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说康熙的苏麻姐姐

2017-07-05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从头到尾又看了一遍<康熙王朝>,在围绕皇帝的女人堆中,有三个最重要的女人,一个是孝庄太皇太后,康熙是她铸就打磨出的好皇帝;一个是容妃,最罪过的女人,却得承认她是皇帝的第一红尘知己;还有一个,是苏麻喇姑.小的时候看,喜欢苏麻姐姐是因为她抗旨拒婚,宁永守青灯黄卷,也不作皇帝的妃子.欣赏她纤弱外表下的独立与胆略,还有隐隐的叛逆,借此说明并非所有女子都愿对皇帝投怀送抱,每次看到这里就说不出的痛快.年纪轻轻往往对感情有种非此即彼的决绝态度,所以我一口认定苏麻爱的只有伍次友,而非她的皇帝弟弟.而这一次,我

从头到尾又看了一遍《康熙王朝》,在围绕皇帝的女人堆中,有三个最重要的女人,一个是孝庄太皇太后,康熙是她铸就打磨出的好皇帝;一个是容妃,最罪过的女人,却得承认她是皇帝的第一红尘知己;还有一个,是苏麻喇姑。小的时候看,喜欢苏麻姐姐是因为她抗旨拒婚,宁永守青灯黄卷,也不作皇帝的妃子。欣赏她纤弱外表下的独立与胆略,还有隐隐的叛逆,借此说明并非所有女子都愿对皇帝投怀送抱,每次看到这里就说不出的痛快。

年纪轻轻往往对感情有种非此即彼的决绝态度,所以我一口认定苏麻爱的只有伍次友,而非她的皇帝弟弟。

而这一次,我有心看得仔细,皇帝与他这位异性姐姐之间看不透摸不着的感情,好比青霭入看无,却堕入其中。越是看到后来,就越喜欢看到成熟甚至衰老的苏麻与康熙在一起时心平如水的对话,这种境地源于多年来的情义与默契。那么,苏麻真的不爱皇上么?只是姐姐对弟弟的爱,如此纯粹?

我找到了与以往不一般的答案。

在开始的很长一段时间里,是苏麻在皇帝身边侍奉他,皇帝的第一次南巡也是她结伴而行(当然,这也是孝庄的安排)。之后苏麻才渐渐淡出了皇帝的日常起居,一方面是容妃的出现,另一方面是苏麻自己的体弱多病。这也意味着,容妃正取代着皇帝身边的苏麻姐姐。

但苏麻毕竟与容妃的身份不一样。她过早入宫,将后宫冷暖、红颜枯骨看得透透的,老祖宗都赞她“晶莹剔透心”,再加上她本身淡然质朴的天性,使她能甘受寂寞,远远地旁观宫闱的繁华烟云与腥风血雨,洞若观火而保持沉默。她轻轻地绕开一个妃子黄花萎地的命运,真正成了皇宫里的隐士,她的伶俐与善心使她得以善终。

苏麻很清醒,她对皇上的爱发乎情而止于礼,总含着若即若离的温情,却不沉迷纠缠。试想,若苏麻真当上妃子,那么她便是后来那个悲剧的容妃,也要重演容妃的悲剧。她始终将皇上视作主子,这是她的底线。而这一礼教规矩,源于苏麻与孝庄太皇太后的不解之缘,孝庄的旨意,成全了苏麻的命。不要忘了,除了姐姐,苏麻在皇帝心目中也成为了孝庄的影子,两个女人都以不同的方式给年幼的康熙毫无保留的关爱。孝庄给了丫头永久的庇护,也留给她终身解不开的心结。

就这样,苏麻独守着心中的温存。只有在命不久长之时,才在纸上写下她深爱的唯一男人是她的弟弟康熙,一语道破一生的隐忍,旁人也为之恻隐。但即使这份爱只能见于纸上,苏麻最终还是把它亲手烧了,只告诉皇上,自己写了信又亲手毁掉了。就像苏麻对皇帝的爱,不能说,不能说,一说便是错。这份爱直至最后一刻,仍是隐忍。

宛若一个揪心的谜,无解即是正解。

在她心里,怕是愿永作那个在皇帝身边服侍他的苏麻,那个皇上的“苏麻姐姐”。

而康熙呢?苏麻喇姑是他第一个爱上的女子,而无数例子都验证着一个男人所爱的第一个女人的份量。若说容妃给皇上的爱是伤痕累累的刻骨铭心,那么关于苏麻的记忆便如一汪涓涓清泉,细水长流。

《康熙王朝》结局的荒凉在于,编剧的“命运之手”,将康熙皇帝身边的至亲一一剥离。活着的比死去的更痛苦更可悲,因为死人是不会伤心的。而本片的一大伤心处,便是康熙皇帝在西征凯旋途中得知其生命中重要的两个女人过世一幕。天子离孤家寡人更近一步,是谁说的呢,“寂寞是猛士的第二故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