置上,才能回答社会对大学人才培养需求的价值诉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