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安白明和 白明谈转型贸易强国:研发、密集型和海外并购三管齐下

2018-02-28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商务部国际经济贸易合作研究院国际市场研究所副所长白明中新经纬客户端3月1日电(王槊)"我们怎么样走出去,有两个赶超的路径,一个小众的,咱们形成局部优势,像高铁.核电,还有一个大批的,就是做鞋子这样的劳动密集型,再加上海外并购,这都有助于我们形成创新驱动的力量,成为创新型国家,最终支持我们成为贸易强国."3月1日,商务部国际经济贸易合作研究院国际市场研究所副所长白明在"财经中国V论坛 中国'智'造新机遇"上表示.白明认为,中国"智"造作为一个完整的

商务部国际经济贸易合作研究院国际市场研究所副所长白明

中新经纬客户端3月1日电(王槊)“我们怎么样走出去,有两个赶超的路径,一个小众的,咱们形成局部优势,像高铁、核电,还有一个大批的,就是做鞋子这样的劳动密集型,再加上海外并购,这都有助于我们形成创新驱动的力量,成为创新型国家,最终支持我们成为贸易强国。”3月1日,商务部国际经济贸易合作研究院国际市场研究所副所长白明在“财经中国V论坛 中国‘智’造新机遇”上表示。

白明认为,中国“智”造作为一个完整的产业链,不可能没有知识的贡献。但目前为止大部分还是处于一种“智” “造”的关系,遗憾的是智与造之间是中断的,大量的研发都在海外,而这同时也是巨大的增值空间。

白明表示,中国当前是制造业大国,但还不是制造业强国,是因为属于制造业的技术含量相对低一些,即便有研发,也是别人的研发更多,而营销层面我们现在也较难融入。

白明认为,要使“智”与“造”之间更紧密,可以将自主研发与引进相结合,在这个基础上进行二次创新。“很长一段时间以来,很多人认为好像是引进与自主研发是矛盾的,实际上,我觉得完全可以两种结合起来。比如说我们跟国外的技术差距,我经常举这个例子,差十层楼高,但是我们通过引进,我们坐电梯上了七层楼,我们差距还剩三层楼,这样的话我们赶超的路径就缩短了,不用万丈高楼平地起了。”白明说。

以下为嘉宾发言实录:

我这些年来一直在琢磨,中国“智”造,智与造的结合,它们是一种什么样的关系,是加的关系还是说乘的关系,或者是说什么符号的关系。那么我感觉到目前为止中国“智”造,作为一个完整的产业链,不可能没有知识的贡献。

目前为止我们大部分还是处于一种加的关系,就是智 造,遗憾的是智与造之间是中断的,大量的研发,包括的实际上微笑曲线,已经基本上刻画出来了我们制造的中断,中断了,很大程度上的研发在海外,这个也是巨大的增值空间,那么制造微笑曲线的低端一部分,增值率比较低。

我们说遗憾的是我们中国有相当于是制造业大国,所以为什么不是制造业强国呢?所以我们说是这个属于制造业的技术含量相对低一些,即便有研发,也是别人的研发更多。当然了,我们说这个微笑曲线还有一个营销,就是说营销到现在为止我们也是相对来说也很难融进去,除了我们的电子商务,跨境电商算是一个突破口。我们说这是这些年来的现状。

目前来说,因为我们中国是制造业大国,要走向制造业强国才能够支撑起中国从贸易大国转向贸易强国,那么在当今的国际分工中,才能够稳住我们的地位,那么因为我们说当了好几年我们的第一大贸易国了,现在刚刚,去年又被美国稍微反超了一点,我们要稳定住,如果说我们的制造业水平不提升,我们不要说制造业强国,我们跟制造业大国也很难。

一边是美国,他们制造业也回归,另外一个方面,我们说初级的制造业,大量的流向了东南亚国家。所以我们也是必然要加强智与造之间更紧密的结合。

那么怎么样结合,一个是扩大研发,另外一个是我们说向营销这个部分延伸,研发,我们也是,包括我们的自主研发与引进相结合,在这个基础上我们可以二次创新,很长一段时间以来,很多人认为好像是引进与自主研发是矛盾的,实际上,我觉得完全可以两种结合起来。

比如说我们跟国外的技术差距,我经常举这个例子,差十层楼高,但是我们通过引进,我们坐电梯上了七层楼,我们差距还剩三层楼,这样的话我们赶超的路径就缩短了,不用万丈高楼平地起了,当然我们说可能核心的技术,你取得国外的核心技术很困难,但是,我们说二次创新,通过在别人引进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升,那么缩短路径。

实际上我们说所谓的二次创新,我感觉倒没有什么,过去我们经常说引进、消化、吸收、创新,二次创新是以创新为主导。实际上把次序给调个个,目前来说我们在这些方面,也取得了成就,但是还没有完全。

未来,我们说要成为创新型国家,我们就要在这个原有的基础上,要乘积的关系,我们说智造的智要成为根号,是倍增的关系,并不是一个简单的加与乘的关系,那么在这种情况下,我们说至少我们怎么样走出去,有两个赶超的路径,一个小众的,咱们形成局部优势,像高铁,核电;还有一个大批的,就是造鞋子,我们在这个基础上打造品牌,增加技术含量,这可能是在原有的基础上我们转型升级,所以这个是以劳动密集型。

当然了,更多我们是希望两者结合起来,像手机、家用电器,都是比较成功的,还有工程机械,三一重工的这个,都是有成功的案例。

如果说做到这一点,未来我们应该国家怎么支持他们,一个比较,比如说我们支持建立一些园区,支持我们的企业的并购走出去,那么并购实际上也是我觉得有意识的并购我们的短项,过去我们引进,现在海外并购,并购什么?比如说海尔并购了通用电器的家用电器部门,美的并购了德国机器人的企业库卡,这都有助于我们形成创新驱动的力量,成为创新型国家,最终支持我们成为贸易强国。

关于中国制造业如何转型升级,这些年一直在提,现在我们感觉到这件事确实也挺迫切的,因为我们说传统产业现在因为按照产业的转移的规律,现在向东南亚这些国家开始转移,那么这个新的,我们说要打造一个新优势,制造业。

那么形成这种新优势,它又不是一天两天能够形成的,所以形成了,处于这种在很大程度上形成了空档的时期。所以我们看到了现在是什么,这个空档时期,我们现在是对外贸易,这一两年出现了负增长,他们我们说去年我们的对外贸易排名被美国反超了,一个方面是由于其他的国家的竞争能力增强。

像越南这些国家他们在劳动密集型产品上对我们产业进行了挑战。还有一个是说在高端领域,我们越往高端走,跟欧美国家的重合度越高,过去我们和欧美国家之间也有竞争,也有摩擦,但是相对来说,比如说我们说跟美国,跟美国的竞争,过去是更多是贸易不平衡,谁赚谁的钱多,是这个问题。

现在我们说有很多的贸易争端出来以后看什么?是抢饭碗的问题,过去的问题,即便是他对你进行了限制,搞贸易壁垒,不从中国进也得从其他的国家进,但是随着我们的转型升级,你升到一定的程度,你就越升遇到的阻力就越大。

过去我们老有这个概念,把我们中国制造业突破瓶颈,必须要靠转型升级,这个当然是对的,我们要加大这个力度,不是说你一转型升级,天然的,你的贸易摩擦就没有了,那么我们怎么样能够克服这样的障碍呢?一个是我们在国际上,我们的制造业在国际竞争中也不可能一天一口气吃个胖子,我们就是整个的,头一天还劳动密集型,第二天整个都拿下,我们也有一部分先走在前列,现在来看我们的家电、工程机械、手机、核电、高铁这个方面走在前面。

未来我们培养我们的,像一个接力赛似的,第二棒,第三棒有什么,所以为什么我们说中国制造2025和德国的工业4.0结合,这些方面我们都是克服这样的障碍,而且还有一个思路转变是什么?我们跟他竞争,我们确实要打造竞争性优势,同时我们在合作中,有的时候竞争确实是两败俱伤的。但是通过合作我们做大合作蛋糕,所以产生了互利共赢的效应,合作中把一些竞争,把这样的企业给它变成合作的机会,这样的话对双方都有好处。

财经中国V论坛:中国“智”造新机遇,由中国新闻社财经新媒体中新经纬主办,于3月1日在北京举行。